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防空防灾警报昨天试鸣成功 全市400余台各类防空警报器同时鸣响

烟台晚报 2020-08-16 10:00 大字

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孙志安 张锟 摄影报道

每年的8月15日,烟台市城市上空都会响起防空(防灾)警报声。昨天上午9时30分-10时,烟台市第二十二次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成功举行,全市400余台各类防空警报器同时鸣响。在短短30分钟时间内,依次鸣响了预先警报、空袭警报、灾情警报和解除警报四种音响信号。

那么,防空防灾警报是如何发出来的呢?记者探访了烟台市防空防灾警报统控中心——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警报统控室。

“今天由我来执行发送指令。目前系统正常运行。”警报科科长孙志安正紧盯着桌上的警报统控显示屏,由他负责启动全市400余台警报器的鸣放。

记者发现,在统控设备前,有标着连通各个县市区的按钮:“现在显示的是县市区自测程序检测信息。这个信号就表示某县市区已开机上线并联通了。警报信号可以各县市区各自发送,也可以由市统一控制发送。”

“电脑上打开的一个主界面上,每个黑点对应着每个警报器位置。我一键下去,所有的黑点全变绿了。就说明所有的警报器全都启动联通了,如果这个点位是红的,就意味着收不到信号。目前来看,测试是成功的。”孙志安说,9点半,他的指令一下,就可直接通过电脑,向所有警报器发送启动指令。

为何每年的8月15日都要鸣响防空防灾警报呢?“8·15鸣响防空防灾警报器,是为了提高市民防空防灾意识,检验烟台市防空防灾警报报知能力。如果长时间不拉警报,偶尔拉一次就会造成群众的恐慌;反之,定期组织警报试鸣,既可以提高群众防空意识,又可以检验警报设备性能,使防空警报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孙国利介绍,对人防部门来讲,每一次组织警报试鸣就是一次对警报设备、通信网络的大拉练。

记者发现,上午9点半到10点的半小时的鸣放时间里,防空警报的声音并非完全相同。“有长有短”“有的一直响,有的间隔响”这些区别又有什么含义?

据市人防办指通科副科长孟纳介绍,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叫做“预先警报”,这种警报用于空袭发生之前,特点是“长间隔”,提醒市民或许会有空袭发生,做好疏散准备;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叫做“空袭警报”,这种警报用于空袭发生之时,特点是“短间隔”,声音比较急促,提醒市民做好疏散隐藏;连续鸣放,持续3分钟则叫做“解除警报”,代表空袭结束,这种警报的特点是“无间隔”。

而鸣15秒、停10秒、再鸣5秒、停10秒,反复3遍,时间为2分钟,是“灾情警报”。据介绍,预报器在暴雨、暴雪、洪水、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等事故灾难时,发布这些灾情预警。

伴随着鸣响的长声防空警报声起,港城瞬间归于沉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市民广场长凳上站起,年轻的父母拉住了稚气的孩子,经行广场的市民停下了脚步,肃立倾听。

市民宋海波神情凝重:“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前些日子,南方军民一同抗击洪涝灾害,又让我见识到了军民一心的伟大。我感觉,鸣响人防警报很有必要。”

新闻推荐

军旅画家李曦明国画作品展在我区展出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徐睿通讯员衣晓明)近日,由区文化和旅游局、烟台美术家协会、烟台城市美术馆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