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娜:把花饽饽变成艺术品

烟台日报 2019-12-16 08:51 大字

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在胶东农家,蒸饽饽是一件大事。临近年关要蒸,孩子百岁要蒸,结婚做寿也要蒸,蒸出来的每一个花饽饽都预示老百姓对阖家团圆、日子兴旺、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尤其是现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人们已不再拘泥于做出以好吃为主的饽饽,而更想做出它的“耳目一新”。

在栖霞,就有这样一个人,每当人们看到她做的饽饽,都会问上这样一句话:“你家这饽饽,是栖霞小媳妇做的吧?”“小媳妇”真名于志娜,她凭着心灵手巧的聪明劲儿,把面塑技艺融入花饽饽,让这一传统饮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无师自通第一次出手就做出“满堂彩”“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大多经历过年关蒸饽饽的快乐和热闹。”可家庭条件并不太好的她在年幼时却鲜有上手机会。“本来面就金贵,不可能让孩子随便动。”可对花饽饽制作技艺的好奇还是让于志娜认真观察每一个步骤。后来,她就有了上手的机会。“七八岁时我开始跟着姥姥捏简单的面花,到十一二岁时就能做出简单的花鸟鱼虎。”从那以后,每逢年节,于志娜都帮大人做花饽饽、猪头、压窗台的小葫芦小福手等,“后来还能帮妈妈给村里做结婚喜饽饽。”她说,自己参加工作后依然利用空闲时间制作面花和各种小面塑送给同事朋友。2000年,此前在工厂上班的于志娜下岗了。那段时间,她在家几乎无所事事,就老想着找点事干。于是,她想起了花饽饽。“可现在生活水平都上去了,不少农村老百姓从平房搬进了小楼,胶东那特有的热腾腾的土炕和大锅也不再常见。渐渐地,不少百姓每逢传统节日或结婚祝寿的大喜日子,不再自己制作花饽饽,而是选择购买成品。”她回忆说,“当时我侄子结婚,一直买不到合适的花饽饽,我就自告奋勇地揽下了这个任务。”

因为没有美术功底,于志娜的“主动请缨”并不被看好,“他们都说,你先做着试试,实在不行还是要出去买。”没想到,她一上手就博了个满堂彩,“刚蒸出来,家里人就很满意,邀请的亲朋见了也都说好看,还问是从哪里订的。”就这样,“无师自通”的她“看会了”花饽饽。认真钻研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在家人的鼓励下,于志娜的饽饽生意开张了。这也给她带来了压力。传统的花饽饽配花一般都是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这四种花对应着春、夏、秋、冬四季,很少有创新。但于志娜并不守旧,有一天她路过花店,看到包装好的那一捧一捧的玫瑰花就琢磨开了,为什么不能把玫瑰花做到饽饽上呢?

带着这个想法,于志娜把家里的仿真花一片片拆开,仔细观察花瓣的排列方式,观察花蕊的形态。“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花瓣越薄越美观,我就用‘丸棒’一点一点在边缘滚动,把花瓣边缘滚薄,甚至滚出小裂痕,使花瓣更如真花一样。而花蕊,我试着按照花朵类型的不同,有的用面制作,有的用棉线沾取胶水和红色、黄色的面制作而成,一朵花有时需要近十根细小的棉线和三四十片花瓣。”就这样,她做出的饽饽让人们“耳目一新”,不仅栖霞百姓争相订购,更有来自北京、上海、新疆、台湾等地的顾客慕名而来。花饽饽也能成为艺术品面塑是艺术品,花饽饽则以食用为主。聪明的于志娜想把二者结合起来。花鸟画给她带来了创作灵感,“现在的婚礼新人多穿婚纱、西装,我就量身订制,设计了白天鹅、松树、仙鹤、孔雀造型,分别代表不同的寓意,还有玫瑰花、百合花、荷花、红锦花等造型,把现代元素融入花饽饽,这样年轻人也会喜欢上这一传统艺术。”于志娜说。

为了做好这些小配件,于志娜费了不少心思,不懂色彩搭配,就反复试验,直到比例合适;做白天鹅、孔雀造型,她到南山动物园,观察动物形态,一待就是一整天;为了让面色光亮整洁,她还到济南、青岛的高级酒店,请教面食专家。生在栖霞,长在栖霞的她,还把栖霞特产苹果以及苹果树、苹果花一同融入到饽饽作品中。在第十六届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上,于志娜耗时20天做出一棵苹果树面塑。在开满苹果花、结满果实的苹果树下,仙鹤在低头捉鱼,一群小鸡围绕在鸡妈妈的身旁张着嘴似在叽叽喳喳叫,一派栖霞农家热闹和谐的景象。不懈努力把花饽饽技艺传承下去多想多看多动手,是于志娜成功的秘诀。“我参加了很多培训班,教授的讲课扩展了我的创新、设计理念,也让我学到了色彩搭配的知识,受益匪浅。”于志娜说,“展览中和省文化厅的领导交谈后,我才认识到咱这项民间艺术真正的文化价值。”

在跟记者的聊天中,她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她的作品要更加丰富,要把辣椒、苹果、苹果花、南瓜、小麦、玉米、小鸡、小猪等各种动植物融入作品中。这些,都需要她的不断实践和学习。

从下岗工人,到如今有了自己的注册公司,于志娜的花饽饽已经有了众多“小迷妹”,“饽饽之路在他们的推动下不断向前,自己也充满了干劲。”她说,“我的近期目标就是做出更多让年轻人也喜欢的花饽饽,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多人喜爱和认可。”

为了让花饽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于志娜定期走进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手把手教他们制作花饽饽。她说,作为传承人,她有责任将花饽饽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12月5日

1948年12月5日胶东区支前运输大队在黄县成立黄县抽调民工939名、常备担架156抬,随军支援淮海战役。1980年12月5日至8...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