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果树挖野菜 “雨水”,并非有雨水

烟台日报 2022-02-22 07:36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今天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记者昨日采访到78岁的烟台气象专家吴树功,他表示,从气象学角度来说,“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般能够升到0℃以上,南方不少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24节气中的雨水时间是阳历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同时,‘雨水’并不代表雨水增多,而是由降雪转为降雨。”他说,“从我的记录来看,今年烟台的气温相比往年偏低,降水偏多,这种低温还要维持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个节气前后,在烟台通常不会进行农业管理。要等到3月上旬,气温开始回升,土壤中的水汽不断上升,凝聚在土壤表层,夜冻日融,开始返浆,农民开始施肥,就是我们常说的‘顶凌施肥’,这对小麦的返青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吴树功说,“冬小麦对水分要求较高,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需要提醒的是,早春季节气温低,大棚蔬菜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苗情,防止因浇水不当而带来的副作用。看天灵活浇水需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

时间久了,人们还根据雨水的冷暖、降水情况等来预测之后的天气变化。比如,谚语里提到“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或者就是“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

“今年还是有些冷,一般不会进行果木嫁接。”记者还采访了栖霞市唐家泊镇肖家夼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绩,他表示,雨水前后,烟台果农一般都会进行树木修剪,“另外,山上的野菜也开始发芽,人们通常利用这段时间挖挖野菜尝尝鲜。”

“雨水”是紧随立春的第二个节气。古时,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水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说的是雨水节气来临,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雨水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雨水”意味着春风逐渐吹遍大地,冰雪消融,就连北方的空气也开始变得湿润。

新闻推荐

男子驾车不慎坠河 警民一同展开紧急救援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何晓波通讯员栖公宣)日前,在栖霞市公安局蛇窝泊派出所,刘某将一面写有“人民卫士一心为民”的锦旗送给...

栖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