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先擦亮幸福底色
新中医医院全貌贴心的医疗服务70年的壮丽发展,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引下,蓬莱市致力民生改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惠民答卷。教育医疗普惠均等增民享9月开学季,仅用一年的建设时间,蓬莱新一中校舍如期投入使用,再次刷新了学区建设的蓬莱速度。自此,蓬莱相继完成在城市两翼建设东西两大学区的布局,教育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新实验幼儿园、海市幼儿园和5所镇街中心园正按进度推进,为升级幼儿阶段办学条件“加码”。多年来,蓬莱以优化升级软硬件水平为目标,在教育方面投入力度不减。先后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8所,解决“大班额”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国家、省规划“全面改薄”任务;狠抓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等薄弱环节,异地新建新二中、新一中,新建幼儿园9所,新增学位3100个;加强校园安全建设,为8000余名中小学生提供上下学乘车服务,实现校车服务全覆盖……
教育投入带来的改变不止在软硬件设施上,也体现于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蓬莱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烟台市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坚持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积极探索优生培养和走班教学模式,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烟台第一方阵。积极推进中职教育融合发展,大力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工作。承担多项国家和省市级教育改革项目,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构建成长型、成熟型、辐射型、领航型等“四型”校(园)长培训框架。扎实开展新教师留城跟岗培训工作,有效提高新教师素质。
人民满意教育让幸福升温,优质医疗服务则让温暖传递。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发展,健康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彰显了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的坚实承诺。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平稳进行,诊疗流程进一步优化,医疗行为更加规范;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在烟台各县市区率先完成分级诊疗、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和区域检验等系统的部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14类5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落实,省、市级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先治疗、后结算”“两免两减半”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落实。文化服务异彩纷呈悦民心“过去来老图书馆看书的人寥寥无几,自从新图书馆启用后,周末经常爆满。”管理员钟振玉说出了图书馆的变化。坐落于蓬莱核心商圈宝龙城市广场的新图书馆是文化惠民的重点项目,相比旧馆面积和书目种类翻了几倍,前来借书看书的市民数量也翻倍增长。文化场所越来越好,活动越来越丰富,是蓬莱市民近些年的普遍感受。本着“推动文化惠民、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原则,蓬莱市深入实施惠民、利民、乐民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在推进文化惠民、加快城乡文化设施全面覆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以文化馆、图书馆、慕湘藏书馆、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公益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文化场馆实现免费开放;集群众文化培训辅导、美术品馆藏展览、市民文明素质教育等为一体的新文化馆,进一步提升了文化服务功能;修缮升级的慕湘藏书馆,每年开展馆藏拓片展、研学体验等活动50余场次;设施完善的老年大学,对老年人实行零门槛进入,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推进文化惠民,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吸引力。连续举办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分批次向市民发放面值不等的文化惠民消费券,让广大消费者能实实在在享受到文化惠民福利。推动文化惠民全覆盖,针对边远偏僻村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积极开展“田院三头”送文化活动;非遗项目制作成册向市民发放,组织非遗传承人在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传统技艺展演展示,让市民切实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学校等设立流动图书点30余个,定期送去图书,方便居民阅读。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仙境之夏”文艺汇演精彩纷呈。近年来,蓬莱市创新打造了新春民俗文化季、蓬莱市春节晚会、“仙境之夏”广场文化活动、“欢乐蓬莱行”文艺下基层、美丽乡村种文化、“仙境轻骑兵”文艺进基层巡演等活动品牌,年均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200多场,城乡范围内各类文化活动2000余场。今年以来,启动了“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首届烟台市民文化节蓬莱系列活动季,镇街配套举办上千场汇演、展览、读书朗诵、巡演、比赛等形态各异的文化活动。脱贫攻坚精准有力解民忧蓬莱大辛店镇槐树庄村座落于丘陵地带,背靠山区,土壤贫瘠,几年前村内基础设施落后,泥泞的山路,垃圾成堆的河道,农业水利设施匮乏,农民的整体种植水平偏低,村集体无经济来源。作为烟台市扶贫工作重点村的槐树庄依托帮扶政策成立了烟台市槐念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248户农户入社。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开发荒山、流转土地,建富硒农产品基地,开辟有机养殖区……短短几年,产业扶贫促进了村民增产增收,现在的槐树庄不仅农民增产增收,腰包鼓了起来,村容村貌也是焕然一新。槐树庄村的“蜕变”是该市实施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在攻坚过程中,该市不断深化产业扶贫成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2016年以来蓬莱市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61个,投入专项资金近1300万元,全面提升贫困村村容村貌和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实施产业项目30个,投入近1400万元,项目类型涉及光伏类、种养殖类、投资类、委托经营类等多种类型。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最大限度帮扶贫困群众,2017年,蓬莱率先启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烟台市各层面机关干部和农村党员与全部33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拓宽困难群众脱贫渠道。2017年底实现全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承诺得到有力践行。据统计,近三年,烟台市雨露计划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21人,补助资金36余万元;为烟台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扶贫特惠保险约450万元;累计开发公益专岗1800个,发放公益专岗补贴近170万元。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惠民生走在蓬莱街头,身穿蓝马夹、头戴小黄帽的志愿者随处可见。在城区主要路口,“蓝马夹”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劝导闯红灯、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行为。在敬老院,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蓝马夹”为老人整理内务、洗衣做饭。当有车辆抛锚,总会有“蓝马夹”伸出援手……在蓬莱“仙境蓝”志愿服务品牌倡导下,一个个志愿队伍,一名名志愿者,在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默默为这座城市奉献爱心,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仙境蓝”引领新风尚。蓬莱市整合烟台市志愿服务资源,全力打造蓬莱“仙境蓝”志愿服务品牌,完善了由志愿服务协会主导,法人团体队伍、机关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志愿服务队为主体的组织架构。推动志愿服务由“活动”向“项目”转变,培育了“文明我先行”、“幸福来敲门”社区助老项目、“情暖西部”捐衣助学项目等精准化、专业化的省、市级品牌项目10个,涌现出陈义丽、“朝阳善小骑行”志愿者服务队等省级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5个,烟台市级共24个。文明实践实现标准化。蓬莱市通过“场所标准化、制度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品牌标准化、档案记录标准化”等五项标准化措施,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高地。统一规范一块牌子标识、一系列完备的功能室、一个活动安排公开栏、一个实践活动展示栏和一处新时代文明实践舞台或广场建设标准,实现场所建设标准化;明确一张组织管理架构图体系、一套管理制度内容、一系列标语口号或公益广告内容,实现制度标准化;与志愿服务网络管理平台相结合打造一个活动对接平台、明确一月两次文明实践活动任务、制定活动审核、发布、验收标准,实现动标准化;制定工作品牌有名称、有内涵解释、有特色标识、有工作理念的品牌标准,提出“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工作目标,实现品牌标准化。
文明城市创建惠民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把创城过程变为惠民过程,从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创城的薄弱环节入手,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窗口服务、市民素质、乡村文明等方面,持续推进“六大专项提升”。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城区街道所有街巷纳入烟台市统一管理,实现了“一把笤帚扫到底”,消除城市“三不管”地带和卫生死角,推进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提升;公安、交通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活动,并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推进交通秩序专项提升;窗口服务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各类行业创建评选活动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整治活动,推进窗口服务行业专项提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建设,推进乡村文明专项提升。吴延朋韩立志王雅平包化田
新闻推荐
YMG记者李晓飞通讯员孙立杰卫一麟日前,作为亚洲含金量最高的亚洲葡萄酒大赛在韩国大田市举行,这也是OIV(世界葡萄与葡...
蓬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