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秋收忙 福山区回里镇迟家村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
金秋十月,福山区回里镇迟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初见丰收。昨天下午,村“两委”干部和社员们忙碌着在合作社种植基地收地瓜。之后,第一批收获成果被分批送至社员家中。
“大叔,这是咱合作社最新鲜的地瓜,您这可是第一个收到的!”下午五点,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涛来到合作社社员陈竹美的家里,给陈竹美送来了刚刚采收的地瓜。陈竹美今年70多岁,两个女儿均在外地,儿子因故去世,家中只剩他和老伴相依为命。“以前,我们老两口主要靠1亩半的苹果园生活。果树树龄大了,结的果没以前那么多那么好了,但我们年纪大了也折腾不动,再更换品种种植太费劲了。”陈竹美说。
像陈竹美这样的留守老人在迟家村十分常见。迟家村有102户村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在村留守的主要劳动力是中老年人,他们常年以种植苹果为生,种植多为零散分布,遇到霜冻、干旱、病虫害等灾害时难以应对,“靠天吃饭”制约了村民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同时,受地形影响,迟家村的500亩耕地土壤层较为单薄,而苹果种植所需土壤养分大,经年累计的种植导致树本老龄化、土壤肥力不足,产量、质量有所下降,自然而然达不到丰产丰收。
“我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让这些留守老人们用更少的精力得到更好的生活。在我们迟家村的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张海涛说。为此,村党支部决定将个体种植的土地流转出来,发展规模化种植。适合种什么、应该怎么种?带着问题,张海涛带领村“两委”多次前往外地进行考察学习,经实地学习、专家指导、综合评估、会议表决,党支部决定引进适合本村种植的荷兰香蜜杏,进行集体规模化种植。
“年纪大了管理果树更不容易,您这几棵苹果树再种下去只会年年减产。现在咱们入股合作社,统一换上新品种,集体负责种植、管理、销售,第一年年底就保证给社员们固定分红。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把咱们村的‘杏’福种出来。”陈竹美至今还记得,村书记带着村干部来家里做工作的场景。在党支部的带动下,第一批参与土地流转的社员共38户,平均年龄为68岁。很多社员除了把自家的地拿来入股外,有些边角的地界也跟邻居交换一下,确保形成片区规模种植。
“考虑到荷兰香蜜杏处于幼龄期,这些老人们在第一年无法直接看到合作社的成果,我们便打起了‘套种’的主意。通过果树行间合理种植地瓜,一方面能对土壤起到覆盖作用,减少杂草危害;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弥补结果的‘空巢期’,增加村民收入。”张海涛说。选定地瓜进行套种,张海涛有充足的实战经验。为确保合作社顺利发展,2019年张海涛个人承包了10亩地作为“试验田”,种上了“烟薯25”和“西瓜红”两个品种的红薯,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顺利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地瓜好种却不好收,经过科学管理,我地里头种出的地瓜个头大,口感也好,适合合作社的推广种植,但在销售上却吃了大亏,由于当时没及时找到合适的客商收购,没等卖出去,许多地瓜都在地里腐烂了,不过这也让我亏出了教训。”张海涛表示,“在销售方面我们及时顺应市场形势,采取‘早销’模式,在买苗前先联系了企业,签订销售协议,等到地瓜成熟后按市场价格全部售给企业,不必再担心地瓜堆积卖不出去了。”
2020年,回里镇迟家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烟台市福山区瀚海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平整土地,种植苗木……村民比着干、争着干、抢着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合作社已初显规模。目前合作社共种植荷兰香蜜杏45亩,地瓜苗10万棵。今年地瓜亩产为三四千斤,根据市场价格,年收益能达到八九万元。
合作社给陈竹美在内的留守老人带来的经济效应是可观的,但更让留守老人们感到温暖的,是党支部的关怀。“逢年过节,镇村干部都会带着礼品到家里头坐一坐,询问最近家里头的情况,有困难就帮着想办法,比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亲。”陈竹美说。
“有了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效益上去了,我们党支部也就更有能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张海涛说,合作社的效益好起来,他们打算继续深入推广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全村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让更多村民在致富路上也携手并进。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刘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唐寿锐通讯员张琳)10月10日,“新基建新智造-职业教育转型的新征程”论坛调研会议暨烟台市职业院校职业...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