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坚守铸就一村繁荣——记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党委书记陈松海
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村道交错相通,道路两侧草木茂盛,村民打开门窗,体会着“一望平田皆沃壤”的喜悦。远处,群山如翠屏掩映;近处,田园风光美如画。
这就是大户陈家村给外人的第一印象,走进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硬化路面、完备的水电设施、整洁的生活环境……这些与美好和现代有关的形容,早已不再是城市的专属,如今的农村已是一派村美民富的和乐场景。
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村庄致富带头人就是陈松海。
1984年1月,陈松海开始担任村支部书记。33年来,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硬是把贫穷落后山村,变成了一个富村强村、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走出了一条由穷到富、由分到合、三产并进、全民共享的农村发展道路。艰苦创业立志拔掉穷根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过上幸福生活,是陈松海一直不变的追求,正是秉承这颗初心,他带领村班子成员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闯出一条工业富村的路子。
三十多年前,大户陈家村区位无优势、先天无资源、集体无积累、外债一箩筐,但陈松海认穷不认命、认账不认输,他用外出招商睡地铺、建设厂房集资“凑”的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兴办起该村第一个小型油漆厂,到1987年实现村集体年收入500多万元。
边干边学、边发展边积累、边创新边转型,当初的小油漆厂逐步成长为三联化工集团,形成了一个集化学农药、交通涂料及道路标线施工、精细化工、现代医药、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搞创新,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肯定不行。陈松海坚持用新技术保持产业生命力,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与南开大学、烟台农科院三家成立三联化工,联合研发生产20%三唑锡悬浮剂,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南开大学共同研发的丙环唑原药,填补了省内空白。积极推进民用油漆厂转型升级,引进投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工业涂料、工程涂料项目,不断强化研发投入、推进技术攻关,达到行业技术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建设的宁远药业项目,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为拜耳、诺华等大医药公司提供原药材料,并成功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小鹏。引导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陈松海始终坚守农民本色、不忘农业根本,用心在土地上做文章,舍得用工业来反哺农业,增强村级经济发展持续性。村里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修建完善生产路、机耕路,配套大口井、扬水站,发展节水灌溉,抽沙压土改良土壤,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将金岭镇农牧发展协会、双庙果品专业合作社和海达植保专业合作社合三为一,成立招远市大户庄园农林合作社,实行统购、统防、统治、统管、统销运作模式,促进收益最大化。
土地流转集中,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陈松海的带领下,大户陈家村不仅完成了本村1500亩土地的流转,还成功流转了周边侯家沟、西梧桐夼等6个村耕地、荒山荒坡8000余亩,园区面积达到近万亩。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不仅有每亩600-800元不等的土地流转收益,同时合作社每年拿出10%的土地经营利润给流转土地的老百姓分红,确保土地流转户的收益能够随着土地效益的增加“水涨船高”。以“全民”共有方式实现共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富起来是基础、走下去是关键、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最终目标。
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大户陈家村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集体出资200多万元,规划并硬化了村内两纵两横四条道路。出资100多万元修建了漫水桥,浆砌河堤近1000米,安装路灯,便于村民出行。改扩建自来水井、安装净化处理设施,保证村民的饮水安全。改善居住条件,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两个使用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居民小区。在村委大院建起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等娱乐健身设施,投资800万元建起村大礼堂,极大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和村民就业,在村办企业中安排了15名残疾人和350名村民就业。对困难户、低保户每年给予200-1000元的救助。
2015年以来,大户陈家村逐步实现了企业改制。与大多数集体企业改制不同的是,大户陈家村三联化工集团的改制是将集体控股改为村民持股,由发展之初集资的全体村民持股,持股村民选举董事会,董事会选举董事长,实现了企业经营与村“两委”班子制度上的剥离,企业利润按规定缴纳集体资产使用费用、给持股村民分红,真正将村民变成了股东、将集体资产变成了全民资产。YMG记者李仁通讯员杨兴波周大林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为了那永不褪色的信念, ———记招远市辛庄镇东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世武
编者按多年来,一批长期任职的农村党组织书记,牢记使命、扎根基层,真抓实干、无私奉献,在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典型引...
招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招远,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