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早年的民间滑冰场

烟台日报 2022-01-11 07:37 大字

□宋世民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群众性冰雪运动,经相关部门支持引导,得以较快发展,活动区域逐步从东三省越过山海关。至2015年7月,北京、张家口申办2022年国际冬季奧运会成功后,一波大规模冰雪运动设施的开发,悄然拉开帷幕,全民冰雪运动热潮也越来越浓。

有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我国大约有1.5亿人参加过冰雪运动,其中主力军是青年人。全民大规模冰雪运动的兴起,离不开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支持,2015年全国滑雪场数量为568家,2019年达到770家,预计2022年将达到1000家以上。如此浩大的声势及其显著的社会效应,直接将冰雪热带入大众生活。与这种国家倡导、全民投入的冰雪运动相比,近80年前烟台民间自行创办滑冰场的悲凉情景,令人感慨万千。

现代盛行于西欧、北欧的这些冰雪运动,在我国古代已经存在,只是名称不同。旧时称为“冰嬉”,早在宋代就有了关于“冰嬉”的记载。《宋史》中即有这样记述,皇帝“幸后苑,观冰嬉”,这项“冰嬉”运动延续了几个朝代经久不衰。到了清朝已经发展成民间普遍的文体娱乐活动。根据乾隆年间出版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者取胜。”这就是现代的速滑比赛。该书《礼笺》还有“冰上蹙鞠,皇帝亦观之,盖尚武也。”鞠即球,蹙鞠即踢球。

从以上记述中可见,冰上运动在我国清朝时,已经开发出多种项目。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这项冰雪运动很难从国家层面进行推广普及,及至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也只是北方地区部分人口的休闲娱乐活动。由于这项体育活动季节性强,仅适合在冬季较长且河流湖泊较多的地域开展,在经济落后的旧中国,冰雪运动始终难以成为大众化冬季运动项目。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在开埠半个世纪之久的烟台市面,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民间对这项活动还比较陌生,更不用说要去花钱玩耍。

那是1941年冬天,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后,侨居烟台的英美侨民及宗教人士被占烟日军作为俘虏,押往潍县集中营,他们在当地拥有的企事业、财产被日军悉数没收,原先在这些单位服务的华人员工也因此失业。坐落在烟台东山的英国学校(由英国传教士戴德生于1881年创建,1940年代末期定名为芝罘学校)的300多名师生被押走后,校产落入日本海军手中,曾在学校网球场(冬季改为滑冰场)服务的领工周鸿宾和4名工人也同时失业。

迫于生计,周鸿宾为求职四处奔走,无奈日军占领下的烟台,百业凋零,一时难得委身之处。逆境中,他掂量着自身从业经历,无非就是代人管理过网球兼滑冰场,别无专长。也正是这个过程,让他学会了滑冰并结交了一些爱好此项运动的中国朋友,他们曾因烟台街面没有一处国人滑冰场而抱怨。此时他灵机一动,何不找他们商量一下,集资建一处属于中国人的滑冰场。

以前,他在管理英国学校网球场时,到了冬季,都是通过浇水冻冰将其改为滑冰场,专供欧美侨民有偿使用,中国人即使有钱也不得入内。因此,本市那些冰雪运动爱好者们,只能望场兴叹,企盼早日有个供国人滑冰的场所。有这样一个群体支持,筹建一处接纳公众活动的滑冰场,就不愁没人光顾。客源尽管不会太多,收入微薄,但养家糊口不成问题。至于冰上运动能否被普通市民接受,促成一定规模的群体活动,周鸿宾心里想都不敢想。或许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管理过的那处英国学校滑冰场,乃是山海关以里中国第一个人工、自然合成的滑冰场。在烟台民众眼里,大冷天花钱在冰上滑跑转圈,纯粹是个洋玩艺,类似于中国小孩子冬天在河冰上打滑溜,谁还有心关注这些与衣食无关的活动。

周鸿宾此时已无暇瞻前顾后,虽然没独立经营过滑冰场,但在英国学校服务期间,耳闻目睹过外侨对冰场的管理程序,早已默记于心;求职心切的他,认准这是烟台及周边地域独一无二的大众化冰上体育设施,具有开业即弥补空缺的独家优势,值得一试。

1942年初冬,他胸有成竹地找到喜爱滑冰运动的好友于寿斌,和盘托出创办国人所有滑冰场的设想。果然,两人一拍即合,遂分头奔走筹款。经亲朋好友及滑冰运动爱好者的鼎力支持,很快集资400余元,由周鸿宾带领4名原供职英国学校的老工友,在海岸路观海里身东、原崇正中学身后约为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闲地上,立马开工建场。此时“大雪”已过,天寒地冻,正是浇冰好时节,他们迎着凛冽的海风早出晚归,打杆、架棚、平土、泼水冻冰……仅用三四天便基本完工。抢在“冬至”之前,烟台首个国人经营的人造滑冰场正式开张营业。这个时间点,相比我国第一个人造滑冰场——1910年在哈尔滨建成的道里滑冰场晚了32年,但在山海关以里、长江以北的城市群中,仍属首开先河。这一方光洁冰面,从此揭开了烟台人开展滑冰运动的序幕。

滑冰场开放后,根据烟台市区面临北海、冬季夜间温度低、日间光照较强的气象特点,昼间拉棚遮挡阳光,傍晚五六点钟冰面开始使用。每晚门票为两角,租冰鞋四角,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低,所幸基建投入不算高,冰场面积所能容纳的运动员数量有限,而为生计昼夜操劳的贫苦百姓无意也无力顾及这种场所,这个滑冰场的规模及消费档次,基本上能满足本市白领阶层中滑冰爱好者的需求。

由于滑冰运动技术性要求较高,活动期间容易出现人身伤害事故,周鸿宾根据以往经验,请共同创建冰场且谙熟滑冰技术的于寿斌、李骥担任义务教练,一面传授入门要领,一面兼顾安全护理。此举深受初学者欢迎。在两个月左右的冰冻期内,每晚入场活动的人多者近百,少时也有五十余人次。开业不久,便有滑冰者从外地自购冰鞋,主动探试花样技巧。至翌年(1943年)冬季再次开场时,客源数量有增无减,竟有人建议举办花样与速度滑冰运动会,后因经费不足、参与者熟练成度较底,外加社会环境恶劣,终没启动组办。

待到1944年冬,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占烟日军宪兵队疯狂实施对中国人的镇压与迫害,几位滑冰场创办人也在劫难逃,于寿斌被捕入狱,周鸿宾和李骥也先后离烟避难,渐入佳境的滑冰场黯然关闭。这项由烟台人早期倡导的现代冰上运动,如昙花一现,匆匆告别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新闻推荐

乐观向上 勇攀高峰

道恕街小学由芮溪:10岁的由芮溪是道恕街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学生,担任学校少先队副大队长。小学四年里,她勤奋好学、乐观向上、...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