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栖霞方山·圣霞泉特约报道⑦ 神山灵石“塑成龙”
供稿/杨长青 整理/赵志杰
在方山山顶的积石堆中,有一种形状独特的长石堆——开始时是一个较大的圆形或方形石堆,中间一般有一个石圆环。在方形或圆形石堆后面有弯弯曲曲的、非常有规律的石块堆垒而成,隐没穿行于草丛中,让人不由自主地便会想起龙的形象。考古学称这种积石堆为“石塑龙”。
“中国龙”的考古发现
我们的祖先常有“天人感应”的观念,如:炎帝母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尧帝母感赤龙,十四个月生尧。数千年来,龙与龙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也自认为是龙的传人。
1994年,在查海聚落遗址中心,专家发现了一条用红褐色大小基本均等的砾岩石块堆塑而成的石塑龙。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的形象,距今已经有8000年历史。
1987年,考古专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用蚌壳塑成的“蚌塑龙”。西水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距今约6400多年的第二期文化,反映出这时期龙的形象。
红山文化是辽河流域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文化类型,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红山文化发现了大量龙形器,如“玉猪龙”。
1980年,考古专家在陶寺遗址发现4件彩绘龙盘,因盘内绘有一条蟠龙,专家称之为“陶寺龙盘”。陶寺是帝尧的都城,从这个意义上讲,陶寺龙就是“中国龙”。
方山上有大量石塑龙
方山上最有代表性、形体最大也最为壮观的为31号石塑龙。
笔者观察,31号石塑龙南面是个巨大的圆形祭坛,祭坛内凹形成龙的眼睛。圆形祭坛的西面有一组弯曲的石堆代表龙角,南部也有一组弯曲向前的石堆,应是龙嘴和龙须,圆形祭坛向后有一条长约90米曲折蜿蜒的长石堆应是龙身。龙身的尽头龙尾是一个方形祭坛,祭坛中心有一个方形下凹。
31号石塑龙整体看是南北走向,外围有围子墙保护,围子墙外还有一块较大的半圆形平台,让人感觉这是专门预留用以举行某种神秘仪式的地方。笔者考证认为,这是祭天建筑中的祭坛、壝、墠相配合的一种表现。站在平台向前看,远处谷地风光一览无余,山下东南方不远处便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圈古遗址,很容易让人将它们联系起来。
31号石塑龙头部那个巨大的圆形祭坛,以及它中心的石环构成玉璧形象,玉璧用以祭天。当巫师站在这处祭坛的中心圆环内(龙眼里)祭天时,龙的身体与巫师合成人首龙身。这不正是伏羲太昊的形象吗?同时,这也让人联想到东方之神、春分神句芒以及嵎夷的祖先禺强乘龙飞行的形象,表达乘龙登天、遨游四海的寓意。
古人用南面表示天,用圆形祭坛,北面表示地,用方形祭坛。31号龙首尾由两个祭坛构成,一圆一方,推断是象征天地。
31号石塑龙的西面不远处,有与之相呼应另一处神圣之地——神庙所在地。
方山是远古人们敬天祭祖的圣地,方山神庙供奉的神灵最初极有可能就是人类始祖伏羲太昊或者句芒,代表东方和春分。若是清晨在日出之时站在31号龙的龙首祭坛上,可以观看旭日东升,要是由西向东观看,可以看到苍龙戏珠的千古奇观,所以此龙是专门为迎日祭天而设,更突出了龙的神圣。
62号石塑龙位于方山西南部东西第2大道和南北第6大道交会点的西边,是第2大道西面正中的最高点。这里和主祭坛地形有些相似,使得龙更加突出。
62号石塑龙长约21米,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砌而成。由于这座长石堆在路的北面,周围无任何树木遮挡,让人一目了然,即使没有任何美术常识的人也能一眼看出这就是一条龙的形象。62号龙头的北面有一些石块,因为多年来石块受到扰动,推测应该是龙角,这跟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上的龙角有些相似。方山上的许多龙都有这个特点,在龙头上有一堆石块堆砌,可能是不同形状的龙角。
62号石塑龙的龙身紧紧地俯伏于地面,与周围的景色完美地融为一体。
62号石塑龙做得非常精细,它的西端为一个半圆形的头,是龙首。它的北面有一些向北延伸的石块,推测为石砌龙角。身体的中心向后可以辨认的还有23个用石头垒成的环,整条龙就是依着这些环垒砌而成的。由于后世人为扰动过龙身上的石块,到底有多少个石环已无法确认。整个龙身弯弯曲曲向北延伸,龙尾也惟妙惟肖,由小石头弯曲垒成,若隐若现于草丛中。龙身体表面的石块就是龙鳞了,摆放得很有规律。
62号石塑龙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中心偏后,距龙首约13米处有一块突出的、高约1.3米的大石块。这石块与方山上的石块大多呈黑色不同,呈灰豆绿色,有土黄色外皮,显然是从地下挖出,从别处搬来的。很明显可以看出,它是有意立在这里的,因为它的下面有单独的一个圆形大石堆包裹着基部,十分牢固。这石块很像男性生殖器,尤其在路南向路北观看,惟妙惟肖。石块竖立的地方,也大致是龙(蛇)的生殖器官部位。
方山上的许多石塑龙在中部偏后的地方会出现一个圆形石堆,只有62号龙在石堆上安放了一个突出的生殖器官,这具有生殖崇拜的特征。说明远古这里的人们祈求多子多孙时,崇拜的是龙的生殖器官,这正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最好物证。4500年后,我们依旧能够分辨出一条龙的性别,而且还拟人化地运用了人类的男根,这在我国各大遗址发现的所有龙中都是绝无仅有的。笔者推测,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古代所有石塑龙中,唯一一条能看出性别的龙。
位于方山正南即南北第10大道南端,10号石塑龙也比较有代表性。它以南部近墙东面的石堆为龙头,石堆西面靠上有一个石砌的圆形孔洞代表龙眼,石堆北面是张开的龙嘴,龙身向南近墙时又折向西面再曲折向北延伸约55米。同时,它还连接着由山下向山上的天梯,地位极其重要。
10号石塑龙在方山正南方,它的下面那条曲曲折折上山的石路,就是方山十景中所描写的“龙街月色”,可以推断是当年登山观象祭天的必经之路。
方山正西编号56的积石堆形体也极其复杂,是由一组龙虎形体构成,龙在东面,虎在西面,代表方位。56号东部东西走向的一组石堆是石塑龙,最东头为龙首,龙首处由一个方形石平台构成,龙首中间偏北有一个石头垒砌的圆形石环代表龙眼,龙头北部的那堆石头代表龙角,龙整体有50米长。龙首与东北十几米远方山上重要的63号祭坛相呼应,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56号石堆西面西北走向的是一只老虎的形象,西北面是虎头,也是围绕一个代表老虎眼睛的石圆环垒砌的。向前突出的两组石堆可能是老虎的四肢和尾巴,老虎仿佛在地上行走。
在南北第11大道尽头,方山山上平原正北山坳中,编号为65号的积石堆,也是一条龙的形象,有90米那么长,东部平台为龙头,西部为龙身,和10号龙的轮廓相仿佛。龙头中间偏上有龙眼,上面有龙角,平台北部龙嘴中部有一行交错的长石块代表龙牙,龙头南接龙身,龙身较瘦,向西北蜿蜒转折穿行于密林之中,龙嘴下还有一泓清泉,环境异常清幽。这条龙最奇特的是这串龙牙,它既是龙的牙齿,又是一条路的中心,走在上面,有乘龙登天的寓意。
至此,我们发现方山四方都有石塑龙盘踞,是龙的世界,这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漫无边际的柞树林遮住了人的视线,将许多奥秘深深地隐藏于密林深处,方山上的石塑龙和其它祭祀遗址可能还有未发现的,有待专业人士继续探索。
此外,方山附近还有不少与龙有关的地方,如它的西北部不远的龙门口水库、五龙河等。
笔者认为,方山就是一座被众多巨龙守护的神山,方山的积石堆整体构成一座巨大的石龙阵。石塑龙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庞大,内涵之丰富,可以填补中国远古雕塑的许多空白和对龙的直观认识,甚至可以改写中国美术史。
新闻推荐
(YMG全媒体记者王鸿云通讯员崔新明)本周,烟台市消防救援机构火患整改“蓝剑行动”,持续推进人员密集场所、多合一场所消防...
栖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