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沃土出优苗减负还需内外兼修

烟台日报 2019-03-27 11:03 大字

□罗建利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要想党的事业枝繁叶茂,基层必须深根固柢。基层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但形式主义依然困扰基层,为基层减负迫在眉睫。

一、选良种。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基层进人易、留人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与年轻干部属于稀缺资源的目前形势有关,基层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同志,往往被上级部门、更高的平台选走,基层为了留住人才,有时不得不降低准入门槛,这都会导致部分优秀人才在基层流失、个别平庸人才在基层沉淀。基层招人育人难免落入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为此,维持既定选拔标准、设定基层培养年限便有了重大实际意义,真正让优秀人才尤其是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才在基层踏踏实实地大放异彩。

二、松僵土。基层作为最下级的子系统,往往需要承担各级各部门多种多样的问责,原本稀松肥沃的土壤被层层压紧夯实,种子发不出芽,更难以发挥自身价值。目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地方和部门的很多事权划分不明晰,权责归属不统一,一些基层地方和部门甚至演变成最大的“责任主体”,层层责任压给基层,基层只有受力的份,有苦难言。同时基层受到的干预过多,陈旧老套的检查频发,文山会海繁多,基层更是被束缚住手脚,“行路难”。

三、活管理。创新考核管理体制。不要机械化、不加区分地“一视同仁”式考核,对于承担生态保护任务的县市镇街,灵活设置招商引资门槛和考核责任任务;对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采取优势领域加分考核,减少“一票否”范围,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如同果树、农作物浇水施肥,有的地区适合勤浇水,有的作物需要少施肥,机械式统一管理必定导致产出效率低下,助长形式主义之风。

四、呼云雨。营造风清气正、破除形式主义的大环境刻不容缓。移动办公、网络办公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潮流,也容易滋生新的形式主义,照本宣科的手机打卡、网络签到等其他新管理技术漫天卷来,过度留痕让基层原本繁琐的工作任务再上难度、疲于应对,片面以图片视频存档说话、单纯以学习时长积分排名,违背了创新工作方式的初衷,削减了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的发出,正是让基层干部们盼到这么一场及时雨,破除形式主义的层层阴霾,浇透几近干涸崩裂的土壤,浸润勃勃待发的种子,让减负落到实处,轻装上阵,让“事在人为”绽艳花,让“大有可为”结硕果,让“敢做敢为”遍基层!

(作者单位:栖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新闻推荐

公务员报考首日584人通过审核 44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

本报讯(YMG记者夏丹通讯员烟招)昨日上午9点,2019烟台市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启动。记者从市公务员招考办公室获悉,报...

栖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栖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