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名“牟平之子”喜团圆 分别60年天各一方,是晚报帮助我们建立联系,共话乡情——

烟台晚报 2022-01-20 08:04 大字

杜春鹗

1957年,我毕业于牟平武宁完小,当时全班有46人,至今我们联系到在世的只有28人了。我们这些同学分散在全国各地,远至黑龙江、新疆,真是天各一方。2017年7月13日,我在《烟台晚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少年领唱打夯歌》,引起了生活在烟台的老同学井孝盛的注意,他通过晚报编辑很快与我取得了联系。在他的建议下,我们建了个“牟平之子”微信群,寓意大家都是牟平这片水土养大的孩子,通过同学找同学的方法,使在世的老同学们,在经过60年的分离之后终于有了联系,其中年龄最大的贺继香同学已经84岁了。我们十分感谢《烟台晚报》这个恩人!是晚报这个大平台,让我们同学之间建立了联系、密切了感情、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我们这些外地游子对故乡的了解和眷恋,使浓浓的乡愁也有了个寄托的地方。正如姜玉香同学的评价,晚报是我们最好的精神家园!

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通过手机视频与众多老同学见面的情景!当几十年未见的老同学出现在手机摄像头前,那种心情无法言表,那种情绪很难控制。我们一遍遍地喊着对方的名字,然后反复问:“是你吗?是你吗?”直到互相得到确认。这也难怪,当年是年少的莘莘学子,如今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人,相信如果走在大街上,即使面对面也如同路人,谁也不认识谁。是如今的好社会,是现在的高科技,是家乡的《烟台晚报》,使我们同学相见的美梦成真。

从此我们每天关注着《烟台晚报》,关注烟台的新闻,而“烟台街”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个版面。长年订晚报的井孝盛每当看到我有文章发表,或见到“烟台街”上的好文章,都一一转发到微信群。

我爱好写作50多年了,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井孝盛和于士山两位同学也爱上了写作。我告诉他们写正能量、主旋律,把过去难忘的、感动过自己的人和事,尽管写来发给我,修改寄投由我负责。两位老同学写作热情高涨,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于士山先后发表了《我当小演员》《光荣灯》《新媳妇到家》等文章,井孝盛先后发表了《送年肉》《小小理发师》《我是特等射手》等文章。老同学的共同感受是生活丰富了,心态更乐观了,更加积极向上了。

《烟台晚报》“烟台街”上的许多好文章都会成为我们微信群的热门话题。一次,读到作者衣成龙写的《我的三中我的梦》一文,群里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回忆当年报考牟平一中的艰难和幸运,每个人都有一肚子故事要说。一次我的一篇小文《压沙换土》发表,姜玉香同学问我:“当初我在村北大沙河洗衣裳,你推小车过坝梗,我还帮你拉过车,你忘了没?”引来许多老同学大笑。

我真佩服咱《烟台晚报》的作者,个个写得都那么好,让我看得上瘾,欲罢不能。那些曾让我心头一热、眼圈一红的好文章,真是令人难以忘怀。署名王德良的《义诊》这篇文章,让我记住了一位充满爱心的眼科医生;刘甲凡的《芝罘屯送麦草》,我看着看着,想起往事,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看高守莲《半个猪头》一文时,看到精彩处,我忍不住捧腹大笑。老伴惊问其故,我说我从《烟台晚报》上看见家乡了。真想见见这些老兄老弟老姐妹,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亲亲热热一叙衷肠。感慨之余,我写下这样一段顺口溜:

离家已有六十载,

悠悠乡愁挂心怀。

看遍报刊寻知音,

原来只在烟台街。

人文历史跃纸上,

风土人情扑面来。

世相百态惹人笑,

生活趣事真精彩。

边看边记边回忆,

不知何时泪满腮。

编读携手再努力,

心灵家园人人爱。

新闻推荐

烟台市第六届百姓春晚开始录制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盖鹏通讯员周诗越)“2022年烟台市第六届百姓春晚”调度会日前在胶东剧院召开,来自烟台市各区的文艺骨...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