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恤养院的戏剧活动

烟台日报 2020-07-07 10:14 大字

□彭守业

1929年烟台恤养院成立后,褚文郁先生任第二副院长,后因成绩卓著,被任命为院长。褚先生不仅是一位慈善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很重视对院里的孤儿进行教育,从各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1936年5月,恤养院成立了话剧队,队员20多人,全是院里的孤儿,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12岁。话剧队刚成立不久,曾根据年龄特点,以反映教学和培养人才为重点,结合对外介绍恤养院生活,由教育长张允中编写了三幕话剧《庆寿》,剧中人物由衣恤仁、谢恤震、张恤腾等扮演,最后一幕是用汉、英、日三种语言向公众致意。此外,许恤乾和张恤修还演出了双簧《林则徐禁烟》。演出后,得到公众的热情赞扬。1937年春节演出了《少奶奶的扇子》《可怜的秋香》和由家务长张斐筠编写的儿童剧《小白兔的遭遇》。1938年春节,演出了根据小学课本改编的古装戏《大禹治水》和张允中编写的四幕话剧《水灾》,由张恤修、褚伯庄和孙恤仕等人演出。那时,院中孤儿人数少,年龄小,女生也少,因此剧中女角均由男生扮演。

随着女生人数的增多,从1939年开始男女合演。由于师生常年在院中食宿,条件方便,剧目逐渐多样,有小演唱《道情》,有大合唱《木兰诗》,还有表演唱《好朋友》和大戏《仲卿和兰芝》《荐头店》等。参加演出的有褚伯庄、林养履、王养义、刘恤渐、浦芝济、孙芝华、刘芝义、马恤水等人(名字中间是“芝”者均为女生)。

1940年,院医于恤晋将电影《渔光曲》改编成话剧上演,其角色由栾恤俭、牛恤奉、吕恤井、张恤收、张恤缘等分别担任。同时还演出了《金兰谱》。《渔光曲》演出后,深受孤儿们的欢迎,在以后的两三个春节晚会上都演出此剧。

1941年至1943年,除上演《渔光曲》外,还演出了以张恤修为主编写的话剧《因果报应》及滑稽剧《过年》《下饭馆》等。

1944年至1945年的春节期间,上演了《回家以后》《约纳夫与马克》《屠夫》及张斐筠编写的儿童剧《离群的雁》《狡猾的狼》等剧目。

1945年,张楚彤、孙林铎先后到恤养院工作,他们二人多才多艺且精通戏剧表演,在他们的辅导下,恤养院的戏剧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年8月24日,八路军解放了烟台,抗战取得了胜利。11月,话剧队排演了《孔二小姐结婚》《蒋敌伪合流》等小节目。之后,组织全体演员观看了国防剧团演出的《雾》。

1946年,恤养院话剧队首次排演了《群策群力》,由张恤修、孙养优、杨养金、吕恤井、刘恤渐、时芝丽、衣恤化等主演。该剧除在恤养院演出外,还到宫家岛村和中华电影院等处演出,均受到欢迎。接着又排演了《改邪归正》,在宫家岛村演出时,村民们反映很好。这年的12月30日,恤养院成立了“一二·卅”剧团,由张恤修任团长,张楚彤、孙林铎二人任导演。

1947年上半年是恤养院戏剧活动的兴盛时期。先排演了歌剧《白毛女》,由李芝智饰喜儿,孙养优饰杨白劳,吴恤杰饰黄世仁,衣恤化饰大春,吕恤井男扮女装饰黄母。接着又排演了《人民不死》。此外,还由张静玉、徐养孝、刘恤渐、张恤万等人演出了《气壮山河》,演得非常成功。这年的端午节,演出了揭露伪国大竞选丑剧的讽刺剧《群猴》。当年秋天,国民党军队占领烟台,“一二·卅”剧团暂时停止活动。1948年春节期间,恤养院虽然也演出了一些节目,但大多是《拾玉镯》《打城隍》《红鸾喜》等传统京剧折子戏,只有部分职工自行排演了《反间谍》和《人生真谛》。这年10月底,烟台第二次解放,这时张恤修任恤养院小学校长,孙林铎任教导主任。在烟台解放前夕,张恤修就组织小学生偷偷地排练了《逃出阎王殿》。烟台解放后第三天,恤养院举行了庆祝解放大会,会后上演了这个节目,观众都很惊讶。10月底,高玉铭、兰英、陈志昂等人带领胶东文协文工团的演员来到恤养院,演出了大型秧歌剧《一切为了前线》。演出后,他们建议恤养院把这个节目接下来。于是,张恤修等人就带领学生利用晚上时间进行排练,几天之后就排练好了,他们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受到群众欢迎。后来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演出69场,观众达数万人次。

1949年春节,由丁恤佐、金芝传等演出了《一起为了前线》《兄妹开荒》《吴孟强送鸡》《张德宝归队》《逃出阎王殿》等剧目。这年春天,孙林铎、宋恤冬还排演了《赤叶河》,7月开始上演,因烟台遭遇特大强台风,只演了一场即投入生产自救,戏剧演出停止。这年年底,张楚彤、孙林铎精心导演的歌剧《信不得》,由金芝秋、张养业、时芝丽、张恤收等一批老演员担任角色,配上灯光、布景,场面宏伟,情节动人,深受观众欢迎,演出数场,场场爆满。1950年,政府明令取缔反动会道门,其中一贯道是重点打击对象。《信不得》这出戏正适合形势要求,于是由烟台市公安局联系,在烟台胜利剧场连演五场。

1952年,烟台市取缔娼妓,一部分妓女被送进恤养院教养。为了帮助教育她们,院方组织她们演出了反对旧社会残害妇女的话剧《姐姐妹妹站起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从1936年到1953年的十几年中,恤养院共演出了大小剧目不下一百个。值得称道的是,这些剧目都是健康的,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是寓教于乐的,尤其是烟台解放后,大多数剧目能与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配合,这块园地虽小,但它却为烟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通过戏剧演出,也提高了恤养院孤儿的综合素质。

新闻推荐

开发区检察院: 强化社区矫正监管

本报讯(通讯员贾佳作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烟台开发区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职责,根据疫情变化情况,采取...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