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站在新时代书写新蓬莱

烟台日报 2017-10-25 08:44 大字

重任在肩,只争朝夕。今年以来,蓬莱市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主动作为、敢于作为、创新作为、率先作为,全力推动全市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奋力书写“四个蓬莱”精彩篇章。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4.3亿元,同比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亿元,同比增长11.1%。1—8月份,公共财政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316.6亿元,同比增长10%。动能转换促产业量质齐升短镜头:1-8月,蓬莱共接待游客8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4.1%。上半年,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实现税收1.2亿元,增长19%;海洋装备制造业持续提升,京鲁船业交付各类船舶11艘,巨涛重工外贸进出口增长78.7%;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税收5000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深一度:把“双招双引”作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蓬莱坚定不移地加速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聚集。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国企,加大招引频次和力度,增强招引主动性。围绕八大产业、五大招引平台、人才技术、高校科研院所等统一策划论证一批重点项目对外推介,增强招引针对性。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完善专业招商队伍,开展驻点招商,增强招引专业性。丰富招引形式,加强产业招商,深化委托招商,探索会展招商,实现“多点开花”。同时,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政务服务代办、政务服务“一窗受理”、网上平台完善提升等方面,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并积极优化审批流程,组织57个部门单位,简化每个环节的办事流程,研究制定了首批群众和企业到部门办事“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247项,让审批更高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拜访企业和人才近3000次,成功在德国、南非、台湾、深圳等地举办专题推介活动40多场次,新签约项目80多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签订产学研协议8个。其中,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9人,仅“千人计划”专家蓬莱行活动,就一次性吸引5名“千人计划”专家签约。

产业转调步履铿锵。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全力构建具有蓬莱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北沟镇省级船舶工业园和开发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支持京鲁、巨涛、大金等海工企业膨胀规模,打造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海上风电研发检测中心项目为突破点,加快引进风电主机、叶片等制造企业,打造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条。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领先优势和深厚的文化优势,积极推进“旅游+文化”“旅游+葡萄酒”“旅游+养老”“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以大项目支撑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发展医药医疗健康产业,加速构建集生态休闲、健康养生、智能养老为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谋新篇:在未来5年,力争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持续优化,总量不断膨胀,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到2021年,全市GDP达到8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5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5亿美元,力争每年引进投资额过亿元项目30个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20亿元;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30家、超50亿元的10家。城乡统筹拉开发展大框架短镜头:今年以来,蓬莱城乡建设精彩蝶变。画河改造工程快速推进,入海口改造工程完工,跨河20多年的画河大世界完成拆除;9个老旧小区“大变脸”,13万平米违法建设得到拆除,9个棚改项目稳步推进,在建安置房3344套;海滨夜景灯光、重点路段绿化等工程有序展开,西海岸岸线修复和人工岛围填海工程基本完工;龙烟铁路蓬莱段、蓬栖高速主线及连接线、206国道中修、东港客滚码头等重大工程如期推进。深一度:按照建设现代化海滨生态城市的目标,蓬莱市着力优化整合城市形态,提升城市价值品位,展现城市独特魅力。在老城区,蓬莱市以画河区域和海滨沿线为重点,全面提升田横山观景桥、海滨路景观,完善市政道路、绿化亮化、地下管网等配套设施。新城区,通过建设总部经济区、市民文化中心、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全力推动东部创发新区建设,借力人工岛招商和泉城学院东山校区项目,快速推进西海岸文化新区发展。

把打造特色小镇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用特色产业激活镇域经济发展,用特色文化提升综合竞争力。去年,蓬莱市刘家沟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也是烟台地区唯一入选的乡镇。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快葡萄酒产业和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国家级葡萄酒特色小镇。依托大辛店、村里集、大柳行等镇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历史人文等资源禀赋,打造“乡村旅游小镇”“温泉小镇”“黄金小镇”等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不断壮大村居实力。以打造成功的“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为样板,以8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为核心,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采取村企共建、强村兼并、多村联建多种形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今年以来,推动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巩固提升,175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入3700多万元。谋新篇:高点定位、规划引领、整体推进,蓬莱市将以建设省级“I型小城市试点”为抓手,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在高水平开发利用海滨、海港、海湾同时,抓好龙烟铁路、蓬栖高速及连接线、栾家口港10万吨级航道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因“镇”制宜培育一批旅游小镇、温泉小镇、马术小镇、渔家小镇,巩固提升、辐射带动“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建设,力争在烟台地区率先实现“全域美丽”。到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不吝投入广谋民生福祉短镜头: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蓬莱市每年都安排一批见效快、受益广、效果好的为民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今年以来,投资20多亿元实施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扶贫等8个方面的33件为民实事顺利推进,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残疾人就业扶持资金发放等7项实事提前完成。深一度:夯实基本民生,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蓬莱将扶贫攻坚放在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市40个产业扶贫项目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重点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开展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455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24人。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稳步推进,基本养老金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居民大病保险得到完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针对基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

完善公共服务,让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教育方面,学区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进入“深水区”,新高中、开发区小学等5所学校启动建设,8所中小学校舍升级改造顺利实施。医疗服务方面,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49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养老方面,养老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社区养老服务圈”逐渐形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日臻完善。同时,为300个村庄建设惠民水站、安装净水设施,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谋新篇:始终坚持民生优先,顺应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到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2017年底,确保4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剩余的46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鼓励以创业带就业,确保每年新增就业再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探索建立保障性房源多元化筹建方式,继续实施棚户区综合改造,到2021年完成7500户以上。通讯员义忠高林乃栋衣丽

新闻推荐

烟台市第一届电子竞技大赛火热进行中

本报讯(YMG记者盖鹏摄影报道)由烟台市体育总会主办,烟台联民集团承办,中国移动烟台分公司、vivo手机、华硕ROG协办的大型电子竞技赛事“中国移动杯烟台市第一届电子竞技大赛”日前正火热进行中。...

蓬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