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新栽培模式让机械开进果园
采摘机器人开始在果园调试应用。山东是传统果业大省,苹果、梨、桃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全省果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种植水平,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老果园依然保持高产
去年秋季,烟台市蓬莱区新港街道刘家旺村果农张玉清种植的10亩苹果园,亩产再次超过2万斤。她的这个高产纪录,保持了近10年。除了产量,张玉清种植的苹果质量也好,直径80(毫米)以上的大果超过八成。
66岁的张玉清,种苹果已经有30年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当地很多村民为了实现高产,每亩种植110多棵。张玉清当时就认识到,果园必须保持通风透光。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对果园进行疏密间伐,每亩只保留三四十棵树。去年秋季,在张玉清的果园里,20多年的老树,单株产量超过1000斤。除了疏密间伐,近年来,张玉清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品种。由于种苹果种得好,她被当地很多人称为“苹果妈妈”。
山东以全国十分之一的苹果面积,贡献了全国五分之一的苹果产量。近年来,全省苹果产业几乎面临相同的问题:品种结构单一,老果园占比大,设施装备不配套,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针对问题,烟台市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着力抓好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平台、产业基础、品牌提升四个方面的工作。科技创新方面,加快品种、技术、产品、装备等方面创新。在种植端,主要通过伐老建新、土壤改良、去大枝、高接换头等多种方式对老旧果园进行改造。
新型栽培模式破困境
传统的苹果园,栽培密度大,树体高大,机械作业难以施展,各项农事管理基本都要依靠人工,为了破解“人老、树老、品种老”的难题,选择新的栽培模式势在必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的品种,大多是乔化砧,疏层型(类似塔形)树形,栽种密度一般较大。经过一二十年生长,果园郁闭,不仅大型机械进不去,就是农户日常管理也很困难。”栖霞市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郝文强说。
传统的苹果种植过程中,多采取拉枝、环剥、环切、刻芽等技术手段,通过高劳动力投入,换取高产量、高效益。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选择适合机械化的轻简化栽培模式,成为苹果产业必然的选择。
2015年起,从一家化工厂高管职位退休的吕炳武,来到栖霞市官道镇北照村,流转了130亩地,种植苹果,采用的是矮化宽行密植模式。郝文强介绍说,矮化宽行密植模式,行距3.5米到4米,株距在1米左右。由于行距加宽,各种机械设备都能开入果园,大大节省了人工。果树通风透光条件也大大改善,苹果质量明显提升。“现在130亩果园,打药时雇两个人,一天就能完成。”吕炳武说。
传统的苹果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品质,基本都采取套袋模式。这种做法提高了劳动投入和种植成本。5年前,莱州市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苹果免套袋技术,由于省去套袋环节,合作社每亩节约5000元的种植成本。
果园推广新型机械
山东省多地正在推行矮化宽行密植等栽培模式,与此同时,更多的机械化设备开始在苹果园中应用。
去年10月14日,胶东典型果园生产机械化高效作业现场演示会,在招远市金岭镇西梧桐夼村举行,让很多果农大开眼界。
现场除展示了果园避障割草机、无人植保机等机械,还展示了修剪机、枝条捡拾粉碎机、果树切根机等10种新型果园农机。一场演示会,让果农们看到果园机械化的可期前景。
同样在去年苹果采收季节,烟台市蓬莱区昊林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采摘机器人展示了自己的威力。昊林果品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尝试采用机械化,得益于从2017年开始采用的矮砧集约栽培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各种机械都能开进果园。
随行专家告诉记者,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栽培模式的变革让果业机械化变成了现实。
新闻推荐
福山区投资3亿元建设改造提升7处农贸市场 现代化改造 农村大集出“精品”
3月28日上午,投资2000万元的张格庄镇、东厅街道大樱桃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开工。福山区计划用3年时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