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 筑牢“民生路” 敲开“幸福门”

烟台晚报 2021-02-23 09:50 大字

春节刚过,记者来到臧家庄镇,随着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进村入户采访,处处都能感受到,乡村振兴对村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服务队队长杨世安告诉记者,服务队以“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帮什么;群众缺什么,我们就‘送’什么”作为工作主抓手,聚焦村庄实际认真破题、深入实践,在解决民生短板、开展暖心服务方面为帮扶村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群众需要什么,

我们就干什么”

察民情、寻民意,从村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服务队帮助泉水西店村、槐树庄村改善基础设施。

泉水西店村内主干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就愁苦了村民。“以前只要一下雨,村里道路没法走,外面的车子进不去、村里的车子出不来。”村民郭仁山提到村里的路就直摇头,村里主干路如此,进山路更难走。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成了广大村民的迫切愿望。臧家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投入资金46万,对村内两条主干道、一条上山路进行硬化,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

槐树庄村因地形、天气干旱等原因,群众吃水、灌溉用水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大家。服务队通过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政策,在村内安装集体净水器2台,改善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在果园聚集区新打一眼200米灌溉深井,解决周边100亩农田灌溉问题,每年可节约灌溉资金5000元。

“群众想什么,

我们就帮什么”

“俺们村30年都没有演过戏了,太想在家门口听场戏了!”在一次走访调研中,槐树庄村民范丰林的一番话,让服务队队员们听到了这些村民发自内心对听戏、唱戏的渴望。

槐树庄村地理位置较偏僻,进村道路狭窄,演出舞台车无法顺利进村。为圆了老人听戏的愿望,服务队提前两周勘察路线和演出场地,清除了部分道路的障碍,确保舞台车、道具车等能够顺利进村。去年11月4日,已经30多年没有看到过正规剧团进村演出的槐树庄老百姓,终于迎来了烟台市吕剧院的精彩演出。

“从一场演出到一项系统工程,服务队在促进对口帮扶村的文化振兴方面分类指导、一体推进、全面开花,做了大量工作,让远在乡村的村民真正享受到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文化福利。”服务队队长杨世安告诉记者,自2020年1月初创新推出“7+1”乡村文化套餐活动,服务队先后为服务村举办剪纸教学1场、阅读流动车绘本讲座1次,剪纸展、日照农民画作品展、胶东花饽饽贺丰收展、刻画展各1场,送戏下乡5场,校园诗歌朗诵1次,庄户院团、广场舞指导培训各1次,多形式、多层次地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

“群众缺什么,

我们就‘送’什么”

在服务队的工作例会上,队长杨世安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在群众有困难,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第一时间要有我们的身影。”队员们一直在用行动赋予这句话新的使命。

送防疫物资。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防护物资匮乏,一“罩”难求,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服务队协调各方资源先后为镇、村购置消毒液17.4吨,84消毒液1120斤等疫情防控物资,协调争取口罩17050个、维生素100瓶、板蓝根颗粒600袋、防风通圣颗粒1大箱。

送医疗下乡。为了让老百姓不出家门享受到免费的优质医疗服务,服务队积极对接鲁东医院联合开展4场送医下乡活动,协调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骨科等32名专业医护人员为310名困难群众、老党员、高龄群众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切身福利。

送生活关切。今年春节来临之际,服务队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为45户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保障群众过好年。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心。臧家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将继续扮演察民意、知民情、解民忧的排头兵,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而不懈奋斗。YMG全媒体记者 权立通 通讯员 王保振 栾忠淑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老旧小区应引入第三方解决停车难 让烟台老旧小区找回“春天”,两位市政协委员开出“良方”

王岩峰王建光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曲彩云摄影报道)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是我国一直致力完成的目标。而提升老旧小区居民...

栖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栖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