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路上的引路者

烟台日报 2020-09-14 10:30 大字

□李泮明

我是一位与《烟台日报》几乎同龄的摄影工作者。四十余年的摄影生涯能够小有所成,与《烟台日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这张报纸把我引上了摄影之路。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是栖霞县电影管理站的宣传组成员,担任幻灯制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站里有一架海鸥120照相机和一间黑白暗房。由于学习使用相机时间不长,练手的热情很高,平日里除给县里的会议拍照和给推广的典型制作幻灯片以外,见到好看的情景也会随手拍下来保存资料。

记得是1982年夏季,单位同事窗台上的一盆旱莲娇艳盛开,红花绿叶煞是好看。我拿出相机,选择暗背景拍了几张,冲洗后选了两张放大后放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自我欣赏。当时在县文化局工作的诗人林红宾同志到我们办公室办事,见到这张照片触动灵感,诗兴大发,便对我说:“小李,把这张照片给我,我配一首诗歌,发给《烟台日报》吧?”我当时对投稿还是一窍不通,便说:“你要是喜欢尽管拿去,登报怕是没那么容易吧?”谁料想十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林红宾又来找我,说:“你的作品发表啦。”他拿出当天的《烟台日报》给我。我连忙打开,翻到第四版,看到“文化生活”栏目里,配了诗歌的旱莲照片赫然在目,标注着“李泮明摄影,林红宾配诗”。单位的同事们也跟我一样喜出望外,争相传阅。当时的《烟台日报》还是四开铅印小报,虽然照片印刷质量不是很高,但看后依然觉得振奋难忘。

这是我的处女作,也是我的摄影艺术作品首次发表。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剪下来,贴在一个新的红皮本子里,写上“1982年8月25日《烟台日报》四版”。从此以后,我便开始在拍幻灯片照片的同时选几张有新闻价值的试着发稿,不仅给本报,同时也根据内容发给外地报刊。1984年春,我拍摄的栖霞县首批“万元户”、退伍军人宋宝承包水塘养鱼的一组照片,在《烟台日报》5月10日头版发表。此时的《烟台日报》已经改成对开胶印大报了,幅面较大,影像清晰,更加引人注目。这组照片还在《大众日报》《农民日报》等刊登发表,入选了“山东省农村新貌影展”,并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两幅。那时县委宣传部经常安排我陪同报社记者到栖霞基层采访,为他们的文章配发照片,到1984年10月,我的剪报本子里已经存有三十多张作品了,连续两年被评为《烟台日报》模范通讯员。

1984年11月,我接到调令,速到县委宣传部报到,从事专职摄影宣传工作。

进入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后,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接触上面来的记者和摄影专家的机会增多,新闻敏感和摄影技术技巧得到不断提高。部里不但有120相机,还有一架华侨赠送的尼康135相机,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大家都知道,摄影新闻报道必须深入基层,现场采访。那时我们宣传部仅有一辆北京吉普,根本轮不到我用,所以我下农村、进工厂都是一个人骑自行车当天往返,连夜冲洗胶卷、选片放大、烘干裁切。还要编写文字介绍,用复写纸誊印四五份,第二天上班送邮政局发出去。尽管辛苦,依然乐此不疲。在宣传部工作的六年里,共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各级报刊发表新闻作品500多幅,在各级影展影赛和《山东画报》《齐鲁乡情》等报刊入选、发表彩色作品300多幅。

在此期间,为了扩大摄影队伍,更好地宣传栖霞,我还牵头成立了“栖霞县摄影协会”,先后担任副主席、秘书长、主席等职。这是全省第一家县级摄影协会,先后发展山东省和烟台市摄影家协会会员30多人,举办县级影展五次,多人的作品入选省市影展。

1991年,我被调入栖霞县总工会任职以后,仍然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摄影事业,带领栖霞的摄影同事为宣传栖霞奔走忙碌。退休后交班于年轻同事,我也从未放下手中相机,至今活跃在摄影队伍里,还先后被聘为栖霞市老年体协摄影工作委员会主任、老年大学摄影班教师,被选为栖霞市老摄影家协会主席,利用保存的资料主编了《栖霞市摄影简志》大型志书。此书的出版,目前可以说在全省亦是首屈一指,获得摄影界同行一致好评。我也于2006年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出版了《中国摄影家——李泮明》摄影作品集,在栖霞市第十六届苹果艺术节举办的“我们一起走过”大型影展中展出栖霞老照片100多幅,并于2015年获得山东省摄影家协会授予的“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业绩被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等辞书志书中。

多年来我一直订阅《烟台日报》,见到纪念烟台日报创刊75周年“我与烟台日报的故事”征文,不禁思绪连篇,40多年与《烟台日报》的交往,历历在目。忘不了她是我与摄影联姻的媒介,忘不了是她引领我走上了摄影之路。

新闻推荐

兰州新区半马赛周日鸣枪

比赛线路图2020兰州新区半程马拉松赛将于本周日举办。为展现兰州新区活力之美,为参赛选手提供最美赛道、丰富赛事体验,本届...

栖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栖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