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全民阅读服务渠道,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文化惠民“惠”暖人心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 通讯员 隋殿芳 摄影报道)如果说,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那么,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回望2020年,触动莱山人的文化收获很多:城市里开起来的一个个城市书房,手机微信公众号上能便捷查询的一幕幕精彩演出,一场场聚人聚心的“百姓进剧院”、“爱在莱山”文化走基层、“送图书、送电脑”活动,一个个燃动你我的夏季之夜“激情盛夏?润泽莱山”“凤凰韵”烟台原创音乐节……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场景,一个个愉悦心灵的瞬间,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莱山文化年度景致,也折射了一年来,我区对以群众为中心的文化惠民发展理念的扎实践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高质量文化发展“添柴加火”
图书馆里,书香飘进读者的心中;文化馆内,公益、分享课程精彩纷呈;剧院里,感受音乐的共鸣;美术馆内,接受艺术的熏陶……一场场有声有色的活动,让人们尽情体验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精神享受。
今年以来,我区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加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一直保持着“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在硬件达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软件提升。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区文化和旅游局以新思维适应新常态,上半年,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从“线下”转到“线上”,实现线上服务“不断档”,文化惠民“不打烊”。
区图书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开启“疫情防控不出门?文化服务送到家”的创新模式,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推出形式多样的线上文化服务,开展了战“疫”有我“棒棒堂”亲子故事会、“巧手灵心”线上手工课、“莱山公益大讲堂”等线上活动300余次,吸引市民近115万人次参与。区文化馆成功推出三期“百姓健康舞蹈”云课堂,同时推出非遗云展厅、文旅云平台观演出、读经典等线上文化活动100余期,“群星汇?文化堂”公益大课堂20余期,文化馆分馆公益课程50余期,艺术分享会课程60余期。胶东剧院举办了上海歌剧院歌剧《茶花女》经典选段讲演音乐会、“子曰秋野”庚子专场演唱会、周培岩领衔《周游天下》烟台相声大会、宋小君同名小说改编话剧《玩命爱一个姑娘》、大型多媒体英雄传奇剧《花木兰》以及《秦香莲》专场京剧、“祖国颂”烟台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京剧演唱会”、“少儿舞蹈教学与创作系列公益大讲堂”、“百姓合唱进剧院”、“探秘剧院艺术活动”等各类公益活动共计30余场。城市美术馆策划举办了线上公益微课堂系列活动,线下举办了《美在民间——烟台迎春剪纸艺术作品展》《传统与当代艺术收藏展》《抗击疫情——书画作品展》等各类展览共计50余场,累计接纳观众2万余人次。
点亮莱山区“悦读”之光
“全民阅读之城”行稳致远
近年来,区文化和旅游局不断拓宽全民阅读服务渠道,创新服务形式,为公众提供均等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依托图书馆积极开展流动服务,先后在企业、机关、社区等建立流动服务点,开辟了越来越多的阅读新空间。
2018年以来,我区严格按照《关于开展城市书房建设工作的通知》,继首批城市书房万科翡翠湾城市书房、当当阅界城市书房正式落地启用之后,又陆续建成童趣万象、嘉茗等城市书房,目前共建成五所城市书房分馆,作为“全民阅读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区文化和旅游局探索建立共享型纵横结构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纵向结构为统筹区、街、村三级公共阅读资源,以区图书馆为总馆,7个街道(园区)图书馆为分馆,12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和走近百姓生活的5家“城市书房”自助图书馆为基层服务点;横向结构为联合社会力量拓展公共阅读阵地,以区图书馆为总馆,联合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设立的“图书角”为服务点。2020年,依托图书馆共开展流动服务和活动20余场次,借阅图书8000余册次,服务市民5000余人次,依托流动服务车开展小考拉手工阅读课程,共举办5期,参与读者近200人次。
2020年,区文化和旅游局采购文化、政经、少儿、科技、农业等各种类图书2万余册,为32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配备图书资源。有效推动“农家书屋”“书香机关”“书香企业”的建设,拓展公共阅读阵地,建立全民“悦读”氛围,成功打造了“棒棒堂”亲子故事会、“七彩小屋”蒙氏教育亲子活动等阅读品牌活动,着重打造“书香莱山”阅读名片,邀请各界名家举办公益文化讲座,形成“莱山讲堂”系列品牌活动,致力于以“让阅读融入生活”为使命,为我区搭建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构建一个培养市民健康文化生活的新载体,打造一个先进文化全民共享的新模式,全力营造“书香莱山?全民阅读”的城市文化氛围,为将我区建成烟台市的“典范之区”贡献力量。
“1+7+N”打造文化惠民新样板
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快看,那个跳舞的是我外甥女!”舞台下,一位大姨用手指着台上,喜笑颜开地跟一起看演出的老姐妹介绍着自己的外甥女,一脸成就感。没有绚丽的灯光、华美的舞台,有的是群众质朴的表演,演的是百姓自己选的节目。这是2020年“激情盛夏?润泽莱山”海滨消夏晚会的演出现场。
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担当文化建设主角,是文化惠民的初衷。区文化和旅游局加强与各街区综合文化站的沟通联系,多次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文化需求。“比如群众喜欢参加哪些类型的活动,喜欢听哪些方面的讲座,我们对每场活动进行把关,在保证艺术内涵的同时,结合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喜好。”说起送文化下基层,区文化馆馆长白莉有说不完的话。依托流动文化馆“五送六进”品牌效应,集结文化志愿团队、专业艺术院团将一场场精品文艺演出送到百姓家门。
“现如今,我们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艺术培训,真的太方便了!”刚刚参加完初家街道分馆声乐课培训的张阿姨开心地说。本年度,区文化馆专业教师深入全区7个分馆,共开展了合唱、声乐、讲座、舞蹈等门类课程30余个班次,并吸引了来自各社区村居的4000余名群众的积极参与,对这种足不出户即能享受文化服务的做法,群众纷纷点赞。
积极寻求社会化合作,推进建设“N个服务点”,区文化馆先后与烟台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烟台市美术博物馆、胶东民俗艺术博物馆、专业艺术院团及多个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其他县市区,组织多场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充基层服务点建设,形成高效运转、机制健全、服务统一的文化馆集群,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同时,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今年,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区文旅局组织开展了一期基层文艺骨干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传——海阳大秧歌,邀请到海阳大秧歌非遗传承人深入我区开展线下培训课程,历时10天,培训学员300余人,并成功举办了培训结业展示,群众由台下观众变为台上主角,参与度更高、幸福感更强。
全区已形成了“送图书、送电脑”“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品牌性公共文化惠民活动。截至目前,放映农村公益数字电影1100场次;开展流动文化演出服务、“爱在莱山”专业艺术院团送戏下乡、“凤凰韵”烟台原创音乐节、“春之声”、“夏之舞”、“秋之韵”、“冬之乐”等系列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共计800余场,受益市民20万余人次;文化辅导员“下基层种文化”等系列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5万余人。
下一步,区文旅局将着力从阵地高效运营、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文艺精品生产、文化艺术交流、文化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下功夫,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提供更便捷的渠道、更多元化的平台、更广阔的舞台给每一位热心文化活动的群众。全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通道,努力形成常态、长效的高质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不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用文化“扮靓”群众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从春龙本报通讯员厉智敏日前,记者走进位于烟台市蓬莱区刘家沟镇的昊林果品专业合作社苹果基地。一眼望...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