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祸福心自安□黄鸿林(德保)

百色早报 2018-07-21 12:21 大字

人生在世,有忧也有喜,有祸也有福,正如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有时候,忧多于喜,祸多于福,也是常见的事,不足为奇。因此,老子常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往往,福中就潜伏着祸,祸中也孕育着福。祸与福,往往是互相转化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寓言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生活中,我们要把祸想得多一些,才能避免祸的降临。而当我们身在福中的时候,也应该时时想到祸,才能以平常的心态,不惊不慌不恐不畏地直面祸的来临。有一副对联说得好:“有福而不骄,则无祸;临祸而不惧,则是福。”

什么是祸?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是令人烦恼,令人寝食不安的事。对年轻人来说,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没有评上相应的职称,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等等,都是不顺心的事。对中老年人来说,儿子找不到媳妇,女儿嫁错了恶男,儿女不孝敬父母,不愿赡养父母,家庭成员不和睦等等,都是令人心烦的事。再从大的方面来说,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双亲,人到中年丧偶或丧子,孩子从小落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不肖犯了国法,受人诈骗,财产遭受损失等等,这些都是祸。还有更严重的天灾人祸,如火灾、水灾、地震、台风、战争、核辐射等等,这些都是令人难以承受的心灵之痛。当你面对这些从天而降的灾祸时,如果你整天唉声叹气,以泪洗面,饭茶不思,万念俱灰,从此一蹶不振,那么,你就必然会垮下去。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身也就离死不远了。我们应该以平常的心态面对一切灾祸,甚至死亡。何况,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作为保障,再大的灾祸都可降低到最小程度。

人最大的不幸是亲人的死亡。但星云大师对死亡却有一番特别的见解:“死亡是平常的事,有生必有死。人死了,就像从一间旧房子里走出来,又走到另一间新扇子里去。有什么值得悲伤呢。”连对死亡都能够这么轻松对待,我们还有什么灾祸想不开呢?

再说福。什么是福?福就是好运气。福就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快快乐乐、风风光光地过日子。这是世俗的观点,是芸芸众生的观点。但佛家却并不这样看。按照佛家的说法是,“心安即福”,福就是让心灵得到安宁。人生的最大幸福,不是拥有巨额的财富,也不是拥有一个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而是拥有一份安宁的心态。

老作家李国文曾经讲过一个看似平常、实则颇具禅意的故事:那是在栖霞山下的一座寺院里。这一天,来了几个和尚,在寺院里做法事,还做了布施。长老出面,方丈陪同,钟声齐鸣,佛号长诵,十分热闹。却有一位佛装简朴的行脚僧独自在院里挑水。整整一个下午,他从井筒里打起一担担清水,又挑去倒在远处的一排大铁桶里,担担挑满,却滴水不溢,做得极踏实认真。李国文实在看不过去了,就说:“怎么就你一个人挑水,这太不公平了。”原以为他一定大发一顿牢骚,谁知他淡淡一笑:“施主,心宽即福。我现在很心宽,我知福了。”

心宽,即是心安,知足,人一旦心宽了,内心也就得到了安宁。这就是最大的福。什么不平、委屈、吃亏,统统没有了。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人身在福中的时候,要把福看淡一些,切切不可得意忘形,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有福的人。也许,祸就躲在福的背后,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你。也许,你刚刚还和朋友们一起觥筹交错,互相祝福发财致富,前程似锦,却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断了手脚,成了残疾人。因此,人应该每时每刻都有一种忧患意识,时刻想到:“如果发生了不幸,我该怎么办?”这样,出祸的机率也就会相对减少。《警世通言》里有几句话:“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我们不妨引以为鉴。

新闻推荐

第二届“健康烟台医疗扶贫”启幕 21名专家奔赴桃村进村送医

本报讯(YMG记者张大明)昨日上午,由市文明办指导,市扶贫办、市卫计委和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水母网承办的第二届“健...

栖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栖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