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站“送嫁” 中海油“迎娶” 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昨离烟

烟台日报 2021-01-20 09:07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曲彩云 通讯员 刁翔宇 摄影报道)世界首个万吨级储卸油半潜平台,高120米,相当于40层楼,重5.3万吨,相当于七座埃菲尔铁塔,排水量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焊缝总长度高可绕北京六环3圈,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可环绕海南岛一周……它的名字叫“深海一号”,昨天在烟台港引航站护送下,顺利离泊、离港、离烟,奔赴南海,那里有它大有作为的空间。

前后召开过50多次会议

为“深海一号”离岗护航

19日上午10点,烟台港引航站召集10位将为“深海一号”离港引航的“国门引航员”(引航员又称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故被尊称为“国门引航员”)开会部署工作任务,确保“大国重器”顺利出港。

为“深海一号”离港护航,引航站前后召开了50多次会议。还协调了多个相关部门,在离港前改动灯浮位置,设置临时灯浮,拓宽航道,实行水上交通管制,19日上午九点半到下午四点半之间烟台港芝罘湾港所有船舶停航。在19日10点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引航站就人员安排、任务分配又做了详细部署,并强调了安全和责任心。

10:50,穿着救生衣、戴着安全帽的记者和同样装备的引航员同时抵达码头,作业人员正在为平台离港做紧张准备,“深海一号”着明黄色“衣服”矗立海中,颇为壮观。

“深海一号”由我国自主建造

可30年不回坞检修

记者了解到,“深海一号”是陵水17-2气田的生产平台,是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也是世界首个万吨级储卸油半潜平台。“深海一号”由我国自主建造,符合“30年不回坞检修”的设计标准,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搭载近200套关键油气处理设备,同时在全球首创半潜平台立柱储油,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实现凝析油生产、存储和外输一体化功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

该平台在建造阶段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13项国内首创技术,攻克10余项行业难题,是中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迈上了新台阶,对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撑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引航员乘坐吊笼

到40层楼高平台作业

11:50左右,记者和引航员乘坐吊笼登上40层楼高台,引航员杨春岳正在“深海一号”平台东侧指挥解缆、拖轮协助离泊。离泊是“深海一号”离港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困难的一步,但对于所有人员都是业内精英的“深海一号”项目组各位引航员来说,再难的事情也是小意思。

12:08,在各位引航员的分工协作和七艘拖轮配合下,引航员杨春岳下达离泊命令,“深海一号”平台解缆成功,缓缓驶离码头。12:15,“深海一号”平台离泊成功,进入船厂航道。负责航道部分的引航员孙本荣、苏林以及“深海一号”项目组组长江崇功坚守在寒风刺骨的平台迎风口,为平台离港护航。13:00,“深海一号”平台经过多次转向,经过40号灯浮,进入本次出港最后一段也是最长的一段航道——北航道外段。“23进1,26退2……”在引航员持续不断的引导下,13:50左右,“深海一号”平台经过20号灯浮,标志着北航道外端全程已完成,“深海一号”离港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离泊、离港的每一步都有一到两位引航员负责,十位引航员各司其职、无缝衔接,整个引航过程流畅自如。

助力大国“智”造走向世界

推动烟台海工企业发展

14:10左右,“深海一号”平台顺利抵达接驳地,开始做交接准备。17:40左右,中海油成功“迎娶”“深海一号”,在三艘新拖轮和一艘护航轮保驾护航中,“深海一号”劈波斩浪,踏上了奔赴南海的旅程。

其时,天色越来越暗、风力逐渐升级,拖轮和平台灯光次第点亮,海面上华光璀璨,记者和“送嫁”的娘家人——引航员们乘坐拖轮在海上环平台一周,是告别也是致敬!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烟台港引航站克服人员紧张等各方面压力,主动担当助力企业发展,为海工企业提供“订单式”配套引航技术支持。“深海一号”分段进港、合龙、移泊、试验等各项工作均由引航站提供支持,是引航站“全程参与、全力协助、全心服务”的见证者和受益者。随着该平台的顺利启航,烟台港引航站再次助力大国“智”造走向世界,推动了烟台海工企业发展,为烟台市打造中国海工北方总部作出又一重要贡献。

别了,“深海一号”!致敬,“深海一号”!祝福你顺利抵达南海,在最合适的空间绽放最美的光华!

新闻推荐

黄海路街道吹响 环境整治“集结号”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衣文萍通讯员杨秀秀)为强化市容秩序管理,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近日,黄海路...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