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厂企门卫为栖霞女生捐爱心晚报 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初三女生希望读报唤醒失忆的母亲

烟台晚报 2017-11-09 09:01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孙玖良)连日来,本报联合烟台市慈善总会开展了一年一度“新闻,改变生活”———为困难家庭订报纸大型公益活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伸援手,为困难家庭献上一份爱心,让他们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本报将陆续刊登困难家庭的情况,希望爱心人士继续伸出援手,帮助这些困难家庭。昨日,本报接到了很多的爱心人士的电话,纷纷表示要捐赠报纸为困难家庭献上一份爱心,目前,已经有十多家企业和个人为困难家庭捐赠了爱心晚报。本报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为困难家庭带去一份知识的力量。市民和企业纷纷捐赠爱心晚报“我是一名厂企门卫,看到晚报上登的栖霞高一女生小静的情况,我想帮她圆心愿。”昨日,家住凤凰台一街的市民蒋先生联系到记者表示,他今年58岁,原来的企业倒闭了,现在工作不好找,他只能看大门。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看到小静的情况,他还是想帮她。

在开发区富士康工作的王女士昨天也联系到记者,她说自己一直关注爱心晚报这个活动,去年就想参与,因为其它情况耽搁了。她的孩子现在正在上学,她非常能理解这些困难家庭孩子求知的渴望,她也为孩子们捐赠一份爱心晚报。

北京资生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出资为本次活动捐赠10份爱心晚报。近日,该公司与月亮姐姐公益团队在开元新村小区居委会联合举办一场公益讲座活动,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把公益活动坚持做下去。初三女生希望读报唤醒失忆的母亲小莉(化名)是栖霞市翠屏中学8年级学生,母亲三年前一场大病,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现在,小莉的母亲像个小孩子一样,每天躺在炕上大喊大叫,什么也不知道,生活不能自理。父亲为了给母亲治病,没有时间打理果园,连续几年靠借贷度日。今年9月份,一家人搬到城区,租了个民房,父亲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打点小零工补贴家用,收入微薄。

小莉听话懂事,孝顺体贴,一放学就赶紧回家照顾母亲,可母亲已经不认识她了,心里虽然难过,但还是很耐心地照顾母亲。“我希望有一份报纸,经常读给母亲听,希望她能想起我。”小莉告诉记者她这个心愿。

本报希望有爱心人士能够帮小莉圆了心愿。爱心报纸火热征集中,虽然一年的报纸价格二百余元,但其新闻价值可能改变一个困难家庭的现状乃至将来。捐献216元购买2018年全年的《烟台晚报》,由我们的发行人员上门收取报款并给您开具正规单据。爱心报纸发放的困难家庭名单,将由市慈善总会统一审核提供,从明年1月1日起将报纸送到困难户手中。1份不少,100份不多,如果您是一名爱心人士,或是一个爱心企业,那么请伸出您的爱之手,或许您就帮助了一个困难家庭生活的改变,或许您无意间为企业培养了未来的人才。现在开始,本报公开征集明年的《烟台晚报》,数量上不封顶,请您与本报联系,热线电话:18053576606(仅限捐报,其它情况请拨打96110)。

新闻推荐

做好城区“大管家”实现市容市貌长效管理

晚上11点,不冷不热的秋天,桂林宵夜很火爆。“你这里收一收。”随着城管队员的话音响起,施家园一家夜宵摊的老板立刻把门槛外的凳子挪到了店里面。七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队员一路走来,摊主们逐渐规...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