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张文兴从小接受共产主义教育,一生听党话跟党走 “参加共产党,这条道是走对了”

烟台日报 2018-08-27 09:30 大字

7月16日,招远市梦芝街道城西王家村,92岁高龄的老党员张文兴,面对记者的采访,深情地说:“想想这辈子,参加共产党,这条道是走对了。”

他常说,当初党的地下组织向他描述的社会主义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汽车开到家,饭后两个苹果”,现在看来,这些不但实现了,还大大超过了,这是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发展我的人,领导我的人,有眼光有见识!”张文兴为中国共产党竖起大拇指。生于1927年的张文兴,从小学便接受了共产主义教育。老人家里至今保存着那时的教材。“我的小学教员孙印卿是共产党员。”张文兴说,那时小学有三套教材,八路军的,国民党的,还有日本鬼子的。鬼子一来,马上把鬼子的书拿出来。鬼子走后,继续学八路军的教材。“什么是革命?革命为什么必须流血?减租后地主可以收回租地吗?”“组织起来,做什么?打日本,救中国;保家乡,救自己。”“四十多个月的抗战证明了,工农是决定抗战胜利的主要力量。”老人珍藏的两本泛黄的教材,一字一句间无不见证了我们党领导胶东人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艰苦抗战的不平凡岁月,至今读来振奋人心。

读完小学,在招远地下党组织的号召下,张文兴加入民兵队伍,跟着八路军抬担架、挖战壕,拆桥、铺路、埋地雷,为前线战斗提供支援。1942年发生在招远的仰望顶战斗和1944年的平度战斗,他至今难忘。

在仰望顶战斗中,张文兴负责抬伤员。战斗返回的途中,敌人追上来了,恰巧他们又要往上爬坡,丢弃伤员可以更快地撤退,不丢弃伤员自身性命恐难保;两难之下,张文兴的手握得更紧了,使出全身力气抬着伤员冲过坡顶,一夜行军50里,撤退至毕郭城子村的部队医院。平度战斗运弹药,白天敌人有飞机侦查,八路军大都是夜里活动。在攻打平度时,他们10多个民兵一起抬着梯子往上冲,子弹在眼前和耳边嗖嗖乱窜,中间有三五个人倒下了。“战斗打起来了,就不知道怕了,怕了也得往上冲。”回想当年的战斗经历,老人感慨不已。

张文兴说,他一辈子忘不了1945年3月15日。那天,他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正是小学教员孙印卿和城西王家村支书王书绅。握拳宣誓那一刻,他内心激动又喜悦。小时候接受的共产主义教育只是启蒙,真正入党那一刻,他才切身体会到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带领人民翻身做主人的领路人。坚定不移跟党走,成了他一生始终不渝的选择。

1945年8月,张文兴来到位于栖霞牙山的胶东区党委,训练学习三个月后被分配到胶东大众报社发行部。“报纸有《前线报》《大众报》《群力报》,我主要负责分发到各县,由各县武装部来领。”战争年代,报纸是我们党传播政策方针、宣传发动群众的重要工具,同枪杆子一样也是刺向敌人的一把利器。那时,报纸采写编发不易,发行岗位非常重要,很多发行员是冒着生命危险把报纸送到党员和群众手中。

心中有信仰,无论在何时,总能散发出无比坚定的力量。1950年,张文兴因病返乡后,担任过招远旗山乡青年团总支书记、乡政府治安委员等职。1952年,城西王家村成立互助合作社后,他担任会计职务。1962年任村支部书记至1977年,期间一直兢兢业业为老百姓服务,从不计较得失、不讲报酬。

而今,虽已退休多年,张文兴仍然热心为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写得一手好字。去年换届选举时,村里的大小公告和选举名单均是出自他之手。

采访行将结束,老人拿出笔墨纸张,认认真真写下这行字———听党的话,跟党走;落款,张文兴。这是一位73年党龄老党员的真情告白,这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不变信仰。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付胜刚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省环保督察组向烟台市转办第一批31件信访件

本报讯(YMG记者)8月20日至21日,烟台市接到山东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第四组转办的第一批信访件,共计31件。第一批转办烟台市的31件...

招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招远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