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13㎡到搬进130㎡新房 烟台市民从“有其居”向“优其居”持续迈进

烟台日报 2021-04-15 08:33 大字

“1965年我们全家从淄博搬迁到栖霞时,六口人挤在县委大院13㎡的家属房里,冬天冷,夏天热,那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全家人睡觉不挤在一张土炕上,早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回顾55年前初到烟台时全家的“蜗居”,64岁的王传荣记忆犹新。如今,历经3次乔迁,昔日逼仄、破旧的老公房,早已换成了130余㎡窗明几净的新居。

1981年,刚结婚的王传荣第一次圆了自己的“新房梦”:她和丈夫一起,搬进了栖霞棉纺厂一间不到13平方米的集体宿舍,结束了与父母和弟妹挤在一起的16年。全部家当不过一张双人床、一张饭桌、一个碗柜、一只五斗橱、一台煤气灶和一个水缸,宿舍离公共厕所不近,每天一早还要去百余米外的水井挑水吃。虽然住得不宽敞,但王传荣却很知足:“看着用自己多年一点点攒下的工资买的新家具,把小家填满,成就感油然而生。”

伴随着一年后儿子的出生,13平方米的斗室,陡然又显得格外拥挤,每天一早丈夫4点多起床挑水、烧炉子、做早饭的“生物钟”,也让全家人倍感不适。1984年底,调动到栖霞黄金公司工作的王传荣,赶上了单位分房的东风,两室一厅70多㎡的楼房,无疑比住了3年的“筒子楼”更宽敞大气,有了独立卫生间的同时,夫妻俩和儿子也都有了各自的卧室,而且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更让王传荣高兴的是,搬进新家后没多久,单位自筹供暖,银白闪亮的暖气片,取代了黑乎乎的炉子,取暖季烟熏火燎的日子,就此成为了过去时。

这栋当时在栖霞“硬件”一流的家属楼,自此陪伴了王传荣一家37个春秋,更见证了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的多个节点:1987年,家里装上了电话;次年,烟台第一波“装修热”兴起,在常年在外跑业务的丈夫的建议下,新房撤掉了略显过时的大锅大炕,新贴的奶黄色壁纸和深红色地毯,新购置的电视机、录像机和冰箱,让家人的居住更加舒适。1994年,烟台市住房改革全面铺开,王传荣和丈夫以1.4万元买下房子,领到了鲜红的“房本”,名正言顺成为“业主”。

“服役”37年,当年让全家人住得舒心、开心的新房,见证了王传荣和丈夫从风华正茂到光荣退休,见证了儿子从三尺顽童到考上大学、成家立业。如今,这处地处栖霞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家属楼,虽然仍旧结实牢固,但从居住面积到户型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全家两代人的居住。2020年6月,王传荣和丈夫商量后,相中了一街之隔的新建小区,购置了一套近130㎡的新房。“现在贷款政策也放宽了,我和孩子爸爸70岁前都可以办理贷款,首付压力也轻了不少。”

早年间,王传荣一家的新居,曾是灯火通明、机器轰鸣的厂房,伴随着产业逐渐迁出市区,如今已摇身一变为18层的崭新住宅,完善的配套,也方便了老两口买菜、看病和走亲访友。经历近一年的装修,如今,三室一厅的新居已经焕然一新,随时可以拎包入住。从人均居住面积6.5㎡,到人均居住面积65㎡,40年间,不多不少,正好翻了10倍。而今,即将搬入新家的王传荣,最盼望的是一家人能多聚聚:“儿子儿媳在外工作,每年只有节假日才能回来几趟,以前老房子条件有限,现在孩子们回来,想住哪间住哪间。刚参加工作时,有了第一个小家的时候非常知足,但谁能想到,也就十来年光景,现在能住得这么宽敞!”

王传荣一家的住房变迁,无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烟台市民从“有其居”向“优其居”的持续迈进。如今,烟台市拥有房产年龄段群体从50后直至“2010后”,年龄差距跨度超过60年;各年龄段占比分别为80后(33%)、70后(25%)、60后(19%)、50后(11%)、90后(10%)、00后(2%)、10后(1%),其中80后群体占三分之一,名下房产平均面积达到93.69㎡。同时,在所有房屋产权人当中,烟台当地人购房占总数的70%,外地人口占比30%,居住环境深受外地购房者青睐的同时,烟台“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名片,也不胫而走。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在一个多月的反“扫荡”战斗中,毙伤敌人2000余人 粉碎日伪对胶东最大一次“扫荡”

YMG全媒体记者刘洁通讯员蒋言芳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对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军民,日伪军多次发动了大规模的军...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