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新校 杨振声抵达青岛

半岛都市报 2021-11-08 00:31 大字

1930年6月23日,由天津到青岛的长平丸上,一位儒雅之士感慨万千,他,踌躇满志,一所全新的大学即将在他的带领下获得新生;他,又忧心忡忡,一切要从零开始,而资金短缺,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他,叫杨振声(1890年~1956年),蓬莱人,在四十不惑的年纪,收到了一则任命书。1930年4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出府令:“任命杨振声为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此令。”自此,他与青岛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带领国立青大开创了第一次辉煌时期。

然而,初建时的一幕幕,让杨振声记忆深刻。

事情的经过要从两年前说起。1928年5月,北伐革命军进抵山东,张宗昌溃逃,私立青岛大学经费断绝,教师和学生散去了大半,学校不得已停办。与此同时,济南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省立山东大学师生星散,学校也陷于停顿状态。三个月后,南京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教育厅的报告,决定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指令何思源、赵太侔、杨振声等11人为筹备委员,几经商议,在蔡元培的建议下,最终决定在青岛建立国立青岛大学。

杨振声之所以成为筹委委员之一,并且当选为校长,与他的经历和教育界人士对他的认可不无关系。

杨振声字金甫,后改为今甫,1890年出生在山东蓬莱水城的一个渔民家庭,“祖父没读过书,由于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恼,因而很支持我们父亲读书,先是读私塾,以后就读‘洋学堂’”,杨振声的长子杨文衡说。从私塾,到小学,再到中学,杨振声凭借聪慧的头脑和扎实的功底,顺利完成学业。中学毕业后,他就在蓬莱八中教书,并在此时娶妻生子。“我听说好像是有一天我祖父和我外祖父俩人在一块儿下棋或者喝茶,两人比较投缘,就这么地把子女亲事定了”,杨振声的儿子杨起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一位不识字的家庭主妇,没有共同的话题,成为杨振声“一生的痛苦”。多年之后,在跟学生徐植婉了解准儿媳的情况时,他吐露了自己的隐痛。

徐植婉是1930年从江苏松江女中毕业后,跟随在胶济铁路局供职的大哥,考入国立青岛大学的,作为首批学生,徐植婉与杨校长有过多次接触。尤其是她松江女中的师妹侯焕成,与她感情很好,后来也报考了国立青岛大学。在青岛,侯焕成与杨振声的长子杨文衡相恋,准备订婚。杨振声校长便通过徐植婉了解侯焕成的情况。当时侯母的要求是,这件婚事必须由杨校长主持,杨振声表示他做不到。因为他深知家长包办的婚烟痛苦,“杨校长是学养深厚的人,从小受家长之命娶了一个大龄的没文化的妻子,可以想见他心中压抑之情。他又告诉我,他的父亲也曾要文衡早年结婚,再走他的路,被他拒绝了,结果老二(杨文藻,在老家娶妻)替文衡入了地狱!杨校长要我转告侯太太,文衡与焕成的相爱互信是最主要的,他不参与其间,也不作为担保人,让孩子自己为婚姻做主!”

1915年,杨振声以25岁的“高龄”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19年考取官费,与冯友兰、何思源等一起赴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专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1924年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事业,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来青岛前,他的身份是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

当即将赴青任职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清华大学教授会选举了冯友兰为文学院代理院长候选人。在杨振声启程前,朱自清、吴宓、胡适等人为他设宴饯行,离开一众好友,杨振声转到天津乘船抵达青岛,即将大展宏图。

新闻推荐

湖畔烟霞云水色超然致远有名楼 大明湖超然楼成功加入中国名楼协会

超然楼老残游记陶艺馆鹊华秋色图《泰和宝玺》印巨型木雕《泉城揽胜》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供图)在...

蓬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蓬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