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红苹果》

烟台日报 2022-04-05 07:12 大字

去年7月,烟台新华书店为吴殿彬举办了《红苹果》新书发布会。

自2020年5月11日《烟台日报》连载《红苹果》开始,我一直在跟踪阅读,直到2022年3月6日167期连载结束,将全书六部18章一一卒读,不禁拍案叫绝:好一个《红苹果》!

《红苹果》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全书43万字,由吴殿彬先生披肝沥胆历时3年创作完成。这是一部由烟台人讲好烟台故事的精品力作,在“烟台人最喜爱的烟台书”海选中名列榜首,同时获得了中国苹果协会“文化榜样品牌”。只要读过《烟台日报》连载和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对书中内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理解。但这些不是我想表达的,我想感谢吴殿彬先生的是,读了《红苹果》,让我圆了一个又一个苹果梦。

好一个《红苹果》,让我圆了“苹果宴”的梦!

我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属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首要解决的是百姓温饱问题,食物的多样性、营养搭配根本无力顾及,每天地瓜、苞米饼子填满肚皮已很满足,如果能吃上一顿“苹果宴”那一定是梦想。

《红苹果》让我梦回故乡山川的苹果园,又看到了那里田连阡陌的红彤彤大苹果。烟台现代苹果的栽培历史发源地应该就是今天的福山区,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引进西洋苹果时的烟台为福山县属地,让西洋苹果本地化的青年农民唐殿功则是福山县门楼绍瑞口村人,我的老家则是与之山水相连的高疃镇高疃北村,这里的苹果园大约在上世纪初就有了,是从烟台传教士倪维思的“广兴果园”引进的?还是距离这里不远的绍瑞口村唐殿功家学来的?我未加考证,不敢妄言。

我梦回故乡的老宅里,闻到了青香蕉苹果诱人的香味。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家乡的果园由村集体的果园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到了十月上旬苹果成熟了,有专人昼夜严防死守,生怕被人偷走一个,采摘后全部由供销社按等级统购统销和出口创汇。如果哪一年家里分一筐残次果和落地果也是喜出望外,每当家中分到苹果,姐姐总是选几个损伤不太严重的大青香蕉苹果舍不得吃,放在大衣柜里,放上一段时间,打开柜门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不过,用不了几天,馋猫似的兄弟就把姐姐的苹果偷吃了。

我梦回生产队的伙伴中,享受狂吃苹果的饕餮盛宴。上世纪70年代初,我高中毕业回村务农时,十分向往苹果园的工作,但刚毕业的学生是没有资格到果园工作的,我成为生产队小车队的一名成员。每当秋天摘苹果的时候,我们生产队小车队的年轻人走过苹果园,都会咽下馋涎欲滴的口水。果业队的队长是位善解人意的老村干部,记得有一次他送给小车队十几个人一筐熟透了的落地青香蕉苹果,让我们一饱口福,但说明只许当时吃,不许拿回家,我用力才吃了两个,而有一位小伙子竟然一口气吃了八个,不知道他是怎么吃进肚子里的。

民以食为天。过去“以粮为纲”,忽视了水果的存在,今天我们知道,水果的价值与粮食同等重要,苹果乃是水果之王啊!不过直到“文革”结束,1978年我在恢复高考进入大学离开家乡,每天能够吃一个苹果仍然是一种奢望。我在《红苹果》中看到,书中居然列出今天的“苹果宴”菜谱:八宝苹果、布袋苹果、蛋黄焗苹果,林林总总竟然有数十种之多。苹果自150年前入馔而来,据说迄今已有数百种苹果菜肴供人品尝。八大菜系鲁菜中的拔丝苹果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名菜之一。我至今不过吃了几种“苹果菜”,无缘吃到全部的“苹果宴”,但读了《红苹果》,我如同享受了如同满汉全席的“苹果宴”一样兴奋无比!

好一个《红苹果》,让我圆了“花果山”的梦!

1990年我到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曾与领导和同事一起研究提出“海上烟台、山上烟台和田上烟台”的规划设想,简称“三上烟台”。所谓的“山上烟台”就是开发烟台的百万亩荒山,大力发展苹果生产,从山上再开发出来规模相当于当时烟台烟台市年工农业总产值来,让烟台的山塂薄地变成“花果山”。为此烟台的基层干部和百姓付出了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

我在书中不期而遇勤劳智慧的农民兄弟,没有300万果农的选育和坚持怎么会有烟台苹果的今天。莱州小草沟村的农民兄弟宋永诗、宋永果等人打造中国苹果苗木第一村,创造了中国苹果苗木的最高水平;龙口市北马镇南村的农民兄弟邵刚,打造出世界苹果品牌D.D.D,引领了苹果品牌的新潮流。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在“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环境下,栖霞果农因地制宜建成“中国苹果之都”和“中国苹果第一市”,成为烟台苹果的主产区,农民收入90%以上来自苹果业。

我在书中意外邂逅为烟台苹果呕心沥血的科技精英,没有束怀瑞、刘志坚、邵大元、于绍夫、王秀斌、姜中武等一批为发展烟台乃至中国苹果产业呕心沥血、刻苦攻关的科技工作者,怎么会有烟台苹果的创新发展。如在艰难环境下“地下秘密育富士”的苹果技术人员刘志竖,自1966年起,用十几年的时间发明快速繁育红富士苗木的技术造福于百姓。我曾有幸几次与已90多岁的“苹果院士”束怀瑞会面,每次都被他为苹果事业四处奔波的行为所感动。我曾多次到过烟台农科院、烟台果树科学研究所,亲眼所见这里的科技人员为烟台苹果的品种培育、栽培技术殚精竭虑。我最为敬佩整天忙碌在田野中的县市区和乡镇农技站、果树站的科技人员,千方百计为果农排忧解难。今天的烟台苹果品种已达200多种,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进步,每一种、每一项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我在书中欣慰发现为烟台苹果制定发展战略宏图、全力推动烟台苹果产业发展的领导干部,如果没有王济夫、谢玉堂、张幸福、孙德良、乔明和、栾福章、宋永果、邵刚、李启元、闫长征、赵培策、白国强等一大批矢志不渝、迎难而上的各级领导干部、农资和科技人员的引领、谋划、推动,烟台苹果怎么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辉煌。大家知道,早年由于受“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农村苹果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原副省长谢玉堂1975年在栖霞县工作期间,因大力发展苹果就受到上级领导的严厉批评。我熟悉的栾福章先生任招远市副县长时,1991年顶住压力从日本引进苹果栽培新技术在全县大力推广。2005年担任烟台农业局局长后,千方百计推动苹果生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退休以后,他回到招远老家种了8亩苹果,据此编写了《好苹果手册》。他曾专程送了10本书给我,让我分送需要的农民朋友。他的家国情怀感动了所有接触和了解他的人。

“一座座青山都是花果山,人们喜气洋洋走进果园,……摘那又红又绿的大苹果,果园里笑声歌声飘啊飘……。”今天烟台的山川田野到处都是这番景象,让我们怎么能不思念、不感恩那些为烟台苹果发展默默奉献的果农、科技工作者和领导者!今天,其中有的人已经离开我们,但后来人是不应该忘记的,这也是《红苹果》中记叙的100多位人物和诸多事件的价值所在。

好一个《红苹果》,让我圆了“苹果城”的梦!

我曾有一个烟台“苹果城”的梦想,一度想深入研究一下烟台的苹果文化现象,就烟台打造“苹果城”谈谈想法和建议,但苦于资料匮乏,迟迟难以成文。现在《红苹果》让我穿越了烟台苹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帮我圆了“苹果城”之梦。

烟台苹果的过去,是曲折艰难的创业史。自1871年美国倪维思引进13个西洋苹果新品种,在烟台建立“广兴果园”后,福山绍瑞口果农唐殿功嫁接出“猪嘴香蕉”新品种,多年后,烟台苹果又发展出小果光、金帅、青香焦、红香焦等苹果品种,使烟台苹果一时风光无两。改革开放以来烟台苹果又引进“红富士”并培育出以“烟富”系列苗木为代表的著名苹果品种,脱毒“烟富三”成为全国重点推广的富士品种,苹果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壁蜂授粉技术、全套袋技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不仅实现了烟台苹果产业跨越式发展质的飞跃,而且为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烟台苹果的现在,是农村根深叶茂的“摇钱树”。今天的烟台苹果已经是小苹果、大产业,培育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烟台市拥有果品贮藏加工企业1000余家,专业合作社1500余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果品龙头企业48家。烟台市建有果品贮藏库1348座,库容能力达342万吨,自动化筛选生产线1044条。苹果栽培面积达到282万亩,产量约568万吨,出口东盟、日本、欧盟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500多亿元,烟台市农民80%的收入来自苹果。

烟台苹果的未来,将是烟台更加靓丽的一张城市名片。150余年的现代苹果栽培史,“十大苹果功臣”和广大果农、科技工作者和领导者造就了“烟台苹果”这个响当当的龙头品牌,2020年品牌价值达145亿元,连续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先后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烟台人并未因此而满足,他们面向未来,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幅度降低果园生产成本,努力让烟台苹果产业始终保持长盛不衰的良性发展局面。

苹果是苍天赐予烟台的仙果,有了烟台苹果的相伴,人间仙境才能名副其实。烟台不仅在山川田野,而且应该在城市大街小巷广植烟台农科院选育的观赏苹果树,让苹果花开满城,让苹果硕果盈街,让作为烟台市树的苹果无所不在;烟台应大力开发“苹果宴”,将其列入“鲁菜名宴”系列;烟台应围绕“开放、包容、创新、拼搏”的烟台苹果文化精神做文章,推进苹果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同步发展,等等。这些内容就是《红苹果》描述的“苹果城”的美好愿景和目标,与我的想法高度契合,当然,这还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共同推进,非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

好一个《红苹果》,光彩熠熠向未来。《红苹果》问世后好评如潮,吴殿彬先生由此位列烟台苹果发展150年功不可没的十位专家学者,获得了“烟台苹果150年突出贡献奖”。我们要感谢他为烟台人做了一件好事,将烟台苹果的发展史、奋斗史、文化史呈现在世人面前;更要感谢他为烟台苹果保持可持续发展优势做了一件大事,将烟台苹果的发展成就给予实事求是的总结,对面临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剖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可谓字字珠玑,倘若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无疑将是烟台苹果面向未来的幸事。

□燕台石

新闻推荐

3.6万个栖霞“平安果” 情暖烟大师生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赵巍巍通讯员栾钦程王珏)同心战疫,情暖烟大。3月29日上午,栖霞市委统战部和栖霞团市委开展栖霞爱心苹果...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