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当过警卫员的栖霞耄耋老人来到胶东革命烈士陵园里祭奠夏侯苏民 74年后再“见”老团长

烟台日报 2019-08-06 09:56 大字

李作响老人在工作人员陪同下祭奠夏侯苏民“老团长,我来看你了!”7月30日,在胶东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里夏侯苏民遗照前,一名96岁的老人喃喃自语道,“你说你要是还活着,我来见见你叙叙旧该多好啊……”说着说着,老人眼眶湿润了。

这位老人名叫李作响,是栖霞市蛇窝泊镇下范家沟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在“智勇双全的虎将”夏侯苏民身边担任警卫员,1945年因腿部中弹被打穿而返乡,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昔日的团长。

下范家沟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返乡后李作响老人就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么多年来,他不给党委政府增添负担,不向邻里乡亲谈论经历,要不是“光荣之家”的牌匾,乡亲们甚至不知道他“老兵”的身份。

尽管从不谈起,李作响老人却时刻记着当年炮火纷飞的岁月,以及在他眼中那个为人和善的“常胜将军”的故事。在他心中,一直以为老团长夏侯苏民还活着,只以为相隔万里,自己这辈子再无缘与老团长相见而已。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村里一个老师提起“夏侯苏民”这四个字,在他的追问下,才得知他的老团长早已于1946年牺牲于高密城战役,并且遗体就安葬在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老团长早已逝世的噩耗让李作响老人悲痛万分,一个愿望也从此植根他的心中,那就是到胶东革命烈士陵园里再见一眼他的老首长。得知老人的心愿后,栖霞市慈善总会、国网栖霞市供电公司先后给予帮助。7月30日,国网栖霞市供电公司组织数名党员、团青年陪伴,栖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工作人员陪同,李作响老人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英灵山。

望着墙上老团长的遗像,老人久久立在原地,浑浊的双眼直直地盯着眼前这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似乎在追忆老团长那往昔的容颜,看着像他,却又不像他……74年斑驳了岁月、尘封了往事,但老人心中那份永恒的牵挂却从未停止。

老人回忆说:“在那个年代,参军时条件都不好,军装是稀罕物,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我退伍返乡时也没带军装。”老人说自己1941年参军,当时夏侯苏民还是营长,他曾拍着李作响的肩膀说道:“咱们一起来革命的这些人,我只认识你,你就留下来给我当警卫员吧!”正是这一句话,使得李作响成为夏侯苏民的贴身警卫员,在夏侯苏民身边一呆就是3年。谈起夏侯苏民,老人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为人本分”。他回忆说,老团长见到站岗的战士,总是会回礼,嘘寒问暖,了解战士的基本情况,对于衣衫不整的,还会主动帮其扣好扣子、整理衣冠,并嘱咐“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子”。

李作响跟随夏侯苏民在胶东地区纵横驰骋,大仗、小仗无数,他说:“跟着夏侯苏民,那些敌众我寡的战斗太多了,我们两个营,600人打对面2000人打赢过,一个连打对面八个连也打过,国民党据点、日本鬼子据点众多,我们八路军传统好、纪律好,不怕打仗,也能打胜仗。”谈起平度南黄疃战斗,老人激动地说:“我们活掳了6个日本鬼子,这当时在胶东地区都很少见。那些日本鬼子都穿着皮靴,也走不了远路,八路军的政策是优待俘虏,我们实在没办法就去借了几头驴把他们带回去了。有些被优待的俘虏还真帮我们八路,甚至帮我们修缴获的歪把机枪,修好后还带头打仗。”

来到夏侯苏民墓前,李作响老人更加激动,他说:“老团长啊,隔了74年,我总算是又见到你了!老团长啊,您就放心吧!现在条件好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通讯员海超建利永财YMG记者侯召溪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齐鲁名士 马秋仪:山东最早赴日女留学生

□鲍青马秋仪,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生于栖霞亭口镇马家窑村。她原本有个颇显“男子气概”的名字——马肃贞。...

栖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栖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