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激荡在田野的笑声
(上接第一版)产加销一条龙,让农民不仅得到生产环节利润,而且分享加工销售利润。
“运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烟台市创新组织形式,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构造了多元化经营模式。”原市农业局副局长赵培策说。
龙头企业连接着国内外市场,建好一个企业就能占领一方市场,带动一批农户,振兴一片经济。自1995年开始,烟台市运用兼并、联合、收购、股份合作、外资嫁接多种形式,先后培育出18家“农”字号上市企业,1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致富,推动基地建设。
以仙坛股份为例,这家全国四大白羽肉鸡上市企业之一,多年来坚持与养殖户签订契约合同,建立养殖扶持、风险保障、亏损补助、全程服务等机制,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范。目前,公司合同养殖户达2000多个,直接吸纳就业6000多人,年增加农民收入3亿多元。
“龙头企业+”的成功案例,在各产业均有实践:以龙丰集团、鲁花集团为主的企业,带动粮油基地150万亩;以蓬莱园艺场、栖霞源通果汁为主的企业,带动果品基地200万亩;以莱阳龙大集团、宏达公司为主的企业,带动蔬菜基地30万亩;以牟平九发集团、莱州华丰乳业等为主的企业,带起了食用菌、奶业等一批新兴产业……
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大市场、小农户”的重要载体。龙头企业可以依托它们下订单、组织生产,农民也可以依靠它们出售产品、接受服务,实现产销的有机衔接。1995年,烟台市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自己兴办的合作社。目前,烟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8万家。
正是由于生产销售主体的握指成拳,才有了农业品牌化、国际化、标准化的顺利推进。至今,烟台市已培植起果品、蔬菜、粉丝、食用油、水产、畜产品加工和葡萄酒酿造七大龙头企业集群,培植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63个,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1/20、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农村面貌由脏乱落后变为美丽宜居莱阳市姜疃镇濯村过去是个穷得出名、脏得闻名的“烂摊子”。如今,全村绿地覆盖达99%以上,开发建设了300多幢公寓式住宅楼、3个住宅小区、投资1.2亿元的北方植物园,正在建设投资8亿元的农业生态观光园,祖祖辈辈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实现了上班不出村,生活有保障,红利年年分。
开发区马家沟村曾是一个6年选不出村两委班子的穷村、乱村,村庄主干路晴天扬尘、雨天泥泞,村民苦不堪言。而今,村庄建起了3A级生态旅游景区,获评中国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酒堡温泉洗浴、儿童游乐、水上乐园、有机果蔬采摘园等项目攒足人气,2018年村庄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3万余元。
烟台地处低山丘陵区,大多村庄坐落于沟壑纵横交错处。可就是在大山褶皱里,勤劳质朴的烟台农民,在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不断发挥聪明才智,让一个个贫困落后的山村奇迹般地变身美丽乡村。
从2002年开始,烟台市便围绕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力实施了培植100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帮扶100个后进村,创建“十百千万”小康村,“3+1”联手共建等一系列创建活动,扩大社会对农村建设的参与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烟台市又相继出台《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烟台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促进农村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连串的政策红利叩开了美丽家园的大门。
———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近5年烟台市各级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超过18亿元,农村环境明显改观。
———深入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双百工程”,已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4个,打造省级美丽乡村标准村100个,市级提档升级村165个。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保障水平,建成农村幸福院855处,6.6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7万公里,完成农村清洁取暖3.1万户,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96%。
美丽乡村,让农民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如今,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集体扮靓了魅力烟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摄影报道)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家家团圆幸福。本报“爱心月饼·情暖中秋”活动中,栖霞爱心人士王红丽在...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