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思考

竹海长宁 2012-09-15 14:16 大字

随着对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习,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对照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禁感慨良多。

首先,不得不说新课改是适应新形势,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产物,但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却不敢苟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从理论上讲,应是先有课改的实践再有课改的理论,但此次新课改却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先有了新课改的理论,再有新课改的实践,并且,新课改一开始就对新课标大唱颂歌,奉为经典,树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得不说语文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执行“教条主义”的课堂,并非是真正的创新型的课堂,试问,如此的改革,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呢?

第二,语文新课改过程中,有舍本逐末的现象。“语文”归根结底是对“听说读写的训练”,是对“字词句篇的学习”,即使把这说成是语文的灵魂也不为过,但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新课标却被作为了中考的标准指挥棒。如: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自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便不会在教学过程中教语法知识,学生便无从知道“短语”、“句子成分”、“句子主干”、“复句类型”,自然就无法让学生以语法思维习惯来感受母语,就更不必说用这些方法来品味语言了。“字词句篇”的安排技巧,“听说读写”的提升,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而已。反之,我们在“新”的指导下,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体会物理,把语文课上成了大杂烩,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作法,最后,我们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讨厌语文,而不是爱上语文。

第三,语文新课改教学中,不应变手段为内容,变形式为目的。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将其运用得恰到好处,自然会给语文课堂增光添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将多媒体这一教学方法当成了课堂上的必要内容的怪现象,只要有多媒体运用就是“新”的体现,而不管多媒体的运用是否有必要,是否能切合课堂和教材实际,因此,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成为了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再则,新课标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可否认,这一新理念和新方法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退出历史课堂,让语文课堂一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自主”是应该有度的,一味的不加引导和约束的“自主”只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散漫,从而无法实现教学目的,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时把“自主”当成了新课堂比不可少的内容或者是最终目的,反而忽略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诸如此类,在新课标中许多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却变成了学习的内容和目的,长此以往,或许,新课改又是一次“经验主义”的泛滥而已。

新课标的实施,是语文教学一次里程碑似的改革,但如果我们不能在其实施过程中及时对新课标中不切实际的理念作出判断和反应,最终,此次改革也不可能力挽狂澜,改变语文课堂积重难返的弊病,而我们的母语教学又会再一次陷入迷茫之中。

(长宁县培风中学 周榕)

新闻推荐

长宁县举行应急处突综合汇报演练

本刊讯(肖黎记者夏梦)8月21日上午,长宁县在消防中队综合训练场举行应急处突综合汇报演练。县领导曾健、宋开云、贺强、李德彬、刘拯、涂敏勋及各部门负责人到会观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监...

长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