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奔赴全国各地引项目招贤才 以“双招双引”促动能转换

烟台日报 2019-11-27 10:47 大字

发展的脚步不停,招商的步子不止。

北上北京,南下深圳,招才引智推介会、“双招双引”推介会接连举办……今年,招远市奔赴全国各地引项目,招贤才,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为“双招双引”注入新动力,催生出新的合作项目与成果。

今年以来,招远市规划建设了“六大板块”招商平台,先后在上海、深圳成功举办了招商推介活动,借助第十三届“黄金节”进行了一系列项目推介和签约,还举办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要招商内容的项目对接会。“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引进优质项目,不断优化烟台市产业结构,促进动能转换。”招远市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陈军介绍。

举烟台市之力,抓好“双招双引”工作,促进烟台市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招远市志在必得。

7月28日,招远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在深圳召开,与康佳集团、粤豪集团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2个;8月28日,中国金都山东招远第13届黄金节“双招双引”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招远举行,现场签约项目多达18个;9月25日,招远市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金都药谷”的蓝图愈发清晰可见……招远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铆足了劲头,用“招商汗水”浇出“招商成果”,烟台市掀起了一轮“双招双引”的新高潮。

节会搭台,招商唱戏,招远市坚持以争一流的姿态,依托节会活动,狠抓产业招引,“双招双引”掷地有声。对外,北京招商重点招引中关村孵化企业和创新创业类产业项目,苏州招商瞄准苏州、昆山等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开发区三大产业园。对内,组织承办好未来独角兽争霸赛及皮草节,着力引进一批好项目,延伸产业链,壮大黄金、皮草等精深加工产业。

战鼓擂响,“双招双引”的队伍一直在路上:促进上海复星招远基金、北京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国地质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春光里产业创投集团等一批已签约战略性合作项目落地;推进西部医学免疫治疗药物、智能机器人制造、柔性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实现深圳康佳集团、济南方德服务机器人、健康食品产业园等一批研发创新项目加快聚集,“双招双引”的“磁场”在变强。

招商引资,引进是前提,如何落地是关键。上半年,招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印发了《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计划》,全面梳理事项,精简审批环节,优化要素条件,重塑审批流程,深化在企业开办及一链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和打造“红色”代办体系等4个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的“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创新“高效审批”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的“四个一”服务大框架,做到清单一次性告知、情况一次性对接、现场一次性踏勘、结果一次性送达的“四个一标准”,烟台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促进项目尽快落地,一系列鼓励、扶持和激励“双招双引”的政策也纷纷出台:招远市投资促进中心制定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评估办法》,成立推进专班、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双招双引”考核约谈办法》,对“双招双引”工作考核做出了更加严肃的规定。对“双招双引”工作排名最后一位的部门和镇街以及实际到位内资、外资完成率任意一项未达要求的镇街启动问责程序。对承担“双招双引”考核任务的重点责任单位,实行与在烟台市的考核位次一同挂钩量化考核。

洒下辛苦汗,收获丰硕果。今年以来,招远市共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73个,合同利用市外境内资金749.96亿元,过10亿元项目35个。引育烟台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1名,其中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7名、培育烟台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名。通讯员尹晓文陈军YMG记者李仁

新闻推荐

当心“旅游卖房”套路

“住星级宾馆,吃海鲜大餐。”这样令人心动的广告词,看上去像是推销旅游产品。记者询问发现,实则是一家海边小城地产...

招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招远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