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西城镇依托1.5万亩葡萄种植区,打造产业集群,以项目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全力以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烟台日报 2019-11-29 16:09 大字

近日,记者在栖霞市西城镇的玛茜酒庄项目二期建设现场看到,主体工程建设已近完工。该项目于6月份开工,是集榨汁、灌装、发酵于一体的酿酒车间,工程在年底以前基本可以结束,项目负责人于明利说。

玛茜酒庄项目所处的西城镇长岭区域总面积1.5万亩,地处我国十大酿酒葡萄产区———环渤海湾产区内,气候和土质条件非常适宜种植酿酒葡萄。依托该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西城镇积极打造葡萄酒产业集群,同时引导项目区周边村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三赢局面,全力以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玛茜项目是该镇引进的第一个葡萄酒庄。据于明利介绍,项目由玛茜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目前已建成占地750平方米的葡萄酒庄一处,建设赤霞珠、蛇龙珠葡萄种植基地1500亩,栽植优质酿酒葡萄苗木32万株。二期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15亩,主要建设酒窖,加工、灌装车间以及餐饮民宿酒店。投产后,整个项目年可生产高档葡萄酒30万瓶,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700万元。

“我们计划打造成种植、酿造、旅游、餐饮的一体式酒庄,预计两年左右实现旅游产品的供应,到时候不仅可以向市场提供优质葡萄酒,还可以接待游客观光。”于明利说。

一个项目带动整个区域的乡村振兴。玛茜葡萄酒庄项目占地面积大,为解决企业用地问题,西城镇积极引导项目区周边的苗家沟、大河南、南沙沟、蔡家沟、三宿夼5个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把群众不愿意耕种的山耩薄地聚拢起来,统一租赁给企业,建设葡萄园。每年仅土地租赁就为5个村集体增收17万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产业能振兴的良好局面。“长岭区域面积比较广,但土地贫瘠,地力肥沃的土地大多集中在村庄周边。葡萄园建设之前,80%的土地为群众的撂荒地,群众人均收入在全镇也是比较低的。把这部分土地集中起来打包租赁给企业后,按照每亩600斤小麦的价值支付给社员租赁费,撂荒地实现了‘旱涝保丰收’”西城镇党委书记马万里说。

葡萄种植管理需要大量的用工,且管理技术简单易学,老人、妇女都可以参与,又可以为社员带来稳定的务工收入。苗家沟村60岁以上老人有80多名,他们常年在葡萄园务工,每年的打工收入合计近10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1万元,实现了老有所为,也减轻了子女负担。“老百姓把一些闲散的土地拿出来流转到合作社,不光有了土地收益,还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好好管理自己的果园。我们也可以到酒庄打工,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干就是10个月左右,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一年就两万来块钱。”苗家沟村村民苗培光说。

据了解,西城镇借助长岭区域资源优势,共规划了7个葡萄酒庄,正在建设中的有玛茜酒庄和瑶池庄园酒庄,还有2处酒庄正在洽谈当中。YMG记者慕溯通讯员言芳杨涛万磊

新闻推荐

张术平在栖霞市调研时强调 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 层层传导压力加强河湖保护

本报讯(YMG记者李仁)昨日上午,市委书记张术平深入到栖霞市,走访联系包帮的软弱涣散村,开展巡湖工作。张术平首先来到官道镇...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