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金都:绿水青山持续发展

烟台日报 2019-09-29 09:00 大字

金都家园乔光先摄青龙潭水利观光美丽生态乔光先摄龙湖公园乔光先摄统筹打造“美丽金都”,涵养全域城市化生态之美,这是建设美丽金都的美好蓝图,也是招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存在30多年的大开头矿区2167间违建7天时间全部拆除,群众反映多年的石材行业整治2天内427家企业全部关停整顿,深度污染的界河水质持续提类达标,“蓝天白云、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逐渐成为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招远市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严格生态红线管控,开展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加强土壤环境综合监管,推进造林绿化行动,打造森林城市,着力消除雾霾天气,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山川林木葱郁,大地遍染绿色,天空湛蓝清新,河湖鱼翔浅底……从城市乡村,从山川河流,一幅幅美丽图景,描绘着美丽金都建设的动人故事。河湖鱼翔浅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界河,招远市的母亲河,流经九个镇街,是辖区内最大的河流。

多年来,沿岸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污水、废水、垃圾等各种污染物流入其中,导致水体浑浊、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招远市经济发展与商业投资,沿河周边企业和居民深受其扰。

净化、固化、绿化。2014年起,招远市启动界河治理工程,累计投资5亿元,修复界河美丽的容颜。

让污水洁净起来。位于国大路的污水处理厂,占地220多亩的厂区内井然有序,自2016年下半年,按照PPP建设管理模式,厂区投资1.9亿元,实施了金都污水处理厂三厂扩建工程,新增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引进德国先进的“AAO+深度处理”工艺,全面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出厂水质达到了一级A标准,主要指标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5万吨/日污水处理扩建工程、河道底泥重金属治理工程、湿地建设工程、工业点源治理工程、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畜禽养殖清理六大类工程压茬推进,现在的界河水质不仅连续35个月稳定达标,而且提升为四类水质,2018年上半年,招远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烟台市各县市前三位,界河流域界河桥、大沽河流域马连庄两处国控监测断面稳定达标且提类。这条招远母亲河时隔30多年重现“鱼翔浅底,白鹭翻飞”的美景,水质持续提类达标。

不仅是界河,罗山河进行综合治理改造稳步推进。招远市充分利用界河上游各支流,城东河、大秦家河、罗山河自然相通的地理特征,将城区、开发区、罗山河流域依靠水体连成一片,构建大招远框架。整个工程投资1900万元,根据罗山河河道宽度和自然比降,对罗山河与城东河交汇处到化工总厂处的河道进行疏浚、浆砌(加固)河堤,在整个河道内修建25座拦河闸,把罗山河建成一条贯穿玲珑镇的城市景观河流。

近年来,招远市完成了污水处理厂扩建和界河流域沿岸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在烟台率先完成界河流域挂牌督办案件摘牌工作,界河、大沽河2处国控断面持续稳定达标且提类。天空湛蓝清新天蓝水碧,空气清新,是每个招远人的梦想。建设美好家园,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被重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张星镇,有着招远市“大理石乡”之称。石材加工企业多了,但缺少行业规范,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破坏性经营……年复一年,竭泽而渔,张星的生态环境负重前行。

怎么办?必须彻底整治!

2017年,招远按照“依法清理、综合整治、保护生态”思路,狠抓石材开采、加工两个重要环节,高标准整治石材行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重点针对证照不全、环保治污设施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整改整顿,采取各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的方式,坚决取缔无证非法开采、加工石材行为,坚决做到“合格一家、验收一家、开工一家”,彻底扭转石材行业污染现状,进一步提升石材行业生产经营规范化水平。

眼下,招远石材行业整治初见成效。“曾经灰蒙蒙的天空而今变得清朗不少,粉尘漫天飞的空气而今变得清新许多。”招远市张星镇苑家村村民张大爷说,噪音几乎没有了,为招远这次民心活动点赞。

在招远市金宝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企业投资800万元对覆铜板工艺废气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采用燃烧法治理废气,废气中污染物被充分燃烧,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年可节煤2000吨,创造经济效益460万元,同时,由于燃烧炉供热高于蒸汽换热,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了25%。投资300多万元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扩建改造,处理后废水全部循环利用,每天减少废水排放2000多吨,年回收铜150吨,创造利润1000多万元。

玲珑集团投资800多万元,采用“双碱法”脱硫技术;热电厂投资700多万元采用“氧化镁法”脱硫技术;针织厂投资500多万元利用本厂产生的碱性废水,采用“双碱法”脱硫技术,大力实施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年总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4000吨以上……

近年来,招远市开展锅炉废气处理设施提标、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提标改造等工作,定期督查、定期排名、定期通报、定期约谈,2018年招远空气质量现状和改善率均排烟台各县市区第一。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眼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不是一句空话。

招远市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准绳,持续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等环境管理,严把项目选址、产业政策、规划环评、技术审查等关口,严格环评对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敏感区的管控,发挥环评对经济转型发展的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环评对项目的刚性约束,确保环评结论对项目的技术支撑,从源头保障环境安全。

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助推器。招远市围绕黄金、轮胎、粉丝生产等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快构建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和产业链条“大循环”发展格局。春雨集团“从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元素技术”、烟台双塔食品有限公司“豌豆粉丝废水分离蛋白提取及综合利用技术”、中矿金业“从氰化尾渣综合回收多金属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国大公司“木屑黄原酸脂法处理黄金冶炼厂金属离子废水技术”被列入山东省100项节能降耗主推技术、装备企业名单。玲珑集团“子午胎综合节能改造项目”和招金矿业“电机系统综合节能改造项目”被列入山东省100项示范项目工程。

土壤污染防治,正在扎实推进。招远市编制了《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规划》,将59家土壤环境污染重点行业在产企业及20个疑似污染地块,目前3个A类地块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工程开始实施。

擦亮生态底色,重在执法从严从实。招远市构建起全天候无缝衔接体系,连续三年从正月初二开始执法巡查,非工作日、工作时间突击巡查成为常态。三年来,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46起,是前十年总和的10倍多,罚款2197万元。同时,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环保无人机、环保无人船、暗管探测仪等一大批先进执法设备,实现了从空中到地面再到地下的全方位监管监控。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智慧环保”项目,目前212个空气质量监测微观站、8个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微型站、大气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等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2019年底前全部运行。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金都,前景可期。YMG记者李仁通讯员李建王娟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品质金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招远开发区夜景。首饰城购物。温泉阁招远皮革城外景。70年,是时间之巅,是岁月肌理,是时代波涛中蜿蜒的航道。抚摸着时光深凿...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