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撮灰画粮囤
王光禄撰文/供图
惊蛰前后,农家已着手春耕,农历二月二这天,胶东农村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项与农事相关的仪式:撒灰囤。即用草木灰为颜料,在地上“画”(撒)出粮囤图形,以此祈望这一年农事顺利、五谷丰登。
从我记事开始,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天刚放亮,父母就会早早下地,把院子打扫干净,搬出之前储备的草木灰,先用小铁锨在地面上撒出三层圆圈,中间撒个“十”字,一侧撒上四阶梯子,这就是灰囤了。接着,在灰囤中央撒上玉米、大豆、黄米等五谷,然后抱来一只大鸡,看它最先啄食和吃得最多的是哪些谷物,据说“鸡先吃哪样,哪样必定丰收”———过去的人会根据这种预测,决定哪样少种点、哪样多种点。整个仪式,父母都默不作声,一脸虔诚,并且不允许小孩儿在侧喧哗或蹦跳,“跑动弄乱了灰线,吵闹惊扰了神灵,求的愿就不灵了”。
父亲告诉我,撒灰囤是祖辈传下来的,我们当地也叫打灰囤、打灰地,讲究很多。比如场地选择,多在自家院子里,也有在麦场、菜地的,当然要选择避风处,一旦撒的灰被吹散了,心愿就不灵验了。为了预知风向风力,过去,人们会在树枝或高处扎根布条来观察。草木灰怎么来准备呢?通常会选用好几种作物秸杆,比如谷子、玉米、高粱、大豆、小麦等,一般选五样,分别烧成灰后单独存放。撒灰时,圆圈撒得越大越圆越好,圆圈代表粮囤,当然越大越好,可容千石谷、万石粮。至于那个“十”字,据说象征着会有十成的年景,也就是好到不能再好了。
撒灰囤的确是古风,由来已久。2012年版《蓬莱市志》记载:农历二月二,清代俗曰“小龙抬头”,“小儿剪彩帛做串佩之,名‘小龙尾’。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各家庭院用灶灰画圈,谓之‘打灰囤’,中置菽麦,以灰掩之,伺鸡啄,以卜丰歉”(语出清光绪七年版《增修登州府志》卷六“风俗”)。
我印象中有两件事,与撒灰囤有关。一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1975年前后),外地的两位堂姐回老家,恰逢二月初二,大早晨见我父母在院子里忙活,她俩觉得新奇,以为画的是跳房子之类的,上前又唱又跳,弄得灰线轮廓都模糊了。母亲忍不住埋怨她俩。两位姐姐听说了原委,笑得差点儿背过气去,说“这都解放多少年了,还搞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糊弄人”。虽说童言无忌,我父母到底好不尴尬,至少,有点扫了兴头。另一件,也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邻村有一户人家,上中学的女儿突然向学校举报,说她的父母在自家院子里搞封建迷信,除了用锅底灰画符号,还抱只大公鸡“算命”,她自己“要坚决同封建迷信行为作斗争”。好在校方负责人明事理,一句“你只消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把她打发走了。这事传出来,村里人对那个女孩不免讥诮一番。
时代发展到今天,大概没有人再会把这类风俗视为封建迷信了吧?敬畏自然、企盼美好,透过这些古老而传统的农事习俗,我们得以感知祖先的心意。
新闻推荐
蓬莱市举行2019年小学教学工作会议近日,蓬莱市小学2019年教学工作会议在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举行。各小学校长、各学...
蓬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