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王瑞金战争年代担任担架队队长,和平时期不忘带领生产,他一生信仰坚定 入了党就是人民的勤务员

烟台日报 2019-01-24 09:31 大字

虽已是91岁高龄,老党员王瑞金仍有一副好身板。平日每隔两三天,要步行赶一次大集,最远的五里路。他说,走这点路不算啥,年轻时支前,担任担架队队长,每天都和生命赛跑,不知抢救了多少伤员,运送了多少物资。

老党员王瑞金是招远市夏甸镇小罗家村人,1928年6月出生。1946年,上级动员支前,身为村长的他,第一个带头报名,同村里几名村民一道加入到子弟兵团,奔赴解放战争前线。穿梭于枪林弹雨,他没有武器,一副担架成了履行职责和使命的最好工具。

子弟兵团,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人民参战支前的一种组织形式。担负着看押俘虏,救护伤员、维护交通、押送物资,新区剿匪,保卫仓库等项任务,成为野战军的得力助手。

1947年莱阳战役,是王瑞金加入子弟兵团后首场大规模战斗,场面之激烈,他至今难忘。当时主攻部队是华东野战军东兵团第7纵队,他所在的担架队,负责保卫后勤工作。战斗打响后,担架队负责往下运伤员,返回时往上抬弹药,战斗结束后参与打扫战场。随后,他跟随大部队一路南下,辗转鲁苏豫皖四省,担架不知换了多少次,也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一次,担架队一行三人正走着,一枚炮弹呼啸而来,只听得一声巨响后他便失去了知觉,整个身体被炸弹掀起的泥土埋了起来,幸好有队友帮助才得以脱险。还有一次,他们正忙着从汽车上往下卸炮弹,敌机突然出现,在空中盘旋,朝着汽车仍炸弹。大家只想着尽快卸完,也没时间顾及个人安危了。当炸弹卸完后,汽车也被炸着起火了。

战场上王瑞金表现英勇,多次立功受奖。1947年8月15日,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临沂附近,五莲山下。”谈起入党那天的情景,王瑞金依然心情格外激动。他说:“入党是为了革命,解放全中国,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做人民的勤务员”。面对采访镜头,王瑞金多次念叨这句话。这正是一名老党员怀揣一生、坚定不移的信仰。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期,同样如此。

1948年,王瑞金离开部队,回到村里,再次被推选为村长。解放后,小罗家村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战天斗地的火红年代。加快恢复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成了小罗家村的首要工作。“他干村长,一点没闲着,就知道带着大伙干活。”88岁的老伴孙桂花,说起丈夫来,有夸赞,也有些许埋怨之情,但更多的是一份自豪。王瑞金领着生产队天天上山,修水库,整田地,忙得自个家都顾不上了。在王瑞金的带领下,小罗家村的发展面貌一天天好起来,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如今,王瑞金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回望革命一生,想想小时候拉长活、打短工,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他感慨道:“现在是掉进甜汤里了,若是遇到啥困难,上级还照顾,没有共产党领导,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付胜刚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参保儿童异地就医可报销吗?

咨询:孩子是烟台人,2岁,现在在乌鲁木齐因病毒性感染发烧住院,交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原来是140元,现在是230元的那个,请问可以...

招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招远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