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吴李村溯源

烟台日报 2018-04-09 09:12 大字

□吴龙凯“吴”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改成“天”部。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次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关于“吴”字,它的原始意义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猎者的召唤。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狩猎生活的图画。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就叫吴人。原始人类狩猎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浒》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们也曾看到过这种身披虎皮的狩猎者。“吴”姓溯源一部中国古代乡村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史。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他曾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吴”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改成“天”部。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次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关于“吴”字,它的原始意义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猎者的召唤。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狩猎生活的图画。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就叫吴人。原始人类狩猎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浒》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们也曾看到过这种身披虎皮的狩猎者。所以,古代“吴”字又常加“虍”首,作“虞”,吴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西周以上,“吴”“虞”不分。自秦汉以后,“吴”、“虞”二姓区分清楚,除极个别的如《隋书》中“吴卓”也写作“虞绰”外,唐宋以来至今,“吴”、“虞”二字作为姓氏则更加泾渭分明。

众所周知,吴佩孚是中国近代史上怎么也绕不过去的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美国《时代周刊》曾为其画像。吴佩孚系山东蓬莱人,正因如此蓬莱县志对吴氏宗族记载甚详。据最新修订的蓬莱县志载:祖籍江苏泰州的辛二公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以军功擢升总旗入守登州当为蓬莱吴氏一支始祖,此后吴姓遂在蓬莱扎根繁衍,后代分支蓬莱境内甚广,乃至东北等外省市。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蓬莱吴氏十世吴灌先修族谱时制十一世及以下昭穆诗曰:“一肇黄伊陛,天孚道运隆;高明德俊尚,广大业和同;盛典昭伟象,嘉猷茂泰鸿;代传文献永,钟鼎载名雄”。这吴氏族谱当为蓬莱吴姓的精神依靠。吴李村余查清朝蓬莱县志得吴李村吴姓溯源:蓬莱城吴氏第十世脉谋兄弟俩于清初迁居蓬莱东南吴家庄,后与李家庄合并称为吴李村。屈指算来,吴李村历史亦有数百年之久,期间先祖如何披荆斩棘创业繁衍遥不可知,因过去村内无文字记载,口口相传时有湮灭。

据传吴李村吴氏始祖脉谋兄弟二人辗转迁移,忽发现一好处所:此地东西南三面溪水环绕,水草丰美。惟北面高坡隆起,恰好可阻挡冬季寒风。中间地势平坦,且只有寥寥几户人家,一打听此处叫姜家庄,顾名思义就是姜姓乃占山户,脉谋兄弟遂于此落脚扎根。二人勤劳睦邻,极具开拓意识,人丁发展甚旺,而姜姓则陆续迁出,仅留一长支守护祖茔。吴为大姓,遂更名为吴家庄,后又有陈、孙等姓迁入。现吴姓祖茔尚有四块十一世祖石碑。此祖碑是20世纪90年代被村民吴龙杰偶然在原计划经济时期生产队马棚旧址处发现的,村内吴姓众人闻讯齐心合力将祖碑归置于吴氏祖茔。

吴李村的“李’指小李庄,与吴家庄一水之隔,一个“小”字可见村庄规模不大,人口虽少,却有两三姓。据传其占山户为赵姓,本叫赵家庄,后买山户李姓中有一人经商发大财,将赵姓所有土地统统买去成为大财主,遂将村名由赵家庄改为李家庄,怎奈李姓虽财大气粗但人丁不旺。李姓大财主生有一子叫李春芳,恰与毛泽东主席诞辰一致,即同年同月同日生。李春芳常慨叹:“都说生日时辰决定命运造化,你看看俺与主席咋是天壤之别呢?”更让其始料不及的是,土地改革中其拥有的众多土地被一分而空,遂抑郁而终。李春芳只有三女无一男丁,今李家庄中的李姓都是后来从万家庄迁入的,历史不长。老书记吴道俊吴李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与老书记吴道俊功劳是分不开的。

吴道俊年轻时曾与一栖霞刘姓工友搭伙在烟台瑞蚨祥布店当学徒,因志趣相投,喜读书,好侠尚义,遂为挚友。一日刘姓工友兄弟见一报童捧一美女香烟广告画而过,不觉吟出“只恨画工无见识,可怜风流半截腰”,吴道俊则摇头叹曰:“此国难当头之际,我等恨不能生啖东洋倭人,兄此言是何志向?”刘姓工友哈哈一笑,与吴道俊击掌相勉,笑曰:“乱世出英雄,兄与我俱当为人杰!”一时引得众店内伙计惊叹不已。又一日俩日本浪人进店挑衅,众人虽愤但皆不做声,刘姓兄弟与吴道俊相视一下,吴道俊遂挺身而暴起,将铜算盘砸向日本浪人头上,顿时浪人血流满面应声而倒,而刘姓兄弟亦飞起脚踹另一浪人,甚准甚狠,浪人捧腹蹲下哀鸣不已,在场众人齐声拍手称好,真是大快人心,后当局通缉二人,二人只好分头潜逃,刘姓工友投奔了国民党,抗战中刘姓兄弟视死如归屡立大功,擢升为高级军官,但国共内战中则托病不出,后被裹胁至台湾,遂解甲投身实业,颇有成就,然不改廉洁本色,常登高而望,思乡心切。吴道俊则参加了八路军抗战,每每冲锋陷阵英勇无畏,曾多次荣获嘉奖,后因在解放烟台战斗中被日本鬼子手雷炸伤退伍回乡,遂立志造福于民。20世纪90年代初台海关系缓和,刘姓工友回大陆探亲,几经辗转来吴李村访友,昔日英武少年,今廉颇耄耋老矣,几十年沧桑巨变,这异姓兄弟惺惺相惜,不胜唏嘘,刘姓兄弟计划在此投资办厂厚民,返台却病终,未果。

1962年主持村工作的吴道俊审时度势决定上马砖瓦厂,使吴李村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诗圣杜甫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千古一叹,发出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渴望安居立命的呼声感叹,然而谈何容易?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一声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翻身当主人的广大农村老百姓分田分地始有立锥之地,由草屋住上泥房,但能住上青砖瓦房绝非一蹴而就。如果你看过路遥的《平凡世界》,就会知道砖瓦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简单说就是幸福生活的象征。

初期砖瓦厂是马蹄窑,只能烧小瓦,后来到1971年,在新任党支部书记吴运波的推动下改为轮窑,并从烟台请来刘先初师傅负责烧大瓦,应该说刘师傅对吴李窑厂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其人和善温良,无私传授技术,正品率特别高,于是吴李村砖瓦厂产品质量好而行销四方,远近慕名求购而难得。笔者在福山县曾遇一老者谈起此事,他曾买过吴李砖瓦厂的砖瓦盖房,言谈间自豪不已,还打听老书记吴道俊音信,可惜斯人已逝,听闻后老者惜叹不已,连呼好人啊!

砖瓦厂带来村民生活的提高,使全村人早早都住上大瓦房,也使周围村女子以嫁吴李村为荣,可以说是争先恐后。三十多年满负荷运转,吴李村砖瓦厂为周围乡村甚至外县市人民安居工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耗费村里大量土地资源,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田保护的基本国策日趋严格,吴李村砖瓦厂于20世纪90年代关停倒闭,但那标志性建筑高达三十多米的大烟囱可算是辉煌的标志,可惜在2015年烟台机场通航后因妨碍飞行安全被爆破拆除。村中多个上马的村办企业曾兴旺一时,但终因跟不上历史的脚步而陆续破产倒闭,顶着明星村光环的吴李村因未能与时俱进,花开又落,只有那建于1979年位于村中心三层办公大楼仍巍然屹立,无言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吴李村南原有一大荷花湾,每到雨季由村北高处倾泻而下的积水汇流于此,沉淀以后,碧波荡漾,蔚为壮观,这是最原始的自然生态蓄洪平衡系统,可惜现已干涸淤积。许多老人还时常怀念少时荷花湾的胜景,荷花盛开,芳香四溢,真是“无穷荷叶连天碧”。村人虽不知《爱莲说》,但全村老少于此赏花采藕消夏,不亦乐乎!

吴李村中现有一南北大道,成为集市交易之所。20世纪90年代时,吴运波书记看到村里人出外赶集实在不便,于是就积极争取在本村开设集市造福于民,每逢阴历四、九交易,日渐兴隆,真是为民办了件实事啊!

现村中新建一文化大院,乃县里建设新农村帮扶项目,据说与村里在外工作有出息的人争取有莫大关系,“毋忘家乡,造福桑梓”乃人之常情,甚悦民心,中国古语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家乡是我们的根,怎能忘记父老乡亲呢?

老辈吴姓常闯关东,一后生吴道恩曾投张作霖麾下任团长,直奉大战时阵亡于北京,年仅20余岁,若非命短,假以时日,又一风云人物矣!可惜早亡。

吴姓道字辈还有吴道玉,在新中国建立后曾任潍坊市市长,为政清廉,待人和善,一身正气,死后葬于村中吴氏祖茔,其碑甚为朴素。

今天的吴李村北邻新建成的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南毗邻烟黄公路,现有222户,544口人,土地1000余亩,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前景优越,村民正在向小康的殿堂迈进。

(此文资料据村中吴运山、吴龙会、吴龙杰、姜军等口述,吴龙凯撰稿)

新闻推荐

易三实验小学101班走进消防队研学

晨报讯(YMG记者纪殿国通讯员张慧杰摄影报道)为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1日,蓬莱易三实验小学101班同学们在家委会精心组织下,走进蓬莱市公安消防大队研学,开展“走进消...

蓬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