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项工程” 助推科技创新 区科技局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烟台晚报 2020-07-02 09:32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 宋晓娜 通讯员 丽丽 志前)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围绕全区经济社会重点,践行科教兴区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四项工程,推动全区科技事业迈上新台阶。

引入“活水”助力全区科技创新

实施活水工程,助力科技研发腾飞。紧扣全区六大产业技术需求,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引入“活水”助力全区科技创新。积极争取创新资金扶持。今年以来共争取资金1100多万元,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市级补助、省市级研发费用补助、首次高企补助、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奖补资金及市重点研发计划补助经费。

大力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36项,获得立项16项,其中14项获得上级资金支持。积极实施科技金融。引导企业申报科技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获得“成果贷”“科信贷”50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着力助力“科技防疫”。大力引导科技创新助力疫情防控,一项成果获市科技疫情专项支持,两项成果获市无资支持,引入抗疫资金165万元;鼓励引导各孵化器加快开复工,帮助3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申请烟台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房租减免补贴14.14万元,帮助孵化器内企业申请稳岗、社保、退税减税等政策补助50多万元。

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实施沃土工程,加强科技载体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上半年,首批56家企业获得高企培育库入库资格,46家企业进入补助名单;完成第一批2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材料审核推荐和实地核查工作;推荐完成6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工作。全区高企总数达到89家,通过备案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6家。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共组织5家企业申报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目前明石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获得烟台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大力推进科创飞地建设。鼓励支持区内企业到科技资源丰厚地区建立“研发飞地”,目前,已组织2家企业到国内知名高校建立研发中心,组织2家企业到境外建立离岸创新中心。

加强育苗工程,加速科技人才成长。做好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今年以来共组织申报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人,青年专家28人;5人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2人获得市里初审通过;5人申报市“双百人才”创新类,目前正在评审中。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今年以来共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其中青年长江学者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4人,全职引进博士后1人,海外博士1人,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的目标。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流程再造

实施彩虹工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企业“三送一解”活动,深入辖区2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调研,摸清影响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收集技术难题200余项;收集汇总“双一流”院校、科研院所与辖区六大产业相关的科技成果10000余项,为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摸清底数,夯实了信息基础;开辟网上交流渠道,将搜集的科技成果,根据企业需求分门别类推送给企业,并主动面向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收集可转化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双向对接。

港通智汇“智能巡检管理系统软件及支撑平台”项目与上海交大烟台研究院深度沟通并达成合作意向。组织企业参加中科院沈阳分院等院所,举办多场视频直播科技成果发布会(云讲堂)。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流程再造,将技术合同登记区级办理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与疫情相关的技术合同开辟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完成技术合同登记70余笔(次),技术合同成交额2.07亿元。

新闻推荐

“双报到”送红色文化进社区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金海善)为迎接“七一”建党99周年,6月24日上午,芝罘区只楚街道锦园社区联合“双报到”共建单位烟台石...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