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分类施策、因村制宜,强党建、引资本、优生态、重扶持、抓旧改、兴科技—— “六种模式”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烟台晚报 2020-12-08 10:41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冬季的莱山农村,触目所及,皆是生机与活力。产销一条龙的田园综合体,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招引社会资本投资的产业项目,让村集体经济富起来……一项项振奋人心的产业规划,一个个加速推进的农业项目,让莱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根本,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莱山区将培育发展农村致富项目,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龙头工程,按照“分类施策、因村制宜”原则,通过强党建、引资本、优生态、重扶持、抓旧改、兴科技等措施,推行乡村振兴“六种模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向“造血”、由“等你扶”向“我要富”转变,实现“街区有典型、村村有项目”的良好格局。

目前,全区79%的村拥有至少1个集体产业项目或稳定增收途径,54%的村年集体收入过50万元,完全消除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居。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80元,总量居烟台各县市区第一位。

党支部+合作社

以农村党建引领产业振兴

走进莱山街道明泉村,水泥路面光洁平整,配套设施整齐完备,村容村貌和多年前相比焕然一新。在这个村,不仅环境好,村民的“腰包”也比以前丰厚多了。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明泉村强化党建引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走出了一条适合“村情”的乡村振兴路。

在明泉村,由村集体与合作社共同出资800万元,以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成立了烟台孟和投资有限公司,打造产销一条龙的“明泉田园综合体”,通过经营果蔬种植销售,为村集体带来700多万元的收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5000多元,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的“双增收”。

乡村要发展,产业要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只有不断夯实基层的党建基础,发挥党组织引领、党员率先垂范的作用,才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了让更多的村居从根上富起来、强起来,莱山区出台了《关于实施部门包村“552”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7个街道、园区均牵头召开部门包村工作见面会,80个包村部门全部由主要负责人带队到村居对接调研座谈,共同研究村居发展思路和规划,全区114个村居全部制定2年发展农村产业规划,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原则,从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等8大类项目中找准适合村居发展的产业方向,实现差异化开发。其中,夹河、郑家庄等10多个村集体项目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

莱山区还出台了《关于促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生产优势、市场优势相结合,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同组建经济联合体,抱团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就业劳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合作社增值效益。目前,全区有75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或更高层次经济体,年底前将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覆盖。

财政撬动+基础配套

以政府资金撬动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财政资金投入。财政资金具有杠杆放大效应,用足用好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村居创业初期启动资金不足等制约问题。莱山区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每年至少安排区级奖补资金2000万元,对农村致富项目进行专项奖补,为乡村振兴助力。

莱山区在全市率先开发了涉农资金监管平台,按照“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各计其功”的原则,对造林补贴、乡村连片治理、旅游点厕所新建等17种涉农资金项目进行整合,通过捆绑使用、灵活分配,有效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到集中资源办大事。

莱山区摒弃平均用力的奖补模式,抓住关键项目、急需领域重点撬动,每个街道每年筛选1-3个经济基础薄弱、项目发展态势好的村,按照不超过项目额30%的比例、每个村总额最高30万元进行重点扶持,实现财政奖补资金由“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转变。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吸铁石”“药引子”作用,莱山区结合各村居的资源禀赋,对各村居盘活现有资源进行引导性奖补,鼓励各村居唤醒沉睡的自然资源及闲置农房等经营性资产。今年以来,落实奖补资金2600余万元,奖补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4个,项目预算总投资达7700万元,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00多万元。例如,区财政拿出奖补资金50万元,扶持东沟村建设富锶、富硒纯天然水厂,打造“金旷泉”“财爷的水”等饮用水自有品牌,年产值递增30%—50%,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

工商资本+土地流转

以企业资本助推产业振兴

工商资本的进入,可以为乡村振兴带来雄厚的资金、超前的理念、先进的技术,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村得发展、农民增收入、企业提效益的互利共赢。莱山区主动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助力乡村振兴,吸引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发展农村高效产业,村集体和群众采取土地入股方式获得分红的同时,当地村民被聘为产业工人,还可再获得一份工资收入,为破解乡村振兴资金难题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由绿叶集团投资建设的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90亿元,涉及朱唐夼等10个村,涵盖了葡萄酒产业、旅游、文化以及关联产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技、超前的理念,每年仅村集体土地租赁费收入就超过1200万元,为农民增加工资收入1500多万元。今年以来,全区集中落户了农禅谷生态旅游项目、渤海制药万亩梨园、汇通树莓采摘休闲旅游园区等47个促农致富的大项目、好项目,总投资超过12亿元,迅速发展起近郊乡村旅游、生态种植采摘、田园体验、绿色有机农业等都市高效产业。其中,莱山街道“37°微度假小镇”、院格庄街道“醉美葡园·沁心汤泉”获评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美丽乡村+现代农业

以优良生态促进产业振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环境好了,乡村旅游就能火起来,实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莱山区坚持打造“既有颜值、又有产值”的美丽乡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凡与产业项目相关的基础设施投入,在不重复奖补的前提下列入产业奖补范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相得益彰,努力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业”的良好格局。

近年来,投入资金1.3亿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双百工程”,打造了朱柳等6个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村、明泉等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对解甲庄、院格庄2个街道的23个村实施连片治理,实现村庄主街硬化率、城乡环卫一体化率、规模化养殖大棚拆除率等“6个100%”,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业”的良好发展模式。朱柳村坚持环境打造先行,将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优势,在原有樱桃种植、果蔬采摘、河湾垂钓的基础上,引进香山茶谷、牡丹园等生态休闲采摘项目,带动朱柳村人均收入三年翻了一番,达到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双重效果。

旧村改造+开发租赁

以城市开发联动产业振兴

“旧村落”如果善加利用,也可以变成“金饭碗”。莱山区引导北部城区村居依托园区建设、旧村改造等时机,根据其区位、地域等优势,注重招商引资,合理开发建设,通过沿街开发、入股分红、收取租金等形式获得稳定收益。

莱山区将大部分征地拆迁的补偿资金,在尊重民意和严格监管的基础上,用于风险小、收益稳的项目,实现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滚动发展;对旧改后的商铺、门市房等集体资产,原则上不出售,主要用于出租经营,采取沿街开发、发展服务业等方式,持续增加集体收入;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将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房屋、院落、机械设备等集体存量资产,通过依法重组置换、对外租赁、参股经营、联合开发等方式进行盘活,获取稳定收入。目前,北部66个村居均有至少1条稳定的增收途径,年租金近4000万元。

高校院所+实践中心

以科学技术驱动产业振兴

莱山区依托高校院所的智力资源优势,推行“高校院所+实践中心”模式,深入推进高校院所与村居之间的合作。在院格庄街道设立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实践中心,整合高校、企业、地方政府三方优势资源,开展政策咨询、成果推广、人才培训等多方位的服务,成为全市首个乡村振兴乡镇实践中心,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项目。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高校院所与区内21个村居建立了帮扶联系,院校科研人员在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其中,鲁东大学在朱唐夼等村建设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科技示范园,在大山后等村建立教学科研基地,推广红肉苹果、四季草莓、大球盖菇种植等项目15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5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三里桥和崆峒岛社区 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云全通讯员徐从)为提倡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绿色文明的消费习惯,近日,三里桥、崆峒岛社区党支部组织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