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政策温暖贫困群体 栖霞市观里镇郭格庄村走访记
□邱颖
正月尾声时节,街上人烟稀少。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特殊时期,按照栖霞市委市政府“抗疫情、保民生”的工作要求,我于2月20日前往观里镇郭格庄村调研走访,了解贫困户生活近况,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郭格庄村位于栖霞市西北部,共有274户,其中贫困户13户。这个村以苹果种植业为主,兼有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工业基础薄弱。其所在的观里镇属于栖霞市经济较不发达的第三类镇。
医疗保障:
看病就医是核心需求
走进贫困户董山家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满了老两口和儿女们以往的照片。有在北京天安门的旅游照,有每年的全家福,无声诉说着这个家庭昔日的幸福。董山两口子已70多岁,育有三儿一女。大儿子、二儿子、女儿相继因病因意外在40多岁时去世,三儿子2018年车祸重伤丧失劳动能力,医药费花了35万多元,至今欠外债20多万元,官司还没有结。老伴孙茂连一说起儿女们的事,眼泪就止不住。
董山身体不好,有严重胃病,长年看病吃药。说起看病报销,他滔滔不绝,满是感激。他说,2019年两次住院,第一次胃病手术花了2万多元,自费3000多元。第二次小肠病变,花了1万多元,自费2000元左右。而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自己作为贫困户不用花钱,“感谢国家,能让自己看得起病”。村支书董乐介绍,在医保制度下,越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报销比例越高,如果在观里镇卫生所看病,费用能报销88%。如果在栖霞市级医院,报70%。对于董山这样没有收入来源又疾病缠身的贫困户,医疗保障是核心需求。
国家对贫困户的医保政策,给生大病的农村贫困老人以扶持。但我们也看到,尽管报销比例较高,但费用绝对数字也不低,对于贫困家庭而言,仍是不小开支,对于得大病的贫困户,能否有更加优惠的报销支持政策,值得研究。
厕所革命:
让伤残群体不再“畏难”如厕
董志强64岁,2013年脊柱手术没有恢复好,下半身留下残疾,老伴也有腿部残疾,干不了重活。对行动不便的人而言,最麻烦的事情之一是上厕所。以前的厕所是土厕,董志强说自己蹲都蹲不下,特别痛苦。现在装上抽水马桶,解决了如厕的难题。每个抽水马桶还连一个独立化粪池,花钱找人清理,一年两次,每次30元。我问这个价格贵不贵,董志强老伴说为了省钱,还是自己清理为主。问马桶质量好不好、马桶圈容不容易坏,董志强说很结实,目前还没坏过,而且马桶都是直冲式,不容易堵。
言谈间,我了解到厕所革命还让农村一个老工种焕发了生机:掏粪。一次30元的活,竞争还很激烈,需要喷电话号码打广告。贫困户董战武就干这个,光干这个活每月就收入600多元。
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70亿元支持农村厕所革命,省级配套资金整合到农业农村资金中。2016年至今,栖霞市投入资金约5000多万元,为农民免费改造农厕共计82940户,普及率达85%。
雨露计划:
为明天的希望助力
董战武53岁,患小儿麻痹症,老伴51岁,有一儿一女,属于第五档的贫困户。
说起儿女,董战武脸上有止不住的笑意。女儿董小雪在烟台市高新区城市服务技术学院读面点专业,现在烟台市区工作。女儿读技校期间,作为贫困户子女学费全免,“雨露计划”还给予每年3000元生活补助。“没有雨露计划,负担不起女儿的生活费,每月掏大粪的收入(约600元)要贴进去大半。女儿要是没有学会一技之长,赚钱更辛苦,嫁人也嫁不好。”董战武两口子说得很实在,我完全能体会到他们作为父母的苦心和期望。值得一提的是,董战武家的两间房以前是危房,积水漏水严重,2019年政府进行贫困户危房改造,花1万多元为他家换了新瓦。为给儿女创造更好环境,董战武又自己花钱装修,白墙新瓦,地面铺着亮堂堂的瓷砖。小儿子单独一间房。说起这些改善,董战武和妻子笑意满满,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雨露计划是为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实现贫困青年技能提升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项目,所需资金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中足额安排。2017年至今,栖霞市累计约有171人次贫困户获得雨露计划的补助。
一卡通:
资金高效安全的通道
在董山家里,当问起低保资金发放形式时,董山老两口提到了“一卡通”,现在每个月的低保金、老人补助金都是直接打到“一卡通”里,特别方便。据了解,以前低保资金用现金发放,弊端是个别村会匀出去给别人。比如每个村只能有5个低保名额,实际有7户比较困难,村里就会把5个人的钱匀给7个人。个别智力不健全的,现金有没有拿到也搞不清、查不着。2012年前后,“一卡通”系统开始免费推广使用,现在的低保等补助金都是由市里直接打到“一卡通”里,不经过镇村。
习惯用现金的贫困老人,能否适应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发钱形式?我问董山:您怎么知道钱打过来了?董山说:都绑定了手机号码,收到短信看到数字,就知道打钱了。怎么取钱?去镇上银行取。会不会用ATM机?不会,但银行有人帮忙。现在卡里有多少钱?3000多,留着应急用。老人们对自己的花销、存款心里都有一本账。
为了保证各类农业补贴资金准确、及时、安全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财政部门和农业部门2012年前后开始推广“一卡通”支付系统。截至2019年底,栖霞农民的“一卡通”已经实现全覆盖。
苹果产业园:
土地流转带来稳定现金流
走在村里,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郭格庄村基地引人注目。375亩基地,一排排矮化品种的苹果树整齐有序,土地使用权来自村民自愿流转。对因伤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而言,这种方式相当有利。
“绝大部分贫困户都是因残因病所致,种不了地,也就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董乐介绍,按照现在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贫困户能够获得每亩每年约900元的地租,当新果树三年后开始产果,还能获得按比例分红。这相当于贫困户不用劳动,靠出租土地就能持续获得收益。
2017年,栖霞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获得农业部、财政部批准建设,该项目以苹果种植为重点,预计总投资30亿元,截至2019年9月已流转土地8.5万亩。
帮扶慰问:
一对一的关爱
走访中,我特别关注了日常帮扶结对情况,发现贫困户家家户户已实现了一对一的帮扶结对,帮扶人员定期慰问。
在一贫困户家中,我看到了“帮扶实录”卡,上面密密麻麻的字都是帮扶人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手写记录,有到访时间、慰问品种类、近况了解等。我仔细读,2019年帮扶人一共来了6次,每次都捎上牛奶、面粉、大米等不同慰问品或200元左右慰问金,端午节、中秋节还有粽子和月饼,2020年春节前帮扶人员又来了一次,送来两箱大饽饽。说起帮扶政策,大部分贫困户都充满感激,他们不会用大道理来表达,只会重复“感谢党”“很满意”“帮了大忙”。部分贫困户还将自己和帮扶人的合影贴在墙上。看到一张张真实的面孔,一份份手写详实的“帮扶实录”卡,我深深体会到扶贫工作的事无巨细、风雨无阻,为扶贫干部细致、扎实的工作而感动。
疫情期间,贫困户的吃饭吃菜问题有人关心有人帮助。但我也看到,贫困户的需求是极简的,主要靠自己的缸泡咸菜和窖藏大白菜解决,他们对生活没有过高要求,只求有的吃、穿得上。
村级防疫:
最艰苦的第一线
防控疫情特殊时期,村里是怎么做的呢?第一书记颜茂华介绍,郭格庄村紧邻主干道,是第一道关卡,属于主要联防联控点。把第一道关卡守好,里面村子就轻松些。郭格庄村成立由党员和村民12人组成的队伍,分为6组,24小时值班。遇到陌生车辆和人员要先登记,打电话到各村核实了才能放行。工作特别具体,颜书记提到初三那天最忙,本地有走老丈人家的习俗,联防队员不得不一一劝返客人。
当问到有没有防疫物资时,联防队员说,在防疫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村里联防队还能分到上面给的口罩和消毒液,已经很不容易。此外,一些企业和村里“能人”奉献爱心,捐赠给联防队口罩、方面便、火腿肠、保温杯、酒精消毒液和小型消毒设备等物资。时值傍晚,气温已降到零度左右,寒风刺骨,几名联防队员仍在村口露天守着,只有一张桌一把凳,拉起一条线,一待就是半天。这里没有挖路、没有封道,靠的是队员们轮流上阵把守、一遍又一遍思想动员来执行防疫要求。
截至2月25日,栖霞市投入防疫资金1745万元,在国省道、县乡路、村路等各类入栖路口派驻人员,既逐人逐车查验,又确保畅通。目前没有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
一天的走访很快结束了,感触很深,作为财政干部,深感责任重大。政策性扶贫资金的安排落到每个贫困户身上是微小的、少量的,却实实在在是他们基本生活的保障。一天中,真真切切体会到某些贫困家庭的困境,为他们难过,也看到部分贫困家庭勤劳努力,为他们感动。在这里,“两不愁,三保障”已基本实现,但伤残病依然是阻碍贫困弱势群体获得更好生活的最大障碍。这提醒着我们在制定各项制度时,不要忘了这样一个声音微弱却困难重重的群体。再见,郭格庄村!祝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静通讯员聂梦娴2020年春节7天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交警部门预计,从1月24日16时开始,市区各...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