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胜修外轮 往事如昨

烟台晚报 2019-12-31 09:40 大字

徐东瑜

1962年,我从老烟台小学教育系统应征入伍,1968年退役,被烟台港务局特招,分配到机修厂,修理港口机械,不久转为电工,担任电工班长。

那还是一个“技术无用论”当道的年代,我却一心埋头钻研业务,只想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一来二去,在伙友中小有名气。尽管在“文革”中成了“白专”典型,但我不改初心。直到1977年,我们终于迎来了“知识就是生产力”的时代。我被调到厂技术科,成了一名电气技术员。我一面系统自学大中专电工基础、电机学、电子学等专业知识,一面搞技术革新。我与车间的工人师傅们负责引进低温镀铁新工艺,项目试镀成功后,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

改革开放后,烟台港先后修建了3个万吨级深水泊位,结束了烟台港百年来外轮驳运的历史,从而跻身国内十大港口之列。一时间,国内外远洋轮纷至沓来。

1979年11月初,一艘港内停靠的新加坡“天泰”号外轮,满载五六千吨烟台苹果准备起航时,突然,机舱主发电机停摆了,船上的机电员和机舱技工抢修了一整天,无济于事。“天泰”号船方心急如焚,通过港口外轮代理公司,向烟台港紧急求援。于是,这项任务落到了港务局机电处身上。

修理外轮,对机电处来说也是大闺女上轿第一次。大家认为港内修理发电机的技术力量单薄,建议请外援。但时任港务局局长韩德润不允,说我们毕竟是堂堂央企,我们的百余名工程技术人员绝不是白吃干饭的。他当场点将,要求由我来组建抢修小组。

机电处长与外轮代理公司的高翻译马上到机修厂技术科来找我。我虽然心中忐忑,但艺高人胆大,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并当即推荐船队技术员张文俊(大连海运学院68届毕业生)和机械队6级老电工冯师傅担任抢修小组助理。

高翻译嘱咐我:国外的工程技术员一律凭证上岗,外轮机电员均为工程师资质,而我们国家多年没评职称,几乎清一色的技术员称呼。为了体现大国对等关系,建议我们登轮工作时,彼此要互称工程师。我决定当天做准备工作,次日就登轮开展抢修。

第二天上午8点,我与高翻译先打前站,手持边防检查站介绍信,通过码头边防哨所,登上外轮“天泰”号。船方机电员接待我俩,双方握手,互相介绍。高翻译另有他事,寒暄之后,他就告辞了。

船方机电员姓王,年逾五十,新加坡华裔,风度儒雅。老王请我到他的个人工作间,一进门,吓了我一大跳:一幅半裸西方少女的彩照映入眼帘。我故作镇静,生怕自己失态,让老外见笑。

老王很热情地给我冲了一杯热咖啡,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这洋味道。他主动把外轮的电气资料和配电图纸拿出来供我查阅。得知该船发电系统是德国西门子电气配置,船电为直流DC110伏,是复励积式直流发电机,很先进。我顿时被吸引住了,专心看起来,低头不语。

可能是觉得室内太安静了吧,为了活跃气氛,老王打开了挂墙式微型碟机,小巧玲珑,那是我从未见过的,感觉大开眼界。歌声响起来,是上世纪30年代影星周璇演唱的《何日君再来》《四季歌》,听起来虽然陌生,但实在是婉转悠扬,好听得很。

以前听老码头说过:外轮甲板就是他国领土,俗称移动国土,登上外轮就等于“走出国门”。我压根儿没想到如今身临其境。更何况,那两首歌当时在大陆还属“黄色歌曲”、“大毒草”,听不得的。想到这里,我忽然有些不寒而栗,急三火四看完图纸,匆忙道谢,火速离开了老王的工作间,居然出了一身冷汗。

中午,出了一点意外,我们的助理冯师傅旧病复发,不能参加抢修了。我们这个老中青组合三缺一了。

下午两点,我和助理张工外加高翻译一行3人,再次登轮,开展抢修。在船方机电员老王的引导下,我们顺扶梯来到底层机舱,只见机舱内灯火通明,庞大的主发电机及其配电设备通体淡灰色,色调很和谐。地面干干净净,没有半点污垢。现场聚集了约20多位不同肤色的外籍船工,白皮肤、黄皮肤和黑皮肤,清一色的牛仔背带工作服,友好地注视着我们。从那些好奇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他们的期盼和信任。

船方很重视这次抢修,英国籍老鬼(大车)在现场积极配合。我征求老王的意见:“是否可以开车试运行一下?”老王点点头:“可以。”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机舱内嘈声四起,震耳欲聋,但配电屏上的电压表指针却纹丝不动,归零,发电机不发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异常现象。助理张工用万用表检查发电机的输出端子,依旧无电压指示。

我立即向老王打“停机手势”,并大声喊:“STOP!”发动机逐渐停了下来。根据现场情况,在发电机暂不解体的情况下,我和张工决定重点检查发电机电枢和磁场绕组,以及稳压配电系统。

我俩沉着冷静,配合得既默契又娴熟。不一会儿,各项检查完毕,却没发现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异常现象。

我心里一沉,一下子觉得头老大。我是主修,责任重大,周围十几双老外的眼睛紧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呢。

此时此刻,我依然坚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继续苦思冥想。蓦然察觉:发电机定子磁场的剩磁漏检了!一来是发电机没解体,无法检查,二来是平日修理发电机时从来没发现过失磁现象,压根也没检查过剩磁。

这真是赶到十八点上了:该船发电机靠剩磁建立起始电压,没有剩磁,可不就不发电了吗?上天助我!终于找到该发电机不发电的原因了!我欣喜若狂,立即告知助理张工,两人达成共识,果断采取措施:利用本船蓄电池组,取之12伏电源,给发电机定子磁场线圈充电励磁———是我第一次给发电机励磁,也是至今为止仅有的一次。

重新建立剩磁,一切准备就绪,我信心百倍,立刻通知机电员老王:“故障已排除,请再次启动发动机,发电试运行。”王老用英语示意身边一位小鬼(发动机司机)执行。

机舱内鸦雀无声,气氛骤然紧张。“轰隆”一声发动机启动,发电机逐渐达到额定转速,只见配电屏上电压表指针随之升至额定值,白色的发电机指示灯透亮。经负荷验证,一切正常。

我兴奋极了,振臂高呼:“OK!OK!”围观的老外们压根儿没想到会这么快,中国人三下五除二,一次成功。他们齐声欢呼热烈鼓掌,不断地向我们伸出大拇指,叽哩哇啦地用英语夸奖中国人真厉害!机电员老王紧握我们的手,连声表示感谢。眼见着故障排除,避免了一次因船舶滞港导致的重罚,马来西亚籍船长也高兴得不得了,他站在驾驶室指挥台上,冲我们连连挥手抱拳。

第二天大清早,新加坡“天泰”号外轮迎着朝阳缓缓驶出海港,特鸣汽笛三声,向烟台港致敬。

新闻推荐

构建起面向日韩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烟台机场发展临空经济,加快烟台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建设

YMG记者唐寿锐通讯员常征王侃1000万人次年度吞吐量的突破,标志着烟台机场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作为助力城市经...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