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与桂林石刻

桂林晚报 2020-05-14 10:12 大字

《清平乐》中余靖向宋仁宗进谏。(视频截图)

余靖贾师雄等九人元风洞题名(拓片)。

余靖贾师雄等九人龙隐岩题名(拓片)。

■鲍刚

宋仁宗善于纳谏,又是个脾气极好的皇帝,据说有一位大臣因某事向他进谏,当时正好天气热,这位大臣不太注重个人卫生,说起话来又是唾沫横飞,皇帝回到后宫跟皇后吐槽说,今天差点被一个满身汗臭的家伙熏死,他还喷了我一脸口水。这个桥段在最近的热播剧《清平乐》第28集中有反映,这位被皇帝吐槽的大臣,就是被后人赞为自张九龄之后,岭南功业文章第二人的余靖。说起来,余靖和桂林颇有渊源,曾游览栖霞洞(今七星岩)、元风洞、龙隐岩等,并在桂林留下相关石刻4件。

余靖(1000-1064年),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原名希古,后改为靖,字安道。余靖自幼聪慧,博闻强识,无书不读,先后师从林逋(著名隐士,人称“梅妻鹤子”)、张伯端(即张平叔,道教名家,有“张真人歌”刻于南溪山刘仙岩)、胡瑗(理学大家)等,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及第,初授赣县(今江西赣州赣县区)尉,后又中书判拔萃科(宋代前期贡举科目之一),改官知县,历官集贤校理、桂州知州、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工部尚书,卒谥“襄”。余靖为地方官爱护百姓,为谏官敢于直言,为使节不辱使命,工诗,有诗文集《武溪集》二十卷传世。明人刘球评价说:“期间政事、文章俱盛,则前三百余年,独一余襄公称贤于宋。”

●勇于谏言

景佑三年(1036年),权知开封府事范仲淹因弹劾宰相吕夷简被贬,谏官御史无人敢站出来说话,此时身为集贤校理余靖慨然上书为范仲淹辩护,也遭贬黜,尹洙、欧阳修为救余靖同样被逐出京城,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将范仲淹、余靖、欧阳修、尹洙等四人赞为四贤,其中赞扬余靖的诗为:

“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韵孤。词科判等屡得隽,呀然鼓焰天地垆。三年待诏处京邑,斗粟不足荣妻孥。耳闻心虑朝家事,螭头比奏帝曰都。……高冠长佩丛阙下,千百其群诃尔愚。吾知万世更万世,凛凛英风激懦夫。”

虽然被贬,但余靖敢于直言的形象让人记住,名声鹊起。后来朝廷为广开言路,增置谏官,余靖即被选中,与欧阳修、王素、蔡襄等四人被称为“四谏”。在他担任谏官期间,不避权势,凡是政治有失,均直言不讳,认为夏竦奸邪之人,不宜担任枢密使;弹劾仁宗宠妃张氏伯父张尧佐授官不当。开宝寺佛塔受祝融之灾,皇帝想重修,余靖认为不可,反复进言,说到激动处,唾沫都溅到皇帝脸上,于是就有了文章开篇的那个故事。

●勤政爱民

余靖的宦海生涯,有很多时间都是在地方官任上,经历了不少州县。他每到一处,都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廉洁奉公。

余靖曾经撰写《从政六箴》,包括“清”、“公”、“勤”、“明”、“和”、“慎”六箴,并以此为居官规范,因此广受爱戴。在余靖去世后,他的家乡及宦迹所到之处,人们纷纷立祠纪念,治平二年(1065年),韶州知府吕柟以余靖故宅建余襄公祠,绍兴七年载入国家祀典;与张九龄、韩愈、苏轼等入祀韶州府先贤堂;元祐间,供奉于广州八贤堂;另外江西瑞州府(治所为今高安市)新建县(今南昌市新建区)、庐陵(今吉安市)均建有祭祀余靖的祠庙。

●出使辽国

自西夏元昊与宋朝开战后,北方邻国辽国也蠢蠢欲动,想趁火打劫,从宋攫取更多的利益。余靖之前曾出使过辽国,此时又提醒朝廷提防契丹阴谋,于是朝廷便再次派遣他出使。余靖至辽,引经据典、坚持原则,陈述厉害,最终使辽国的如意算盘打消,维持了宋朝的利益。

在多次出使的过程中,余靖还学会了契丹语言,而且水平还不低,能够用契丹语作诗。然而也因此招来横祸,有人借此弹劾他有失使臣身份,被贬为地方官。

●文学卓异

余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文学方面也有不小的成就,四库馆臣评价其作品虽不能与欧阳修、梅尧臣并驾齐驱,但也能自成一家。余靖的作品主要收录在《武溪集》中,包括诗、文、碑志、奏议等,共20卷,流传至今。

余靖的诗文后人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文章遒劲意远,诗格调高远,风格苍古,五言律诗有晚唐之风,将他与张九龄并称为岭南二诗宗。

●绥抚岭南

皇祐四年(1052年)侬智高反宋,攻陷邕州,包围广州,两广震惊,朝廷启用尚在丁忧的余靖为知桂州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随后又派遣名将狄青前往广西。宋军用计夜过昆仑关,大败侬智高部,侬智高纵火焚烧邕州后逃往今天的云南地区。

事后,余靖留在广西善后,他派人擒获侬智高重要亲属,扩建了桂州城池,称桂州新城,并由王安石作记。后来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区)进犯广西,余靖再次赴广西,通过安抚的手段,解决了这次事件。

●摩崖留记

余靖在桂林留下的相关石刻有四件,其中两件为纪功,即宣扬功绩的石刻,分别为龙隐洞口的“平蛮三将题名”和位于铁封山的“大宋平蛮碑”。根据《武溪集》“卷五”记载,余靖还有“大宋平蛮京观志并序”石刻,但至今未发现。另两件为余靖在公事之闲与僚属游览桂林的题名石刻:

其一

余靖贾师雄等九人元风洞题名

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副余靖安道、贾师雄文友,经略安抚萧固干臣,转运使宋咸贯之,兵马钤辖柳涉公济,提点刑狱李师中诚之、马仲方子正,通判黄照晦甫偕游。时嘉祐五年十月晦日题。随行赵璞奉台旨书。

摩崖刻于普陀山元风洞,高72厘米,宽45厘米,真书,字径5厘米。碑刻表面粗糙,有一条横向裂隙,长满苔藓,字迹在现场基本无法辨识。桂海碑林博物馆藏有该石刻拓片。

其二

余靖贾师雄等九人龙隐岩题名

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副余靖安道、贾师雄文友,经略安抚萧固干臣,转运使宋咸贯之,兵马钤辖柳涉公济,提点刑狱李师中诚之、马仲方子正,通判黄照晦甫,是日游风洞、栖霞洞,遂游此。嘉祐五年十月晦日题。随行赵璞奉台旨书。

摩崖位于龙隐岩,高110厘米,宽57厘米,真书,字径7厘米。碑刻表面未经打磨,正文第3行最后两字因石刻崩坏而毁。桂海碑林博物馆藏有该石刻拓片。

两件石刻是桂林石刻中常见的题名石刻,记载了嘉祐五年(1060年)十月的最后一天,余靖与同僚游览栖霞洞(今七星岩)、元风洞、龙隐岩的行程,反映了宋代人们出游的一种形式。这一年的早些时候,交趾(今越南北部)侵扰大宋边境,朝廷任命余靖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体量安抚使主要职责是在地方州郡受灾时,国家临时派遣进行赈灾抚恤的,同时发生战争时负责勘查战况,处理突发事件,余靖此行职责就是后者。这次危机通过外交手段得到解决。想必此时余靖的心情是比较舒畅的,于是便偕广西主要官员同往漓东胜境,徜徉在林壑岩穴之中,享受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景致。

第二年五月,余靖改知广州兼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离开了桂林。

(本版图片由桂海碑林博物馆提供)

新闻推荐

“云书巢”首场公益活动走进临洮 千本图书送到4所乡村学校

明德小学的同学们收到书很开心捐赠仪式扫码捐书本报“云书巢”公益活动发起以来,不少爱心企业、公益团队纷纷行动,为乡村学...

栖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栖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