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四百余年,呈现最浓烈的人间烟火 芝水大集:“赶”出来的年味儿

烟台日报 2021-02-02 09:14 大字

“这豆腐好吃,不信你买点尝尝。”说这话的,不是卖豆腐的摊主,而是买豆腐的老人。

1月27日,农历腊月十五,正逢芝水大集,1600多个摊位、100多个商铺、2000多位商户、上万名赶集人让一个绵延了400多年的大集火火地热闹起来,不只成全着2000多位商户,也成全着四里八乡甚至市区的居民。

“豆腐西施”一个集能卖出去1000多斤豆腐

前面夸赞芝水大集豆腐的是住在锦绣新城、今年75岁的张大妈,豆腐摊主则是来自东北、现居住在北皂的周姑娘,看上去挺美,让记者想起鲁迅笔下的“豆腐西施”。周“西施”赶集卖豆腐已有十多年了,“一个集能用掉400多斤豆子,卖出去1000多斤豆腐。”周“西施”告诉记者,她在集上卖,丈夫在家里做,做好了就赶紧送到集上来。记者采访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周“西施”摊位的顾客几乎没断流,周“西施”自然一刻也闲不着,多亏她手头麻利,嘴一份手一份。除了豆腐,她还卖自家发的各种豆芽、自制的豆腐皮等。一斤豆腐2.5元,周“西施”一个集光是豆腐就能有两三千元的毛收入,看来“豆腐西施”还是个“白富美”。其实“豆腐西施”和丈夫赚的都是辛苦钱,不说半夜就得起来做豆腐,就说这数九寒天里,在外面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也不容易。

和周“西施”一样生意火爆的,还有和她一路之隔的“蛋糕波哥”,“蛋糕波哥”是夫妻档,一个负责烤,一个负责卖,也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个小蛋糕6块一斤,这个无水蛋糕10块钱,这个香蕉牛奶蛋糕12块……”“蛋糕波哥”不只卖蛋糕,还有各种酥脆小零食、桃酥等等。

骑着自行车、绑着大筐赶集的情形几乎看不到了

在芝水大集上卖自家粉条的济宁人孙全军还挺享福,一边卖着粉条还一边喝着茶,盛情邀请记者一起品茶;来自栖霞中桥卖苹果的马有利生意也不错,一小伙儿一下子买走了100块钱的,马上又有人围了上来,这让他“橘子便宜影响了苹果销售”的担心一扫而空;老家栖霞、如今住在凤凰台的刘国红自己做的豆腐脑品质也很“硬”,价格实惠,即便大豆涨价,他的豆腐脑依然是两块钱一碗。每个集空除了能卖出去一百多碗豆腐脑,刘国红还捎带着卖自己做的面鱼、麻花,生意也很火;福山区西周的老李带来的则是自家种植的糯米、小米、黄豆,还有自家种植、自家加工的糯米面、玉米面等等;干果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老臧的干果摊那叫一个长,一口气摆出去七八米,光瓜子就有十几种……在各位摊主们身后,一溜摆开的是大头车、小货车、面包车等,老辈子推着小推车赶集已成为历史,再后来骑着自行车、绑着大筐赶集摆摊的情形也几乎看不到了。

芝水大集是附近十里八村最大的集

出生在芝水村、如今旧村改造搬上楼房的牟惟贤大叔今年75岁,“小时候芝水大集就在我们家门前。”老人打小就在妈妈的怀里赶大集,一直赶到如今,可以说几乎赶了75年的集。“那个时候没有人‘抓胡’孩子,五六岁就开始到大集上卖自家养的鸡下的蛋,按照大小从五六毛钱到九毛钱一把(十个)。集上好吃的好玩的海了去了,油条、面鱼、油炸糕、万花筒、小风车……想吃想玩,但知道钱对家里很重要,卖鸡蛋的钱可不敢随便乱花,得全部交给家里。”小时候牟大叔听妈妈说以前芝水大集是“鬼集”——天亮了人就没了,各自回家干活去了,天黑的时候才会赶集。“那个时候人都不舍得耽误下地干活的工夫。”后来大集延长为一个早晨,再后来才是现在的从凌晨一直到晌午。

说起芝水大集,牟惟贤大叔很是自豪,“我们村在附近村庄里是第一个有大集的。后来附近的村也陆续有了集,不过这十里八村的还是我们芝水大集最大。”

现在城里人也爱来赶集

曾担任只楚文化站站长、今年也是75岁的赵德君老师虽然打小不在芝水长大,但1977年就到只楚工作,对芝水大集也有深刻的印象(当年的只楚镇政府就设在芝水村)。“我到只楚工作时还叫只楚公社,1984年改为只楚镇,2001年改成办事处,芝水集原来在芝水的东沟,后来搬到了老镇政府后面。以前都是附近三里五村的来赶集,现在连城里人也爱来赶集。”

在赵德君老师之后担任只楚文化站站长的牟经宾老师家住芝水南面的北上坊,距离芝水大集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小时候也没少赶芝水大集。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大姐生了娃娃,他骑着自行车带着筐赶到集上,专门挑着最大的一把九毛钱的鸡蛋买了一筐,“那个时候家家的钱都金贵,不舍得买这么大的,不过大姐给我添个外甥,这是大事,大喜事,就不在乎花多少钱了。”牟经宾还从大集上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跟别人要了几只兔子,回家自己繁育出30多只,到大集上一只兔子能卖两三块钱,赚了快一百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虽然是自己养兔子赚的钱,牟经宾也没留下,全部交给了家里,“把我爸妈美得,说这个年可是好过了,还奖励给我5块钱。”

有些东西已经慢慢湮没在了岁月中

在赵德君、牟经宾、牟惟贤三个人的记忆里,以前的大集上有一些东西,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慢慢湮没在了岁月中。

“以前集上有卖熏花样子的,也就是窗花的样子,那个时候叫洋蜡熏花,一般都是老太太卖,一分钱一个,也可以拿一个样子交换一个。买回家按样子剪出窗花来,在除夕这天打好浆糊贴到窗上,到来年擦窗时,有浆糊的地方可难擦了,现在都不用自己剪,也不用浆糊,窗花可以直接吸附到玻璃上,太省劲了。”赵德君感觉到变化的不只是窗花,还有春联和福字,“住楼以后春联用到的少了,福字用到的多了,以前的福字都是在红纸上写一个,现在的福字花样繁多,还有立体的,好多层,高大上。”

和熏花样子一样从大集上消失的,还有年画。“以前家里穷,四壁空空,过年时买几张年画贴墙上,喜庆;现在的墙内容可多了,墙纸、书画、鲜花、绿植,甚至有的是衣柜墙、背景墙,哪里还需要年画呢。”牟经宾老师的记忆里,大集上消失的还有万花筒、小风车、玻璃弹这些小玩意和杂耍,“以前耍猴的都在大集上,耍到紧要关头,停下来收钱,现在都进了场馆了。”

牟惟贤则记得以前大集上的小人书摊,“可以坐在旁边看,看一本一分钱,现在也没了。”还有一些消失的“名牌”吃食,让吃货们只能空留遗憾。

消失的,记在了心里,留下的,融入了生活。东西新鲜、价格便宜,从明末清初一路走到如今的芝水大集,留在了只楚镇志中,更留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那热乎乎热闹闹的大集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描摹着最美最生动的人间烟火。

相关链接

芝水大集历史沿革

芝水大集明末清初形成,最早农历逢三、六、九为集日。在芝水村东沟街,每逢集日,周边各村农民、商贩天刚亮就来交易。清朝中期,芝水集规模逐步扩大,按商品种类形成粮食市、菜市、肉市、禽蛋市、鱼市等。久而久之,芝水村的某些街就以市场名命名,如中前街被称作“鱼市街”。清末民初,东沟街至鱼市街道两旁发展商业房,有商铺40余户,形成“商业街”。

1946年,芝水街改为农历逢二、七为集日,1949年又改为农历逢一、四、七,1966年则改为农历逢二、五。80年代,芝水集规模进一步扩大,赶集时间也由一早晨延长到一上午,摊位摆满芝水村大部分主要街道。因芝水村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大的交易市场,1996年,芝水村委投资100万元在镇办公路东侧建起新的集市市场。市场占地4000平方米,中间建棚盖,设摊位420个,三面建设60间门市房,赶集日也改为农历一、五、八。

2012年7月17日,芝水农贸市场开市。大集不再以道路市场为主,改为以市场为中心,辐射周边道路。

芝水大集上那些

已经吃不到的“老味道”

在芝水大集的历史上,有许多难以忘掉的“老味道”,如今只能在记忆里搜寻。

■王东元豆腐

往回数70多年,王东元豆腐是芝水大集中最火的食材之一,这豆腐的特色是“小包豆腐”,一包做出来四五斤重,用手掂着向上抛,再接到手里绝不散架,密实得很。

王东元用的是小石磨,豆子磨得细,做豆腐必须用芝水村南的井水,水甘甜,做出来的豆腐特别香。

■王顺大油条

这油条在解放前就有,逢赶集时,王顺早上四点钟起来和面。在集上吃油条的,多是来赶集的买卖人。油条一尺多长一根,吃起来焦脆,韧劲儿足。

除了油条,他家还卖豆腐脑,两样配起来吃才叫地道。集上卖不完的油条,王顺会挑着到宫家岛、只楚去卖,虽然只有几分钱一根,也不是普通人家吃得起的。

■哑巴茶汤

也是解放前芝水大集上特别有名的一道小吃,实际上就是开水冲桃酥,一碗茶汤放四块桃酥,用开水一冲,满满一大碗,香甜四溢,只要五分钱。

■孙家火烧

没人知道孙家火烧的传人如今还是不是住在村里。几十年前的芝水大集,孙家火烧是赶集必吃的小食之一。这火烧是没有馅的,就像没有花边儿的杠子头。吃起来是脆生生的香,原麦的味儿,不就菜也好吃。

YMG全媒体记者 曲彩云

通讯员 曲秀英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通化新增1例死亡病例患有多种基础疾病 白鹤滩水电站5万移民开始搬迁

【上海】去年全市检察机关惩治“套路贷”犯罪批准逮捕291人2021年1月26日,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上海...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