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向城市建设者致敬!
YMG记者杨健摄影YMG记者金海善冬日的港城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但昨日下午的胶东剧院内,却是暖意融融、心潮澎湃。一首专属于70年来几代烟台城市建设者的赞歌,在这里奏响最华美的篇章———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指导、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烟台晚报、烟台万科企业有限公司承办的“壮丽70年礼赞建设者”颁奖典礼隆重举行,73位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岗位上功勋卓著的行业代表汇聚一堂,接受全城人民的礼赞。
受奖者中,有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奋战在规划、建设一线的耄耋老人,有足迹遍布烟台市六区、多年来在无数个地标建筑夙兴夜寐、只争朝夕的城建元勋,有在无数平凡岗位上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平凡一兵”,还有朝气蓬勃、锐意进取,让匠人精神薪火相传的90后新面孔。而这一刻,他们有着光荣而神圣的共同名字———“城市建设者”。
这是一次城市建设者的英雄聚会,更是一部城市建设者的壮丽史诗。26年前报道“穿越时光”当年热议终成现实1993年初烟台市党代会举行期间,刚创刊不足一年的烟台晚报,派出了精干的记者采访团,晚报记者尹浩洋此间推出的“烟台战略规划”系列报道,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陆续刊发的多篇文章中,描绘出了烟台未来的种种蓝图:《假如有一条烟大轮渡》《修一条德龙烟铁路如何》《可以引黄济烟么?》……尤其是第二篇《山那边好地方》的报道,引来市民们议论纷纷:烟台还要拓宽到南山之外?那么远,谁会去?“那时候的烟台,还是个东西狭长,东不过金沟寨,西不过通伸塂,以芝罘为中心的小城。翻山越岭到‘山那边’生活、工作、学习,谁能想得到呢?”伴随着烟台晚报资深记者孙朝军的讲述,当年白纸黑字、洋溢着激情和憧憬的版面,穿越长达26年的时光隧道,重现在观众眼前。而伴随着VCR的播放,40余年前烟台诸多“老地标”的极具年代感的黑白照片,与近年来相继建成的胜利南路南延隧道、滨海西路、夹河大桥等城市“新地标”相映成趣,鲜明的今夕对比、动情的亲历者讲述背后,所定格的正是几代城市建设者的不舍昼夜,忘我付出。
70年白驹过隙,如今,烟台在“蓝、黄经济区”“一带一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等重大历史机遇的背景下,“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五区融合”“东部海洋经济新区”“西部新港城”等发展战略,让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山海仙境”的城市特质在时间隧道中进一步凸显。当年文章中引起读者、市民热议的“南山”,早已崛起一处处活力四射的新城,一路向南拓展的城市建成区,彰显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以来,烟台市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截至12月上旬,城建重点项目开复工73项,开复工率达95%。楚秀东路北段、市区景观照明建设、滨海六路等10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塔山南路、华盛路西段等11个项目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年内累计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3607套。13个老旧小区23.5万㎡、2844户完成整治改造任务,提前3个月完工。预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5万户、农村清洁取暖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344户,全部达到或超出省定任务目标。捧起奖杯就奔回工地只为年末交出完美成绩单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岁月沧桑,换了人间。颁奖典礼以视频回顾的方式,见证了几代生于港城,长于港城的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切身感受:1949年出生的“老烟台”们,走在市中心早已焕然一新的小区、道路、综合体和文化设施,回想起当年这里居住拥挤、没有气暖、道路狭窄的日子,感慨着老城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生于2019年、尚在襁褓中好奇地睁着大眼睛打量世界的婴儿,听到母亲即将搬进城南大房子的温柔话语后,也绽开了天真无邪的笑容……颁奖台上,一个醒目的“筑”字,恰是几代城市建设者最简洁的精神内核。
看着一座座建筑、道路、桥梁从无到有,拔地而起,是城市建设者至高无上的荣光,更有发自肺腑的成就感。而在颁奖礼上,正是那些从忙碌的工作中短暂抽身、领过奖杯又迅速重返一线的建设者们,让一个个备受关注的城建重点项目,在年末展露出令人无比期待的轮廓。
2017年9月4日,朝阳街、所城里搬迁改造正式启动,芝罘区征迁指挥部通过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完成了街区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确保底数清、数据准,创新研究并确定了“协议搬迁”、“网格化操作”的组织模式,破解了正常房屋征收模式程序多、时间长、资金占有量大的难题。曾令各方困扰近10年的“征迁难”,在不到两个月间基本迎刃而解。
如今,他们又在为朝阳街区展示段春节期间的开放群策群力、不舍昼夜。“看到‘芝罘仙境’进展情况的报道见报,对于我们既是莫大的荣誉,也是空前的激励,我们将严格按照优化完善方案抢抓施工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压茬完成历史建筑修缮、广场建设和主街建筑外立面整修,确保春节期间朝阳街区展示段‘旧貌换新颜’。”作为本次颁奖典礼“规划烟台”环节获奖者,芝罘仙境项目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部负责人荣涛告诉记者。
作为未来连通烟台市莱山区、芝罘区和福山区的崭新东西大动脉,塔山南路的建设进展,始终备受市民关注。而近日经行山海路天籁花园站点的市民,已经从道路西侧逐渐撤去围挡的施工现场,看到了未来塔山南路远陵夼隧道通车后的样貌。
作为省内最宽的市政隧道,远陵夼隧道开挖宽度长达17米、高达10米,14.75米的设计宽度,再次在烟台城建史上创下了新的纪录。继今年6月全线贯通之后,这条逐步完成内部清理、设备调试、景观绿化的隧道,即将成为未来市民东西经行的又一条“捷径”。这背后,是登上领奖台的烟建集团市政路桥公司项目经理于卫强,与项目部员工不舍昼夜地连续奋战。“看着一条条道路从坑洼泥泞,到崭新笔直,看着工地周边的居民门前通车了、出行方便了,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原景重现”催人泪下最朴实的感言最动人“像我这样披星戴月的人,只想城市美几分……”伴随着《像我这样的人》旋律响起,一位位穿着制服的环卫工人相继登场,他们奔走于街头巷尾,不断捡拾着垃圾杂物,一次次地将簸箕倾倒后,再三检查路面确保整洁后,才来得及擦擦汗、歇口气。这样的“原景重现”的方式,展现的恰恰是他们平凡却崇高的日常。“夜扫辰星落,晨牵一抹霞;栉风餐雨露,戴月沐霜华;把城市捧在掌心,用衣襟揩净点亮”,是对美化烟台的建设者最恰如其分的致敬辞。
音乐渐入高潮,台下不少观众已经红了眼眶、悄悄拭泪。对于环卫管理工作,山东德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晓良感慨良深:“环卫工作不像盖大楼,一层一层越来越高,而是天天清零,每次上岗都是‘从头再来’;干得再好再漂亮,第二天也得重新开始。有时忙活了一上午,扫得干干净净,刚一离开有人扔了一张纸,立即前功尽弃。看到这些平凡的环卫工人走上舞台,成为主角,为他们自豪,也为自己能为港城的靓丽容颜把关自豪。”
61岁的荆岩艳,是山东德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区分公司队长,走上颁奖台之前,她更多的日常,是骑着电动车上下班,穿行于各个保洁区段。虽然凌晨四点多就得离开家,一直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但荆岩艳并不觉得辛苦,她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做喜欢的事情,就不会觉得累。”65岁的环卫工人王翠娟更是心直口快:“我要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到80岁!”从81岁设计师到90后工匠师徒建设者精神薪火相传81岁的原烟台市建委科技设计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毕浩,是本次颁奖典礼72位得奖者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早年莱山区、开发区起步项目的规划者、实施者和见证者,获悉颁奖典礼举行的消息后,他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找到了当年任职时经手的许多宝贵历史材料,两次面对面地讲述,总计超过4个小时,毕浩连一口水没有喝,耐心地向记者讲述自己当年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诸多往事,以及所经手的史料文件的珍贵价值。
一份份已经有些泛黄的文件,以遒劲有力的字迹、反复勾划批注,彰显着几代烟台城建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而在颁奖典礼前一天晚上,老人又亲自执笔,就近年来诸多城建重点项目,写下了几页饱含殷切期望的建议:“虽然我退休多年了,但仍然每天都会从报纸上了解到城市建设的最新情况,看到、听到一个个新建成的工程、项目还是格外激动。尽管我不能像30年前一样,带着队伍在荒山野岭进行勘察、测绘,但这毕竟是我的老本行,不管年纪多大,只要身体允许,都要继续发光发热!”“能站在这个领奖台上,对自己是激励,更是鞭策,看到烟台城市建设的优秀前辈的感人事迹,更感觉重任在肩。”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双双获奖、来自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的“90后”师徒臧国才和张雪枫,是获奖者中的年轻一代,捧着闪亮的奖杯,两人表示,立志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继续为烟台培养一些更优秀的、能在世界大赛上获得荣誉的“00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出色的技能人才,希望用城市建设者的经历和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学习技能、投身到建设一线。”
新闻推荐
烟台市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12月18日上午,市政府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市委副书记、市...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