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融合 多方共治谋创新

烟台晚报 2021-01-06 10:37 大字

芝罘融媒记者 雯豪 通讯员 贺书清 陈妍 摄影报道

中台社区和塔山社区以党建引领,从民需出发,充分利用共建单位、党员、群众领袖等骨干力量,引导居民逐步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社区党委领导力和组织力,破解治理难题,实现社区治理由“事不关己”到“全民参与”的转变。人人成为社区大家庭的一员,全力打造有生活味、有归属感的温情社区。

塔山社区 “135体系”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在塔山社区红色小院爱心驿家,社区志愿者于士珍拿着居民送来的衣服进行修补,在这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免费修补服务,这是红色小院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志愿服务内容之一,也是一项惠民举措,更反映了塔山社区为民服务的温度。去年,塔山社区以建设“最有温度的社区”为目标,探索出“135工作体系”,即以社区党委为核心;3联机制包括党员联动、社工联勤、志愿联盟;5微服务包括微组织、微平台、微营造、微认领、微公约,切实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让群众把把脉,建立“微组织”重组“大家庭”

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建立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鼓励社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投入小区治理,动员周边学校、派出所、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助推社区发展治理。同时,推行“党建聚合体”工作机制,将社区6个自管党支部、7个“双报到”单位以及辖区社会组织、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全部纳入“党建聚合体”,引导更多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坚持制度创新,建立社区为单元的“1+8+X”区域化党建模式,发挥社区党组织“1”这个领导核心,带头统筹区域“8”个网格内单位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X”个区域外共建单位党组织,以联席会议形式解决社区治理突出问题。

让群众有归属,搭建“微平台”激发“大讨论”

自社区成立烟台市首家社会工作站后,引进普助、家缘、毓暖等专业社工机构开展专业社工项目,累计指导并实施9个专业社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52万元,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引导15家本土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在塔山小院设立“民需管家”服务站,形成一个平台汇总需求、一个流程服务到底的畅通机制,推行“五步闭环民需项目工作法”,形成“民需管家一站服务、三位一体精准发现、两类标准分类汇总、三级协商统筹设计、双向对接联动实施、三方参与综合评估”的工作流程,推进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让群众感受到社区为民服务的温度。

社区建立“随手拍”微信群,推选出一批有服务能力、有管理热情、有时间参与的退休干部、群众领袖等作为平台管理员,定期围绕“小区公共空间怎么治理”“美好社区怎么建设”等公共议题推送征求意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让群众有感受,实施“微营造”提升“大成就”

社区围绕公共服务提升、活动阵地建设、违章搭建拆除、环境美化、议事点设置等,让群众广泛发表意见,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提出三年远景规划。打造“135”服务阵地,即依托“双报到”单位的资源打造一处800平方米的群众活动中心红色小院、3条以党建文化、邻里和谐、文明实践为主题的文化街和5个特色口袋小广场,成为群众身边的服务阵地。同时,引导群众讲百姓故事、忆塔山历史,打造“塔山老故事街”,评选“最美楼栋”“最美邻居”等典型,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共建。

在家风小广场长廊上设立“邻里议事点”,通过议事协商、劝说疏导、互帮互助等形式,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同时,向网格楼栋延伸建立8个网格居民互助点,成立“和事佬”调解队、夕阳红志愿巡逻队、17便民服务队等志愿品牌。社区注重文化营造,以“温度”为主题,在社区醒目位置设计绘制文化长廊,润物无声地传递文明新风尚。在红色小院设立广播站,定期广播惠民政策、社区活动等,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小幸福”。

让群众能参与,组织“微认领”促进“大整治”

针对社区公共绿化带缺少管理等现状,实施“微认领”行动。社区发动结对单位认领,动员“双报到”单位党员主动认领项目参与社区管理。同时,依托社区1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资源优势,发动师生认领,分别以年级、班级、个人为单位,认领辖区小花园、休闲桌椅、文化墙等,与社会组织、志愿者一起为社区手绘墙画、井盖,共同维护小区绿化环境。

为激发社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热情,社区在8个网格内将公共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责任田”,动员社区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积极认领。同时,发动党员和群众领袖认领“生态小花园管理”“我是文明养犬人”等微治理项目,安装认领牌,让群众做社区的主人。

让群众来监督,履行“微公约”守护“大秩序”

社区通过约定前收集问题、约定中集中讨论、约定后公示落实,针对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征求群众意见,由居民自主讨论、自主议决,形成通俗易懂、有约束力、群众认可的社区“居民公约”。同时,动员社区两委、德高望众的退休老干部等组成说事评理小组,以“邻里和谐”为基础,创新“说事评理”公约,采取收集群众诉求、周一说事、网格议事、集中评议等方式,确保问题矛盾及时说及时评,并对评议成效及时“回头看”。

中台社区 “1+3+3”激活社区共治“细胞”

中台社区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创新“1+3+3”工作模式,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以居民为主体,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15178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的共治模式,逐步形成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事情共商、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文明共创、幸福共享”的社区协商治理新格局。

强化1个核心,凝聚共驻共建力量

构建“大党建”格局。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从辖区重点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区服务基层单位中选聘18名兼职副书记、兼职委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圈”;整合资源力量,分类成立“企业单位联谊会”“小微企业联盟会”“社会组织联合会”“物业管理服务联帮会”4个共建组织。

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将零散的草根型活动团队整合为管理规范、文明有序的备案社会组织,在党组织引领下创建“八有”社会组织:即有领导班子、有固定成员、有组织章程、有发展规划、有项目方案、有会议记录、有活动档案、有服务品牌,有效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壮大。联合鲁东大学和扬帆助学专业服务机构,成立鲁东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和扬帆助学公益发展中台社区基地,用专业的水平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开展专业服务。

推行物业党建联建。打造“红星物业”党建品牌,实行“双向沟通、交叉任职”模式,推选物业公司党员担任党委下设的物业党支部成员,选派社区党组织成员到物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并在全市率先成立“业主委员会党支部”,将物业、业委会党组织建设为基层治理“红色堡垒”;组建“贤达理事会”,引导辖区有影响力、威信力的党员骨干、群众领袖参与社区治理,成为民意“代言人”和党组织“传声筒”。通过搭建社区、物业、业主三方联动交流平台,促进矛盾问题的依法、有序化解,促进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双提升。

创新3项服务,促进自治效能提升

网格服务创新。为强化自治管理,社区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充分凝聚党员和群众领袖、人才力量,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社区党委—院落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网格服务小队”四级网格管理体系,选配32名网格员、492名网格协管员,划分“责任田”,建立“日问候、周见面、月走访”制度,及时掌握群众需求,畅通沟通渠道。成立网格文明捕手服务队,把网格内活跃着的党员、楼长、志愿者等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建立日常巡查和激励机制,文明捕手在网格内巡查,收集居民难事,上报难事热点问题,为社区党委设立议事主题、设置民需项目提供借鉴。

项目服务创新。每年开展“精需求微服务”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征集民需项目、楼长反映等方式,对辖区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居民进行需求征集。社区通过居民需求,分类梳理出“居民问题需求清单”“企业服务需求清单”“社区党委立项清单”3张清单,根据难易程度让相关人员认领,明确完成时限、目标任务。

志愿服务创新。组建15178志愿服务总队,根据职能开展服务工作,每年主动开展各类服务活动80余场次;打造特色品牌,开展评选最美书香家庭、建社区书屋、月读汇等特色活动。

推行3项机制,激发多方参与动力

跟踪反馈机制。凡被纳入协商程序的事项,逐一向居民公告协商结果,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凡经议定的事项,全过程跟进、定期公开,使居民全面了解协商形式内容、具体效果和推进情况;凡被签约认领的服务项目,根据完成时限和完成情况,请居民和党员代表评估,第一时间梳理进展,通过媒体宣传,扩大影响力;畅通居民意见收集反馈渠道,对没有被采纳的意见建议也逐条梳理原因,反馈当事人。

星级评定机制。社区党委牵头与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签订《星级合作协议》,根据“服务清单”进行积分量化考核。此外,定期召开述职评议会,提高服务主动性、积极性。

激励驱动机制。建立“双诺四驱”激励保障机制,开展“承诺+践诺”服务活动,采取“阵地驱动”“经费驱动”“服务驱动”“反馈驱动”4项激励模式,对支持配合工作、服务开展好的单位、组织优先提供支持,激励区域内单位、组织服从社区党委统一安排和领导,激发参与服务内动力。

新闻推荐

烟台文旅再添国字号名片 烟台市成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晋)2020年12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电视电话会,发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