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的两座魁星楼

烟台日报 2019-11-19 09:06 大字

傅家村的魁星楼开花石山上的魁星楼□彭守业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儒士学子们都希望托魁星的福,在科举上有所成就。旧时中国很多地方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楼、魁星阁等建筑物,都香火鼎盛。没见过魁星像的人也许会想,既然魁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一定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吧?其实恰恰相反,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左手持一方砚台,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一只大鳌(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过去芝罘区域内有两座魁星楼,一座位于城中开花石山上,一座位于南郊傅家村。

位于开花石山上的魁星楼,是由芝罘望族所城刘家三修而成。明朝中后期,所城刘家七代人世袭奇山所正千户,清朝顺治十二年奇山所被裁撤后,刘家又转向读书经商,多人考取了功名。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刘九标考取岁贡后,刘家非常高兴,认为

是魁星保佑,其父刘振先决定供奉魁星,以祈求刘家能有更多的后人学有所成。他前往东郊盛产青石的樗岚村,选购了一块高达1米多的优质青石,请石匠将其凿雕成内神外龛的魁星神龛,经风水先生选址,把它放置于俯瞰整个所城里的开花石山上。石魁星左手执砚,右手卡笔,高高大大,双目炯炯,真有点喷射智慧的丰采。光绪初年,刘氏十七世刘兆付见魁星神龛有些风化,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取功名,遂出资在神龛旧址修建了一座高约2米、六角两层的塔式楼,将魁星置于其中,使魁星神像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光绪十九年,刘家十八世刘麟瑞和刘凤镳兄弟二人双双中举,其父刘怀奎大喜,于次年出资三修魁星楼,增其旧制,并将珍藏多年的檀香木魁星雕像置于其上,以表达对魁星的感激之情。

三修后的魁星楼高约12米,直径约4米,为砖木结构的六角三层塔式建筑。底层为高约3米的全封闭六角形基墙,不借助梯子很难登上二层。二层周边比全封闭的底层缩进0.5米,可供人行走。二层东北侧有一个半圆形的门可进入塔内。塔内设供桌及条几,东南墙面上砌有一穴洞,穴内供奉着魁星。由二层内的木梯可登上设有透空圆拱窗的第三层楼,从三层楼中可远眺烟台市区。楼顶青瓦覆盖,塔顶用了一个绍兴酒坛倒置其上,远看像道士帽,塔内壁呈圆形。楼体除了在二层的西北角留有一拱型窗孔向着所城里,无其他窗户,但在屋檐下方的砖木间留有空隙,起到通风减阻作用。开花石一带风光秀丽,每天游人很多,来此的学生一般都会拜一拜魁星,同时将自己的姓名刻在石头上,再投入魁星楼窗洞中,以求像刘家的几位前辈一样学有所成。遗憾的是,上世纪30年代时,烟台部分思想激进的学生将檀香木魁星神像搬出来烧毁,1966年“文革”一开始,魁星楼即遭烟台红卫兵拆除。

傅家村位于烟台市南郊,明朝中期时建村。清朝中期后,傅家村很多人外出经商做买卖,当时是烟福一带有名的富村。村民们在经济上富裕的同时,也追求能有更多的后生博取功名,于是,他们在会首的组织下,精心选好地址,在村东南修了一座魁星楼,这座魁星楼规模及式样与开花石山上的基本一致。当时传说,魁星楼修好后,将来村里能出状元,这叫“魁星典状元”。以后每年学生开学时,先生都领着学生到魁星楼前参拜,鼓励学生发奋读书,将来中状元。光绪十一年,傅家村的傅懋凯考取第38名武举人。光绪十五年,傅懋凯参加殿试,考取一甲第3名武探花,授二等侍卫,官至参将,诰授从二品武显将军封典,傅懋凯离武状元只差两步。1947年,魁星楼被占领烟台的国民党军队拆毁,木料和砖石用于修蓁山上的工事,现遗址尚在。

新闻推荐

芝罘区举办基层卫生技能竞赛

本报讯(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杨响洋)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首诊,同时检验芝罘区基层医疗卫生...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