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书写了一份振奋人心的脱贫答卷 声声悦耳 幸福入心

烟台日报 2021-05-12 08:19 大字

看,昔日的贫困落后已不见踪影——

一条条道路告别泥泞颠簸,一盏盏路灯照亮漆黑的夜晚,一块块光伏板撑起农民的腰包……栖霞市用最温情的方式诠释着扶贫的温度,点亮了群众对未来的憧憬。

数,枯燥的数字背后凝聚着艰辛的付出——

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占比达到80%,公益专岗保有量1612个,60周岁以上老人孝善养老奖补率达到100%,实施扶贫项目40个,48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过3万元。

听,走近栖霞农村街巷、田间地头,充溢耳间的是那幸福的声音——

“两委”楼前的锣鼓声

“咚、咚咚咚,锵、锵锵锵……”唐家泊镇肖家夼村“两委”楼前喧天的锣鼓,把这个位于牙山脚下寂静的小山村的氛围瞬间点燃,热闹了起来。

3月2日上午,天气晴好,村里六七位老人凑在一起敲锣打鼓,快活地娱乐着。其中,一位带着党徽的老人特别引人瞩目。

“这位老人是俺村93岁的老兵、老党员。”据肖家夼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绩介绍,老人叫史君高,70多年前在抗日战争中失去右手的三根手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打镲的激情。

“村儿脱贫了,日子过好了,我们就经常在一起乐呵乐呵。”休息间隙,史君高老人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但以前的肖家夼村却让人难以回首:集体经济曾多年“空壳”,入村道路狭窄、坑洼不平,让不少优质果颠成了次果,损失严重。村容村貌更让村民脸上无光。

2018年,肖家夼村被确定为烟台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在市政法委、港务局的帮扶下,肖家夼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路修好了,村民再也不用为苹果运输发愁,苹果破损率几乎降至为零。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全村果农减少损失50万元以上。

苹果值钱了。为村里优质的山地苹果注册了“逍駕夼”商标,并申请了“绿色产品”认证。

村里亮堂了。由扶贫资金修建的太阳能发电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行路,两个整修一新的平塘蓄满了水,村民再也不用为果园浇水发愁了。

农业产业园里的诵读声

“惠农政策放光芒,苏农合作社办得强;政府投资来资助,书记挂帅是栋梁;先进科技来推广,科学管理打硬仗……”

在松山街道汉桥村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工作人员于洪义忙里偷闲,拿着手机在激情高昂、抑扬顿挫地读着一首在朋友圈里传播的打油诗。

这首《苏农合作社办得好》的打油诗是汉桥村建档贫困户刘守宝写的。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守欣介绍,80多岁的刘守宝2019年曾写过《贫困村脱贫大变样》的打油诗,这首诗算是“升级版”。“字字句句道出了老百姓眼中汉桥村发生的巨变。”

时间上溯到6年前,汉桥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村基础设施薄弱,集体收入空壳,土地以梯田为主,常年缺水、道路难走,群众出力多、投入大,但收少、效益低,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56人。

为斩“穷根”促进深度扶贫,破解人口老化、土地分散等制约着村庄发展的难题,汉桥村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苏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把老百姓组织起来,把土地集中起来,让党支部带着老百姓共同富裕。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启动后,汉桥村吸纳农户330户,一次性流转土地618亩,建设高标准苹果示范园,采用国内最先进种植模式和管理技术,聘请有关专家对道路以及田地进行设计,实现规模种植、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多方共赢。

“园区建成后,重点生产高端果品,预计可为村集体和入社农户增收100万元以上。”刘守欣介绍说,下步将探索发展乡村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成集休闲、采摘、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康村庄。

樱桃大棚里的欢笑声

“哈哈哈……” 眼下,庙后镇丰卓联合社的樱桃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樱桃花花团锦簇,香气扑鼻。社员们在忙着疏花,欢笑声不断从大棚里传出。欢笑声背后,是樱桃这个扶贫产业的不断发展。

据栖霞市扶贫办的负责人介绍,庙后镇用200多万元扶贫资金撬动起2000多万元社会资金,建成荣获“中国优质大樱桃生产示范基地”称号的丰卓果业联合社,覆盖全镇28个村260户贫困户,每年可实现20万元的稳定收益。

按照“党建引领、合作共赢、镇域统筹”的理念,庙后镇创新“镇党委+村党支部+联合社+公司”模式,联合28个村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丰卓果业联合社,将品种培育、苗木种养、技术培训、仓储物流、产品销售等串“点”成“链”,推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利益全民共享,带动强村富民。庙后镇始终把集体、社员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真正把联合社建成放心工程、民生工程。去年5月,庙后镇隆重举行联合社分红仪式,分红50万元。同时,整合200余万元扶贫产业资金入社,每年收益可达20万元,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保证联合社红利向全民普及、为全民所得、使全民受益。

优异的扶贫答卷,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责任担当和辛勤付出。派驻烟台市级贫困村庙后镇姜家沟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王一臣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除争取帮扶资金外,还自掏腰包1.5万元带头入股,帮村成立合作社,为村民铺就了一条摆脱贫困、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YMG全媒体记者 赵巍巍 通讯员 蒋言芳柏磊 张丙翠 王文英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臧家庄镇丰粟村建起年出栏4000头的拓丰养殖专业合作社—— 现代化生猪养殖项目诞生记

站在丰粟村的后山上,一眼望去,一个偌大的粪污沉淀池,两排蓝色的场棚,三米多高的搅拌机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丰粟村去年刚建设的...

栖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栖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