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老梨树 记离家不忘家乡、捐资助教的老八路军王成钦

烟台日报 2019-12-16 08:57 大字

□邢元林每次回故乡,我总要到山上看看魂牵梦萦的百年老梨树。

我的故乡———蓬莱市村里集镇石门口村,坐落在蓬莱城南四十多公里外的一个山沟里,西、南、北三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最高的当数村西的老朵顶,是方圆百里的名山。故乡是普通的山村,但漫山遍野有一百多年前栽下的梨树,远近闻名。每年四月中旬梨花开时,从山脚到山半腰,是一片铺天盖地的花海,“千树梨花千树雪,一山阳光一山烟”,甚为壮观。到了中秋时节,梨成熟了,甜香味四溢。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这些老梨树,养活了故乡人。

今年,家乡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夏天回故乡时,满目的树木、庄稼都蔫头耷脑,唯有老梨树仍翠绿欲滴。这些老梨树,干旱旱不死,严寒冻不坏,洪水冲不垮,狂风吹不倒,生命力可谓强矣———梨树不像其他果树,不需要大肥大水,不需要大功夫侍弄,但却为人们奉献岀甘之如饴的果实。我想,这就是梨树的风格吧,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

站在梨树下,如烟的往事浮现脑海,尘封了五六十年的记忆涌了岀来。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上小学二年级,第一次听说王成钦的名字。那天上午,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阎福令校长告诉大家:“咱村的老八路军干部王成钦,身在兰州心系故乡,寄来一批图书和蕨麻,学校准备建立王成钦捐书专柜,同学们可以借阅!”校长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呼雀跃起来,雷鸣般的掌声也响起来。要知道,当时我们学校和村里办不起图书室,也买不起图书,学生们能有一本小画册看就很奢侈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戎马半生的王成钦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探亲。他走遍石门口村的四道沟三道梁一面坡,听党支部介绍村里的情况,提出因地制宜,山耩薄地不再种小麦、玉米,扩大梨树种植面积,提高梨树坐果率。

那年正月初一,村里召开全体村民大会,不谙世事的我也去了,第一次见到王成钦。他高高的个子,衣着朴素,头发稀疏,古铜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目光深邃,站在戏台上就像成熟的红高粱。他讲了一些改变村中落后面貌的建议,语速缓慢,与我想像中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风度大相径庭。当时,有人提岀要他讲讲在部队的立功情况,他摇了摇头———多年以后,我就此问及王成钦当年借宿的亲戚方杏,方杏说,他在家也从不讲自己的功劳。

那次探亲,王成钦看望了本家人,走访了一些老兵和五保户、困难户。看到哪家困难,就掏一笔钱。当时,一位初通文墨的贫困村民接过他的捐赠,含泪写了一首诗:“感天动地此情深,恩重如山显竭诚。捐岀人间真挚爱,款中寄托永铭心!”

事后,一位本家人问他这样做图什么呢?王成钦说:“我们共产党人在战场上前赴后继、岀生入死,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的语言和纯朴的行动,就像故乡的百年老梨树,看似平凡无奇,实则爱心丰满!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王成钦当时的工资也不高,但他省吃俭用,把攒下来的钱买图书捐给故乡,激励后学,这不就是梨树风格的真实写照吗?二我家里珍藏着一张老照片,每每看到它,心里就会泛起一圈圈感动的涟漪。1981年,我在村里小学教学。8月的一天上午,村支书张永义和王成钦走进学校,召开了一次全校教师会,王成钦讲了约半小时的话。他依然语速缓慢,但掷地有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你们这几个年轻人担负着石门口村最重要的责任,地荒荒一年,人误误一生,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能不能让这些娃娃走岀石门口这个小山沟,就看你们的了……”

当他得知学校还没有图书室时,声音又高了起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以后我每年多寄些书给你们,办一个图书室,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如果有条件,我再设个奖学金,资助每年考上大学的孩子们。”

王成钦的一番话,说得我们几个年轻教师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散会后,王成钦和我们合影留念,留下了这张照片。

当年我考入蓬莱师范,毕业后分到村里集中学工作。多年后,我打听在村里学校任校长的由忠胜,得知王成钦每年都要寄几次书回来,还为村里集中心小学、炉上张家小学和村里集联中捐书。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在村支部工作了三十年的方集烈告诉我,从2007年开始,王成钦每年都会寄回五至六千元,给村里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一千元,剩下的就让支部买些食品送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但由于村两委换届频繁,王成钦到底给村里捐了多少钱,他也记不清了。

退休前两年,我到了学校图书馆工作。那两年,我两次收到王成钦捐给学校的书,每本书的扉页上都有他的签名、日期及盖章。

一位伟人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王成钦为家乡捐书助学有多少年呢?我问过在家乡小学教学的邢元春:屈指算来,有四十八个年头!除了资助大学生和老人,他还捐款捐物给村里的民兵连,给抗战老兵和五保户、贫困户,给村里集镇敬老院,故乡许多莘莘学子读着王成钦捐的书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王成钦从来没要求一点回报,就连学校礼貌性地寄给他二斤花生,都受到他的批评!三为了真切地了解王成钦,今年夏天,我从方杏那里借到了王成钦的女儿王天安编写的一本书———《父亲王成钦》。一口气读完,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一位身经百战、岀生入死、默默奉献的家乡伟人,在我眼前耸立起来,就像故乡的老朵顶山,须仰视可见。

王成钦年少时,父母相继离世。他是长子,求学懂得革命道理后,安排好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1938年6月,一路辗转到了延安。他先是考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军事队,毕业后,因成绩优秀被转到第三期政治队学习,后来被选调到八路军总政治部战地考察团,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随军征战,数立战功。1966年4月,王成钦从玉树军分区后勤部部长的职位上转业到甘肃省农机管理局,后调到甘肃地震局,直到1983年离休。离休后,他和夫人周效惠依然坚持捐书助学、捐款搞公益,每年拿岀一两个月的离休金,购买少儿、科普、革命书籍等,分寄甘肃贫困地区的十七所中小学;各地的许多公益事业,他也多有捐赠。2009年,两位老人把几年积攒的十万元钱,以“周效惠助学基金”的名义捐给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了一百名贫困大学生。甘肃日报记者为此采访王老夫妇时,看到他们饭桌上只有两个素菜、一盆米饭,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摞摞捐款单。

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王成钦说:“我们的想法很简单,离休了,国家给我们的待遇很好,我们的生活很简单,不需要花什么钱,儿女们都独立了,我们就想‘投资’教育,这对国家、个人、家庭都有好处。”

王成钦捐书助学、热心公益的事迹先后被《甘肃日报》《兰州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等九家媒体报道过。据统计,截至2014年7月底,他的各种捐款达到三十余万元,捐赠图书两万多册,累计三万余元,他是甘肃省为希望工程捐款持续时间最长的个人捐助者,曾受到中组部、民政部、全国总工会及甘肃省委等部门的三十三次表彰。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王成钦长达半个世纪的捐资助学、捐款公益呢?2015年9月18日,王成钦在北京参加全国地震系统第四次老干部工作会议上发言说:“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就是无私奉献,一生的追求就是为人民服务,一生的目标就是为党的事业、为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不求名利,无私奉献!”

2015年10月,王成钦在兰州去世。他的女儿说,王成钦妇生前有个约定与遗嘱:百年之后,把骨灰撒入黄河,让躯体化作肥料,为社会做最后一次贡献。他们相继离世后,儿女们真的就把他们的大半骨灰撒入黄河,小部分带回王成钦日思夜想的故乡,长眠在故乡的土地上,滋养着一棵棵老梨树,年年开花,年年结果……

新闻推荐

蓬莱市紧盯群众期盼,“民生”循着“民声”走 村里开来新能源公交车

□记者董卿通讯员亚楠晓峰胡斌报道本报蓬莱讯“现在进城太方便了,公交车直通家门口,每隔二十几分钟就一趟,只花4元...

蓬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