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昔日臭水渠今变“样板河” 招远界河上演“变脸记”

烟台日报 2017-12-26 11:01 大字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11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市环保局联合市直媒体组织“2017烟台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赴各县市区就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走访,并围绕水源地保护与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问题进行报道。今起,本报推出“环保世纪行”专栏,敬请垂注。曾几何时,提到招远界河,第一印象就是污水横流、臭味熏天。如今,经过综合治理,界河也实现了涅槃重生,蜕变成了水清岸美的生态“样板河”。11月24日,“2017烟台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一行慕名赶赴招远,实地探访界河“变脸”过程。

上午9时许,采访团一行来到招远市张星镇渡东村西首的张星大桥,站在桥面眺望,只见河面波光粼粼,河水清澈见底,河中芦苇和水草随风飘荡,赏心悦目的场景,犹如一幅幽静闲适的画面。

眼前的情形,让杜东村村民王松山深有感慨,他告诉记者,“以前是谁住得离河近,谁就受罪。”据他回忆,以前界河真是“难见真容”,由于污水直排河道,常常发出刺鼻恶臭,时间久了,还导致河道疏浚不足、淤积严重,让两岸的村民苦不堪言。现如今,界河的变化让王松山直言“不可思议”,“没想到有一天河流会变得这么清澈,这真是一件大喜事。”

界河的变化,源于招远市实行的界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从2014年开始,招远正式启动界河综合整治工程,预计总投资9.225亿元。”招远市环保局局长李明介绍,招远还将界河治理列入重点治理项目,编制了《招远市界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整治工程涉及6大类整治任务33项重点工程。

以往界河污染,主要在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排入河道。污水处理能力能否提升,也成为治理界河成功与否的关键。“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经稳步推进,除了对原来的进行升级改造外,(下转第四版)污泥清洗设备。

新闻推荐

12月19日

1945年12月19日龙口抗日烈士纪念碑落成1945年12月19日,龙口特区举行“龙口抗日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大会。该碑系民间捐资修筑。1970年12月19日蓬莱县开展向姚士昌学习活动蓬莱县团结大队党...

招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招远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