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 真情动人

烟台日报 2021-12-24 07:35 大字

□王永福

最近,笔者如饥似渴地读完了潘耀明先生40万字的大作《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目睹了作者精选的一些有关作家的手迹和图片,领略了作者与这些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学大家之间的异乎寻常的交往和心心相印的关系。正所谓岁月留痕,真情动人。

书中所选和介绍的虽然是这些大家的生活片段和情感经历,却见物见人见精神,将读人与读史融为一体,展现了过去那个年代的文学风貌和作家创作风格,是中国近代文学史的补充和延伸,生动地展现了每位作家的个性和创作风格,让笔者获益匪浅。正如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家炎在本书序言中所评价的那样:“这部丰富而厚重的著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笔者捧读这部大书的缘起,是从报纸上看到著名香港明星林青霞的两条微博,都提到《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一书,文称,“那天晚饭后回家,收到一本大书,翻开了看,即刻放不下,背包往地上一丢,先是坐着看,后来干脆歪在床边,不停地翻阅,鸟叫了不停,天亮了,等我合上书本,看看桌上的时钟,已经是早上七点三十九分……”青霞是我崇拜的港星,而且是一位有特色的女作家,她这段绘声绘色的文字,深深吸引我,激起阅读兴趣,即刻让小儿子从网上购来,急不可耐地看完全书。

网购年代,笔者前后只网购过三本书,一本是获知北大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所著的大作《美在意象》出版的消息,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审美问题的新理论,火速让身在北京的朋友网购寄到烟台;一本是从《中华读书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出乾隆南巡的目的是什么,让小儿子从网上购得《乾隆下江南》一书,这本大书是时断时续读完的,第二本购到后,就束之高阁,至今尚未开封;唯有潘耀明先生的这本新作,自拿到之日起,一上手就放不下,欲罢不能,验证了青霞女士的文章没有说谎,没玩噱头,该书名副其实独居一格,富有可读性。

笔者参加工作后,特别是退休以后,阅读了大量文学书籍,尤其是文学理论著作,包括各种版本的现代和当代文学史,涉猎不少。但这些著作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虽然其中也涉及有关作家和作品,但大都是务虚的文字,见作品不见作家,见作家不见情感,富有知识性和逻辑性,缺乏可读性和感人力量。与此相反,潘耀明的大作,别具一格。多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同大陆作家交往密切,拥有大量名作家的手迹和书画,掌握大量手迹背后隐藏的故事,文章从字迹书画延伸到有关作家的鲜明个性和情感生活,从而让每篇文章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正如潘耀明在前言中所言的那样“心中宛有当时在”。如今的潘耀明,已被誉为香港的著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文学活动家,除主持《明报月刊》,还兼任香港作家联合会长、世界华人文学联合会执行会长,处在一个同大陆乃至整个华人文学界名人交流的中心位置,为其收集资料写作这部书,提供了有利条件。潘耀明拥有广泛的人脉,他先后拜访过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曹禺、丁玲、艾青、萧乾、钱钟书、俞平伯等新文学史上熠熠闪亮的大文学家,有的交往达数年之久,成为作者写作本书不可多得的资源;加之潘耀明多年来对文学和出版业的不懈追求与先天的才气,像有的学者称道的那样是“破茧而出的散文作家”,可谓如鱼得水。他发挥主客观两方面的优势,充分挖掘手迹和书画背后的故事,乃至每个人的情感经历,涉笔成趣,栩栩如生。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从爬格子到敲键盘,离书写渐行渐远,文人的信札和手迹,虽然成为历史陈迹,却见证着作家文人互不类同的鲜明个性和为文风格,这也是潘耀明先生创作《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一书的优胜条件和底气。

有人说:重视手稿是为了寻找思想的轨迹和一段曾经书写的纸上岁月;收藏手稿是为了保存文化的记忆和一片正消失的文坛风景。特别是名人笔迹和手稿,可以从中感知到活生生的具体人的温度,揭示隐匿在文字背后的时代密码,从中领略作家的心性和修养,正所谓“见字如见人”。这也正是潘耀明用《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的题旨和寓意。

潘耀明的作品,不是以写人为主的人物传记和作品评传,更不是以写人为宗旨的特写和通讯,而是从介绍名家手迹背后的故事入手,从侧面和片段扩展开来,展现这些名人大家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透露出他们鲜为人知的方方面面,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一睹为快,不是传记,却胜似传记,独领风骚。

严家炎先生在该书序言中,称潘耀明是“用生命写作的人”。尽管客观上讲,潘耀明拥有先天的优势,拥有同中国作家深交往的有利条件,而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诚相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大伽与潘不是同辈人,却都与之兄弟相称,书信往来密切。著名作家骆宾基在一九八四年的元旦贺卡上写道:“盛世得识君,友情实可珍,隔洋飘贺卡,文涯似比邻。”足见他们亲密无间的隔代情义,潘耀明更以他的为人和才气,深得大师的信任和倚重,这也为其获取大量名家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得来全不费工夫。潘耀明拥有巴金的信札就有十三封之多,而且都是老人家用钢笔书写的,难能可贵。而要将这些收藏已久、数量众多的历史资料重新整理、分门别类,更需要下死功夫、花大气力的,需要付出更多心血。更别说加工提炼,化作美文,可谓字字皆辛苦。

有人比喻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往往让读者一见钟情。所有文学大家,无不在文章标题上下足功夫。《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从书名到书中每篇文章的题目,都彰显了潘耀明先生不寻常的文字功夫,善于抓住读者的眼睛。全书涉及到几十位作家七八十篇文章,可谓篇篇画龙点睛,互不类同,各有千秋。

诸如《上帝与魔鬼都是人的化身——诗人艾青的笔迹》《很现代的叶圣陶》《令人惋惜的茅盾》《倾国安知真国色——俞平伯对陈圆圆、西施的评价》《讲真话的巴金》《钱钟书妙谈官话和流水》《生死相隔不相忘——端木蕻良与萧红》《爱死美文美女的蔡其娇》《老舍之死》等等,既醒目又耐人寻味。

本书只有篇末一章,异军突起,标题为《手迹之外一章——我与金庸》是集中介绍书作者与金大侠异乎寻常的关系,也从中彰显了潘耀明先生用白描手法写人物的高超艺术。

金庸的鼎鼎大名,不仅神州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且名扬海外,备受尊崇。他集成功的报人、大作家和企业家于一身,可以说前无古人。而潘耀明同金大侠的关系,一时间被炒得纷纷扬扬,特别是内地传媒,有的把潘冠以“金庸的秘书、代言人、亲信”,等等,有的直接要当事人证实真伪。潘耀明先生不敢掠美,发表过无数次声明,欲澄清有关传闻,依然无济于事。于是趁出书之机,集中写了“我与金庸”一章,一举两得,既集中介绍了作者与大侠的真实关系,又通过生动的文字,将金庸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对于金庸,虽然广大读者都读过他的许多大作,但都只拜读其大作,未见其人,没有机会一睹真佛面容。潘耀明通过生动的文字,将金大侠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潘耀明虽然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见金庸的面,但大都在公众场合,是晚辈同公众人物打个照面的点头之交。只在20世纪初的一天,机会来了,金庸让董桥打电话约见潘耀明,潘诚惶诚恐地走到明报大厦金庸办公室,不料见面几句寒暄之后,金庸却独身移步到办公室伏桌写东西,让潘呆坐在那里,更出乎意料的是金庸将亲自写好的聘书交给潘,没有多少交谈,潘不假思索地签署了。没有什么仪式,也没有什么交代,就完成了《明报月刊》的移交工作,事业的接班人就这样确定了。这就是金庸的为人,金大侠的办事风格。当潘耀明请大侠指示今后的办刊方略,万没想到查先生只丢下一句话:“你瞧着办吧。”从中既见出查氏不善言辞和他一贯倡导的“独立、自由、宽容”的办刊精神和“用人不疑”“人尽其用”的原则。

潘进入《明报月刊》后,金庸除了偶尔讲话外,平时大都用写字条的方式传递指令,“字条”管理成明报企业的一大特色。同事见字条如见圣旨,丝毫不敢马虎,每篇文章,要求有五个校次,尽量做到少出差错,甚至零错字。这就是金庸的管理之道。

我们过去只知道金庸著书无数,却很少知道他坐拥书城,读书破万卷。潘耀明目睹了查氏爱书如命的样子,每每得到一本好书,就如狩猎者猎到野物一样喜不自胜。他除了办公室书多,他的复式寓所上层近三百平方米,三面墙都做了书架,触目是琳琅满目的书籍。

金庸如此,本书中涉及到的众多文学大咖,无不坐拥书城,读书破万卷,他们成就伟业的根基,不言自明……

新闻推荐

让文明常驻校园 开发区实验小学以“立人”为根本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晋)为让文明常驻校园,烟台开发区实验小学树立“立人教育”思想,及“让每一个孩子在共同生活中学会立...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