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加持人气 今春又见这座城

烟台晚报 2021-02-09 11:16 大字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600年前,奇山所城源起胶东文化根脉,原汁原味的民俗非遗成为烟台人最难割舍的情愫与回忆。今天,所城里十字大街正式开街,所城里以卫所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紧紧围绕传承胶东文化根脉,弘扬百年烟台历史风貌的核心,重塑专属于烟台城市回忆的精神堡垒。未来,焕然一新的所城里将持续凝聚文化与人气、兼顾传承和发展,基于历史文化和产业实力基础之上的文旅IP打造,助推城市加速向前。

所城里修旧如旧有多难?让时光退回到去年10月修缮如火如荼之时:木工、钢筋工、抹灰工忙碌进出,各司其职,码放得如一座座小山般的屋梁和椽子至少有上千根。工人们将椽子横放在胸前,用电动砂轮进行修复。打磨过程中木屑飞溅,工人们必须戴眼镜和口罩,才能确保打磨精度,整个过程全部手工操作。

“所城里的老建筑木构件年久失修,多半腐烂或虫蛀,无论从强度还是外观,都达不到开街运营需求。我们必须在保证房屋基本结构和强度的情况下,将原有的木构件逐一卸下并进行评估,根据残损程度实施不同的修复方案。”现场管理人员李民告诉记者。

修复一根椽子需要什么步骤?工人师傅介绍说,先要消除椽子上的腐烂和虫蛀部分,对裂开和残损进行手工填缝,然后开始最难的一步——手工抛光,“抛光既要保证椽子的基本形状,又要使表面光滑整洁。通常情况下,加工完3根椽子,1块抛光片就基本‘废’了。整条椽子要从头打磨2到3遍才算基本完成。即便是熟手,一天最多也只能加工50多根。”抛光并不是工序的结束,工人们还要用砂纸对表面进行加工,刷漆防腐,装回原处,这才算大功告成。

比起建筑物多集中于主街两侧的朝阳街,十字大街两侧建筑物林立、支巷错落、“户型”多为二进、三进结构的所城里,修缮难度可想而知。“在对历史文化院落全面启动修缮之前,我们率先对所城里地下管线进行了全面改造,街巷狭窄,工人们只能在支巷不到1米宽的作业面开挖、埋设和回填。”李民介绍说。开挖的支巷管网两侧布满了密密匝匝的钢筋网,确保道路两侧的老屋在强降雨天气下,也能安然无恙。

边坡支护、屋瓦修补、承重梁更换修复……李民告诉记者,为确保院落以原貌示人,屋瓦必须全部取下,修补、复原破损部分,再进行重新安装。墙面的修复更加繁琐,“所城里老房子的墙体,基本都是用碎石块和着黄泥和青草搭建而成,空隙较多,不够坚固,部分墙体还包裹着顶梁柱等木质结构,修复时既不能破坏原有结构,又要保证强度。”李民说。

有城门,才能被称作一座“城”。曾经的城墙巍峨耸立,城门里面装满了老烟台人的故事和离家游子的乡愁。如今,位于所城里西首的城门城墙建设已然完成。入城门一路向东,所城里十字大街沿街的民居全部修缮完毕,仿古式门窗、老青砖黑瓦,门牌也重新进行了专门设计,古色古香满溢着旧日所城元素。

不同于朝阳街的潮流风尚,所城里以卫所、民俗文化为主题,凸显胶东特色文化传承,打造以奇山所城文化为核心IP的文旅休闲度假街区。所城里引入胶东大鼓、古琴、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开街后,市民可在老院落里品美酒、尝美食、听戏曲,让胶东特色文化更贴近市井街巷。未来,所城里将打造成为烟台历史文化寻根之地,通过“非遗展览”“体验工坊”“传承课堂”“传统美食”等四大空间,真正将烟台非遗瑰宝传播给世界,传承给下一代。此外,十字大街开街商户中超过一半为餐饮品牌,老式火锅、精酿啤酒、精美鲁菜等一应俱全,将丰富市民假期的“逛吃”选择。

让胶东特色文化更贴近市井街巷,人气、地气、烟火气、市井气相交织,最繁华也最真实的所城里终于在这个春天定格。

如果您有关于朝阳街所城里的故事或者老建筑的照片,请与我们联系。

电子邮箱:451964405@qq.com

新闻推荐

徐维浩:当好“记路者”,做好“排头兵”

2020年,是我从事公路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是平凡的,我还是在做着份内的事情,当好“记路者”,做好“排头兵”。这一...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