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态循环农业提质升级, 烟台市着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烟台日报 2017-08-16 09:48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姜乾通讯员张蒙蒙)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市农业局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政策引导、典型示范、项目推动为抓手,围绕耕地质量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着力推广农业投入品减量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治理修复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加快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了安全、高效、绿色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促进生态循环农业提质升级。市农业局去年组织莱州、莱山高质量完成了2015省级生态循环示范项目,争取2016年省生态能源示范项目3个,占全省项目总数的12%,分别由海阳、栖霞、蓬莱3市承担建设,并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特点与优势,整合资源,集成技术,探索建立了种养加结合、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案,去年共新建“畜-沼-果、畜-沼-菜、”各具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2万亩,完成水肥一体化6846亩。今年上半年,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以山东民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蓬莱和圣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实施高端生态有机肥生产、秸秆粪便联合厌氧发酵沼气化利用、新型肥料原料库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争取到财政资金1400万元,是山东省2017年唯一获国家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投产后年可处理沼液4.7万吨,生产有机液体肥料5700吨,提纯生物天然气330万立方米,生产新型生态肥料20万吨。

以生态修复为目标,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针对目前烟台市酸性土壤面积现状,市农业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去年争取到省耕地质量提升项目6项,分别在栖霞、蓬莱、海阳、招远、莱阳、莱州等6个市区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五大工程,治理面积2.4万亩,推广复合微生物肥、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4160吨,推广氧化双降解地膜1.6万亩,推广有机肥、原为化学钝化剂562吨。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加强了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创新,争取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见效快的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标准和应用模式,并加以总结和推广,使烟台市土壤酸化退化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以提高水质为目标,扎实做好市区水源地保护工作。去年市农业局积极参与了《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条例》及《水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有关法规和文件的修改工作,力求从政策层面的到更多扶持和倾斜。同时,积极组织栖霞、福山两市区实施水源地建设项目,完成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任务2.3万亩,推广有机肥2.2万亩,安装杀虫灯610盏。

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去年,市农业局争取到2016年国家农村沼气工程项目3个,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20万元,项目计划分别在招远、海阳、莱阳建设1000立方米的沼气工程和容积400立方米的柔性气柜。今年,争取到国家级规模化大型农村沼气工程项目4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485万元,分别由莱阳、海阳、栖霞、蓬莱承担建设任务,新增池容1.1万立方米,年处理畜禽粪污12.9万吨。

下一步,市农业局将全力抓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耕地质量提升项目、水肥一体化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修订,并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进行督导项目实施。全力抓好市级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方案设计,会同商讨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市级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围绕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农业生产情况设定市级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推广。

新闻推荐

王浩在福山区和栖霞市调研时指出, 持之以恒狠抓生态环保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在新起点上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本报讯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浩在市委常委、秘书长于松柏的陪同下,深入福山区和栖霞市调研河长制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在福山区夹河大桥环保监测点、门楼水库和栖霞市庵里水库、...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