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大市到苹果强市 烟台主动突围出台五年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45.05亿元刷新纪录
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内,工人将苹果缓慢倒入自动化苹果分选线。A10-A11版图片/受访者供图今年7月,全国首家苹果类专业新型研发机构——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烟台蓝色智谷。11月26日,烟台市仙阁果品专业合作社开始采摘雪果。
连续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145.05亿元!2020年第六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烟台苹果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
烟台苹果种植可以追溯到140多年前,如今全市约有172.5万人从事苹果种植,苹果栽培总面积达280万亩,年产量566万吨。苹果种植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全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果品加工、贮运和流通为社会提供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形成了以苹果市场销售为龙头,以生产、贮藏、加工和旅游为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带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优势明显,但改变也迫在眉睫。人老、树老、品种老,用工高、消耗高、成本高等现状,成为制约烟台苹果长远发展的现实问题。如何突围?今年印发的《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给出了答案: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产业品牌,以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由苹果大市到苹果强市的转变。而这些理念,与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
管理模式之变
破解苹果种植“三老”难题
11月19日,山东烟台蓬莱市新港街道刘家旺村,小雨。虽然苹果早已采摘,65岁的张玉清还是忍不住到果园转一圈。
张玉清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苹果妈妈”,她种植的苹果今年最高亩产量达到2.5万斤。说起高产的秘诀,张玉清概括了一句话——“妈妈怎么照顾孩子,我就怎么照顾果树”。30多年的种植岁月,苹果对张玉清的意义不仅仅是致富果,更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这几年她已经把套袋、采摘等体力活转手给别人,但施肥、剪枝等技术活依旧亲力亲为。“这些关系苹果产量,马虎不得。”
随着年岁渐长,张玉清担忧:果园未来该怎么办?年龄不只是张玉清的困扰。烟台市2019年曾发布数据,该市60岁以上果农约占1/4,40岁以下不足1/10。同时,由于种植历史悠久,烟台苹果还面临树老、品种老等问题。如何解决“三老”问题?在烟台市苹果核心区和主产区栖霞市,记者看到了一种解决方案。
今年,栖霞市集中力量打造以官道镇八家府为中心、辐射周边51个村的万亩苹果谷,占地13000亩。万亩苹果谷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土地流转入股开展现代化、规模化经营。栖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昌进表示,土地流转之后,果农可以到万亩苹果谷工作,苹果销售后还能获得分红,确保了稳定的收入。
此外,《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区,三年更新改造120万亩老龄低效果园;研发一批关键急需、新型智能的农机装备,基本实现苹果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有志青年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尤其是在培育年轻农民队伍上,该市提出,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年均培训职业果农1000人以上;依托高等院校,建设一批适应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建立职业农民制度,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投身质量兴果建设等。
产销模式之变
从“有啥卖啥”到“要啥卖啥”
在苹果产业链终端,年轻力量的汇入,确实为传统苹果销售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
2016年,34岁的刘冬辞去青岛某地产精装总监的工作,回到家乡“卖苹果”。虽然是子承父业,但对他来说,跨界就意味着重新开始。最初一年半里,他大半时间都在外跑市场,除了传统商超,电商平台是他的重点突破对象。“和父辈相比,我让自家的苹果走出了烟台,走向了全国。”刘冬说,目前,苏宁旗下苏鲜生、希尔顿酒店、三江购物、食行生鲜、北京新发地等,都与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条突破之路,刘冬并非单打独斗,其所在的烟台市仙阁果品专业合作社给了他强有力的果品支撑。该合作社实行“基地+农户+销售公司”管理模式,现有果园2000亩。
11月下旬的烟台,因为一场冬雨,气温骤降。刘冬带着记者在果园内一路穿行,放眼四周,到处都是已完成采摘使命、进入休养期的苹果林。直到半个小时后,才看到另一番景象: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一排排望过去,煞是喜人。“这是专门为客户定制的雪果。”刘冬介绍,雪果因在小雪节气采摘而得名,相比10月份采摘的苹果,雪果种植要求更高,甚至对每棵树的挂果数量都有严格限制。“这样的雪果大小均等,香味更浓郁,甜度也高。”刘冬说,目前合作社生产的雪果售价为20元/斤,是普通苹果的3-4倍。即便如此,订单依旧火爆,合作社正考虑适当扩大规模。
吃到“定制”红利的,还有一家年轻企业——蓬莱昊林果品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2016年成立,2017年即与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果园”)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每年提供1万吨左右精品红富士。为保证果品质量,合作社拿出100亩果园专门为百果园种苹果。“客户对套袋厚度、采摘时间都有硬性要求,我们根据需求制定方案,节约了不少人力成本。”合作社工作人员说。
从“有啥卖啥”,到“要啥卖啥”,一字之差,却是烟台苹果产销模式转变的精准概括。目前,该市正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实现从产地到超市、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务。
这份主动求变,让烟台苹果漂洋过海,越走越远——目前,鲜果国内市场常年销售330万吨,约占全国销售总量的16.5%;鲜果常年出口60万吨,约占全国的1/4,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欧盟、美国等82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苹果生产基地。烟台市计划,到2022年,在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建立300个以上烟台苹果体验店;力争经过3-5年努力,烟台苹果产业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年出口量达到80万吨左右,“烟台苹果”跻身世界一流苹果品牌行列。
农机装备之变
苹果分选从人工到自动化
烟台市鼓励企业实行农机装备创新,实现苹果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提到,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培育壮大一批果业机械装备企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果业农机装备生产基地。
11月18日,山东省“独角兽企业”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内,5辆大卡车并成一排,等待着工人上货。“这批分选好的苹果将出口到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公司生产经理周彦男介绍。
今年7月,该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从国外引进一套自动化苹果分选线,并专门建起了3500平方米的分选厂房。“投入这套设备,是为了让流入市场的苹果,等级更加规范。”周彦男说,过去人工分选,受分选水平及判断差异等影响,经常会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自动化苹果分选线有先进的称重系统,每个苹果的称重误差不超过4克。
记者发现,整台设备体积不小,对待苹果却相当温柔。在设备的起始段,工人将苹果缓缓放入水中,果体随水漂流避免了相互磕碰,也完成了表皮泥沙的清洗。进入传送带后,有专门的机器进行水雾冲洗、毛刷、干燥等操作,而后,这些表皮光鲜的苹果会进入一间“暗房”拍照。
“暗房拍照相当于医院做CT,苹果上的任何瑕疵都能查得一清二楚。”周彦男介绍,“暗房”内装有全球最先进的第7代照相机系统,苹果依次通过时,设备会让苹果旋转360度,同时拍摄120张照片,对其颜色、果锈、斑点、碰压伤等做出精准判断,电脑会综合这些数据将苹果分级,推送至不同等级的包装通道。
除了引进新技术,烟台市还特别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在高效植保、套袋、修剪、采摘、清选分级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实现苹果产业“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
栖霞苹果拍卖中心两年前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致力于研发专门用于苹果分选、包装的机器人。在该中心车间,记者看到8个手臂式机器人,分列在一条传送带之间。该中心董事长丁英琥说,8个机器人分别负责分选、套袋、开箱、码箱,配合智能传送装置,实现从单个苹果到最终入库的全流程智能化。据其介绍,这套系统最快月底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一天能分选出30吨苹果,相当于300个人5天的工作量,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加工方式之变
深挖苹果产业增值潜力
由苹果衍生出的加工企业,也逐步从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工转变。11月18日,在烟台中泉食品有限公司,一条集清洗、去皮去核、切片、烘烤于一体的智能生产线马力全开,加上新引进的全自动包装机,苹果由鲜果到成袋的脆片,全部由机器完成,工人只需要将成品装箱即可。
“我们选用的都是一级果,每年可加工鲜果5万吨。”该公司经理王德兵介绍,公司每年可生产苹果脆片1000多吨,口感细腻,保留了苹果原有果香,深受女士和儿童喜爱。如今,公司苹果脆片不仅供应国内商超、航空、高铁等渠道,还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西欧等地区。
今年,网红直播带货爆火,公司借着这股热潮邀请知名主播团队,一小时最高带货量达到500多万元,3次直播带货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王德兵透露,根据市场需要,公司最近正在研究苹果酵母、苹果面膜,打算进军化妆品行业。
对苹果进行深加工,是延长产业链、深挖苹果增值潜力的有效方式。在烟台,以苹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共有46家,它们围绕苹果肉、皮、籽、花等开发出了苹果脆片、果胶、籽油等7大系列100多个精深加工品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烟台正在摒弃过去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从依靠规模扩张粗放式发展向质量兴果、品牌兴果集约式转变,从单一产业向全链条、多功能、新业态发展转变。计划到2022年,全市苹果深加工企业达到30家,研发精深加工产品5-10种,高附加值产品3-5种。
为此,烟台还特别推出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银行贷款项目给予贴息扶持。
科研技术之变
繁育并推广新一代双脱毒果苗
苹果产业要高质量发展,良种苗木是根本。目前烟台市建有农业农村部山东烟台苹果育种中心等近10个科研平台,形成了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烟台农科院、烟台大学、北方安德利等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赵玲玲便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其中一员。现任烟台农科院动植物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的她,从参加工作起,就开始和苹果打交道,经过10年攻关,其所在团队终于繁育出并推广新一代双脱毒苹果苗。
什么是双脱毒?赵玲玲解释,苹果需要嫁接,负责长根的部位叫做砧木,负责结果的部位叫做品种,双脱毒就是让砧木和品种同时脱毒。为什么要实行双脱毒?她举了一个事例。2008年,刚参加工作的赵玲玲跟着研究所的专家一起下乡,一户果农反映,自家果树初次挂果,不仅个头小,表皮还如同长了斑一样。同行专家当即判断,果树得了锈果病,只能全部刨掉。
“我们推测,果农买到了带毒的树苗。”赵玲玲说,树苗从栽种到挂果,至少得三年时间。她看到果农呕尽心血种植的果树全部刨掉,内心深受触动,也坚定了研究苗木脱毒的决心。
当时,研究所沿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研发的热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幼苗成活率低,且不能完全杀死病菌。如何做到双赢,成为赵玲玲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她和同伴们从地瓜脱毒技术中得到了启发,将原有的一步脱毒改为组合式脱毒,真正实现了品种无毒化。
在为品种脱毒时,研究人员还同步开展着砧木试验。受果树生长规律限制,从2008年着手研究,到第一批双脱毒果苗在生产上推广,整整花了十年时间。赵玲玲说,第一批双脱毒树苗在部分果农家试种,长势良好。就在记者采访间隙,有农户给她打电话询问研究所是否有多余苗木,希望能够继续在他家果园试种。
就在上个月,总面积7200平方米的烟台农科院苹果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建成运行。硬件装备提升的同时,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赵玲玲目前所在的团队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2人为硕士生导师;另有14名在校研究生,帮助团队进行专业化实验。
从机制入手
全面保障新一轮苹果变革
苹果产业是烟台的支柱产业,为了稳住这块金字招牌,烟台从机制入手,成立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老龄郁闭果园改造、示范园建设、品牌宣传推介、人才培育与引进等,为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提供有效资金保障。但实际支持远不止于此。今年,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支持烟台市的苹果产业专项资金累计超过2.7亿元。为解决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烟台市政府与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政银担”合作,推出“鲁担惠农贷-果树贷”产品,已落实贷款资金超过3.53亿元。
7月29日,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烟台揭牌。作为全国首家苹果类专业“四不像”(既不像机关,又不像学校;既不像企业,又不像事业单位)新型研发机构、全省唯一的农业类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围绕推进传统果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在苹果·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苹果·果业自主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聚集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国内外苹果·果业科技交流基地,为烟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新京报记者刘娟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夯实“强党性、改作风,树形象、鼓干劲”主题党日活动成果,结合作风大改进活动,11月28日白沙滩镇中心学校党支部...
栖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