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忆山东电影40年巨变中国影坛大咖齐聚济南

济南日报 2018-09-29 11:35 大字

高明牛犇王馥荔

“栉风沐雨四十载,齐鲁光影谱华章”,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电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在济南 知济南 爱济南”主题宣传以及《济南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光影璀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电影回顾盛典9月28日在济南举办。牛犇、王馥荔、王兴东、饶曙光等近20位电影大咖齐聚泉城,通过从影经历与学术角度,回顾与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电影人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怀的坚守与热情,力争筑就新时代山东电影事业的新高峰。

提起牛犇、王馥荔、卢奇、高明、温玉娟等演员,观众们都不陌生。他们有的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亲历者,有的是改革开放为电影行业注入蓬勃生机的见证人,作为影视“常青树”,塑造了众多鲜活、经典的人物形象,山东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也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山东电影始终跟随时代发展洪流

在28日下午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温玉娟感觉特别骄傲,“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无论走到哪里,山东人口碑都特别好。尽管走出家乡,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乡。”她回忆38年前在栖霞农村拍摄电影《喜盈门》的经历时表示,很有幸从影之初就拍摄了这部优秀作品,《喜盈门》点在家庭、辐射社会,“水莲对家庭的隐忍和奉献,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呼唤的良知和真善美”。据介绍,当时电影放映后,温玉娟收到了数百封观众来信,她意识到,原来一部文艺作品能够起这么大的作用,以后在创作中一定要多用向上和正能量的东西来感召别人,潜移默化地去感化观众。而从影数十年来,温玉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山东是文化大省,未来要打造文化强省。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的电影事业、电视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矫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看到山东电影始终在紧跟经济、文化发展的节拍,紧跟时代发展的洪流。

“伴随山东电影走过来的,就是咱们贴近生活,写普通人的情感和心灵,将来的发展还是要这样去走。”国家一级导演、山东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王坪同样表达了山东电影应该随时代而行的发展观点。同时,他表示,未来他将把精力放在山东电影人的培养上,为山东电影的发展输送人才。

通过电影与山东结缘

谈到对山东、对济南的印象,除了温玉娟,在场其他演员、电影创作人纷纷表示是电影为他们“牵线搭桥”,充分认识了山东。演出过《日照好人》的演员范雷对山东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热情,“不仅是这部剧的剧情,我到各地演出,山东观众也是最热情的”。

而该剧女一号于月仙则表达了对剧中日照农民的钦佩,“我现在扎根在泥土,每天跟村民打交道感觉很接地气。只要能够给大家带去欢乐,我就会一直演下去,这是一个演员的职责和本能。”于月仙表示,做演员是一种职业,但是要做好不容易。她透露,自己在演一部戏的时候需要戴美瞳,一般来说,美瞳每天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五六个小时,但是为了拍戏,她一天戴了14个小时,在摘的时候,美瞳粘在眼球上,把眼白都拉了出来。到医院之后,医生说,如果再这样拼命,很可能就要失明了。但是于月仙为了表演,依然坚持了下来。

作为影坛前辈,出演过电影《党员登记表》和《首席执行官》的岳红、石凉对年轻演员提出了诚挚的建议和期待。石凉在当演员前当过老师、律师,他表示这些经历对他日后塑造人物形象很有帮助。“要多积累社会经验,多体验人间的冷暖。”岳红鼓励年轻后辈要多学习,才能够把角色塑造得更有血有肉。

主演过《咱们的牛百岁》的老艺术家王馥荔表示,“我很喜欢山东这块土地,俺娘就是济南人,无论走到哪儿,提起山东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山东人就是有情有义。”来到母亲的故乡,王馥荔对济南、对山东有着自然的亲近。而曾经在电影《孔繁森》《沂蒙六姐妹》中实力诠释共产党员热血与情怀的高明、范志博也讲述了他们从电影人物身上感受到的山东精神。范志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她其实经常来济南,来演出、来拍戏,对济南印象特别好。而谈起济南的小吃,她笑着说:“济南的肉串真的是最好吃的,这个是大家公认的。”

据了解,“光影璀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电影回顾盛典将于9月29日上午在济南报业大厦举办“回顾与发展——山东电影发展论坛”。论坛将从学术角度出发,对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进行解读,同时也为未来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勇居发展潮头建言献策。届时,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王兴东,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等知名专家学者将登台开讲。(本报记者张晓涵)

新闻推荐

小事做起赢民心 亭口法庭二三事

本报记者吴红长武法院亭口法庭,主要管辖亭口、巨家两镇的民商事案件。9月21日,市中院走基层活动第九站,来到了位于亭口镇的...

栖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栖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