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军民小学五年级四班桑嵩博: 最爱“逛”垃圾分类科普体验屋
“环保,是大家都要做到的;垃圾,是不能随便乱扔的。”对于芝罘区军民小学五年级四班桑嵩博同学来说,班主任老师在向他们宣传垃圾分类时说过的这句话,牢牢地刻在了他的心里,也落实到了他的行动中。
桑嵩博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只是那时他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了解得还没有那么深刻。爸爸、妈妈每年带桑嵩博参加植树活动时,也都注意给孩子灌输环保知识,帮助孩子树立环保意识。桑嵩博长大后开始给家里人尤其是爷爷、奶奶宣传环保知识,包括垃圾分类的知识。在桑嵩博心里,垃圾分类在个人层面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可如果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所以,作为一名曾经获得环保小卫士称号的小学生,桑嵩博下定决心要在垃圾分类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桑嵩博可不是仅仅说说或者简单做个样子,他可真是下了功夫的,你听小家伙一板一眼的介绍,就知道他有多努力啦:“首先,做好垃圾分类要积累知识。南山公园门口有一个科普体验屋,里面全是介绍垃圾分类的宣传册,每次路过的时候,我都会进去转一转,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垃圾分类的标准等等,这个小岗亭,让我知道如何给垃圾分类。”于是,这个设置在南山公园门口的垃圾分类科普体验屋,成了桑嵩博课余时间最爱“逛”的地方。
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学到了充足的垃圾分类知识,还得践行到具体行动中去,桑嵩博在自己的小册子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做好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根据家里日常生活情况,桑嵩博和爸爸、妈妈一起将家里的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并分别为这四类垃圾设置了相应的垃圾桶。
纸箱子放旧书、旧报、装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厨房的绿色垃圾桶专门收集厨余垃圾,卫生间的灰色垃圾桶收集其他垃圾。灯管等有害垃圾放到了一个红色桶中。
桑嵩博和爸爸、妈妈也进行了简单的分工,桑嵩博负责可回收物垃圾,爸爸负责有害垃圾,妈妈负责厨余垃圾的处理。平时,桑嵩博会将家里的旧书、旧报、旧纸箱、酒瓶子、易拉罐等放到一起,定期把它们卖给收废品的伯伯,在进行垃圾分类的同时,还挣了一笔零花钱,这让桑嵩博更加有动力了。有一次桑嵩博到姥姥家,饭后,姥姥要把喝完的易拉罐当成垃圾扔掉,眼尖的桑嵩博看到了,把易拉罐捡回来说,这个可不能和其他垃圾混放,可以单独放着,卖给收废品的人,还可以资源再利用。姥姥却认为卖不了多少钱,放在家里占地方。桑嵩博给姥姥讲了很多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义,最终姥姥被小嵩博的执着打动,听从了他的建议。自那以后,姥姥家的纸箱、酒瓶再也不会和其他垃圾混放了,都留了下来,攒在一起等着桑嵩博送到废品收购站。
此外,每年家里淘汰的衣服,都不会再作为普通垃圾丢掉。因为桑嵩博知道这会增加垃圾处理的工作量,不利于环境保护,更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开始通过网络回收或者送到楼下的旧衣服回收柜,让“衣”尽其用,避免资源浪费。
当然,桑嵩博知道,垃圾分类光自己学好做好还不行,更重要的是做好宣传,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于是,小家伙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并行动起来。在学校里,他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宣传相关知识;在家里,他为爷爷、奶奶、姥姥这三位“学生”宣传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宣传让他们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课余时间,他还积极参与微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我想,如果大家都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能够行动起来,我们的地球会更加美丽。”这,就是桑嵩博的美好愿望。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实习生 曲俊蓉
通讯员 刘朝军 张萌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群众在哪,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 芝罘区成立“益企惠民”志愿服务队,推动文明实践深入基层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宋晓娜通讯员李昕桐摄影报道)“现在的服务真好,工作人员讲得特别明白,原来办老年证有这么多用处!”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